欠发达地区硬币流通现状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英
硬币作为人民币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初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硬币逐渐“失宠”并被人们所“冷落”。为了全面掌握经济欠发达地区硬币流通现状,我们深入各金融机构基层营业网点、城乡集贸市场和村社居民区,走访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持币群体,发出并收回调查表100份。
硬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难以流通,从表面上看,缘于“持币人携带不便、市场交易找零减少”。实质上讲,主要是受用币环境和群众心理不足的影响,缺乏均衡流通的条件所致。
一、硬币流通的现状及公众的认识
目前,流通中人民币以纸币为主,纸、硬货币混合流通。流通硬币形态由1分、2分、5分、1角、5角、1元和普通纪念币组成,硬币市场需求量很小,且呈逐年减少态势。1996年、1997年投放2分和5分硬币,1998年投放5角硬币,2001年以来投放1元、5角和1角硬币,投放量都很小。即便投放出去的硬币也大部分长期积压在商业银行,形成“胀库”现象;另有一部分沉淀在居民手中,市面上很少有硬币流通。从实用功能看,流通中硬币以小面额为主,基本履行辅币职能,但除收藏、集币之用外,为社会各阶层所排诉,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从问卷调查情况看,公共交易场所68.88%的民众不愿意受理硬币,75.51%的银行客户不愿意接受硬币。认为市场需求量小、未设立投币机、缺少清点机具、携带不方便、难保管的占比在80%以上;认为投放硬币没有必要、收付量大、认识不到位;难以识别真假的为70.41%;硬币品种单一的56.63%。
调查对象所提合理化建议,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硬币流通受地域限制,尽量不投放;2、多增加投币机、清点机具,加大硬币循环力度;3、难以识别假币;4、目前硬币投放量基本适合需求量;5、就本地区而言,没有投放硬币的必要,一给消费都造成麻烦,二给金融系统增加劳动强度;6、在本地区投放硬币没地方花,放在家里不便,带在身上容易丢失;7、宣传力度不够大,应根据所处地域的便利而投放,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对它有新的认识。
实际流通情况和民意问卷调查表明,湘西地区硬币参与流通的市场基础差,流通乏力;周边地区情况类同;受经济发展程度与市民人文理念的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硬币有逐渐淡出市场流通的趋势,而纸币因其面额大、携带方便、市场交易基础好以及习惯性偏好而被居民广泛使用。
二、影响硬币流通的因素
从发达国家硬币流通规律看,硬币的使用率和流通周转率较高,小面额货币硬币化已成为发展趋势。湘西地区相反,多年来硬币流通不理想,小面额纸币使用率和流转率高。根据调查,我们认为影响小面额硬币正常流通的因素主要有:
(一)小商品交易总额小、经济结构单一,决定了硬币流通的范围小、数量少。
近年来湘西的产业结构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二、三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私有和个体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以矿产为主的资源经济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却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商品流通层次间的对应关系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特别是小面额硬币与低价需求结构差异不大,硬币流通渗透力不强,这种结构特征,使得硬币受到了限制,流通范围小、流通数量少、流通能力弱。
(二)硬币流通的经济基础和市场基础发生了变化,影响了硬币流通。
1、市民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在改变,对硬币的使用趋淡。由于改革开放的纵横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获得了极大的丰富,传统节约型生活被现代享受型生活取代,商品由短缺转向剩余,人们购买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增强,一分钱当两分钱花的节俭型生活时代已成为历史,延期消费走向即期消费,超前消费趋强。收入增多了,生活富裕了,对角币、分币作为财富的珍惜程度不再那么强烈了。
2、商品交易价格定位抬高,定价机制减缓了流通中的硬币需求量。
随着短缺商品时代的结束和人民币面值的提高,市场上大宗商品交易价格尾数计价基本在元位定价;日用百货品的尾价大多上升到角位上,向元位计价的趋势明显;很少分位定价,即便有,仅表现为信用度高的银行对个别客户的利息支付上。分价只在日杂用品等小商品批发中起着积少成多的“计数”赚利功能,具体涉及分价收付时,也被交易收方忽略不计。分币在当今社会已成为观念上或形态上的货币,失去了找零功能。2分钱一盒火柴、3分钱一个鸡蛋的交易早已离我们远去。随着物价定位起点的抬高,日常交易支付结算中硬币周转使用率很低。
3、由于硬币自身的缺陷,在市场流通中受到限制。尽管硬币具有耐磨、整洁、卫生、体积小、无糜烂、抗火烧等属性,在日常交易中市民优先考虑的并非它的自身属性,更多注重于市场属性。因硬币携带、保管、清点、防伪等不便,为大多数群众不愿接受和使用。另外,纸币、硬币、电子货币混合流通,虽然增加了币种结构、丰富了货币体系,同时也为市民选择纸币和电子货币、放弃硬币提供了机会。
(三)流通渠道不畅,阻碍了硬币流通。
1、公益性硬件配套设施不健全。一是辖区内投币电话、无人售票公共汽车、自动售货机等公众投币消费设施尚属空白;二是缺少硬币挑捡、清点、搬运机具,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不高,手工操作增加了劳动强度;三是假硬币辨别仪器稀少,大众防伪技术有待加强。
2、商业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商业银行位于硬币流通和管理的中心环节,在硬币投放上,商业银行处于盈利和服务两难境地,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硬币服务热情。一方面不得不做好调拨、支付、兑换等服务性工作满足客户需要,硬币的投放、回笼等一系列环节上自动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低,人工挑捡量大,容易产生差错,为出纳人员抵触;另一方面客户对硬币的需求量极小,占压商业银行库存,这部分无利资产长期占用一部分可用资金,形成资金的闲置和浪费。从问卷调查和平常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商业银行有上缴这些硬币的想法。
3、宣传认识不到位。硬币滞流的还有一重要原因是广大市民对纸币的习惯性偏好与舆论引导不力所致,对硬币流通优势不了解,宣传不够,认识欠缺,识假防假能力差,抱着无所谓或消极对待的态度。
三、对小面额硬币流通不畅的深层分析
一是货币层次与商品层次的不对称性。市场经济,商品与服务的交易数量与结构决定着货币流通数量与结构。货币投放数量与结构必须与商品相匹配。大面额货币与中高档商品对应流通、小面额货币与和低价位商品相协调,才能保证现货交易支付结算的正常实现与延续。欠发达地区这种商品层次与货币供给层次不明显。
二是硬币投放与地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支撑硬币流通的基础设施薄弱,商品交易总量特别是低价位商品交易总量小,与之相对应的小面额硬币的需求相对较少。
三是硬币流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即经济发行的作用。硬币发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减轻货币污染损耗,延长流通周转年限,减少纸币投放数量,降低货币发行成本。显然,欠经济发达地区目前的硬币流通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反而加速了残损纸币的形成,加大发行成本。
四是相对滞后的货币文化理念观念削弱了硬币流通。欠发达地区人们的思想落后,观念陈旧,传统货币文化积弊深厚,信息交流与更新迟缓,旧的用币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硬币的使用行为。
四、对策建议
小面额货币硬币化是我国币制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长远目标。通过这次民意调查,我们认为,硬币投放、流通要遵循经济发行原则、降低发行成本、走循序渐进之路,切忌“一刀切”。应该按照先发达地区后欠发达地区;先城市后乡村;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分步实施。
(一)目前欠发达地区以纸币流通为主。结合以上调查分析以及欠发达地区现实,硬币流通不能急于求成,应遵循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与合理配置资源的规律,尊重地理人文习性,建议硬币首先投放到发达地区,等流通条件成熟后再向欠发达地区推广。这是科学发展观在金融、经济领域中的最好实践和应用,适合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辩证法要求。就欠发达地区目前情况,投放硬币条件不成熟,强行投放会造成对硬币资源实质上的浪费。
(二)调整硬币券别结构。硬币的铸造、发行要考虑到地区间、中低档商品间与货币流通的对应性、差异性与均衡性,若逐步实行硬币单一流通,取消或减少相应面额的纸币流通。欠发达地区可以探索发行5元、10元硬币,加大1元、5角、1角的投放力度,减少分币投放量或加大回笼量。在材质选择与防伪性能上溶入先进技术,做到携带轻巧,便于大众识假。
(三)加快配套设备的开发、建设。硬币流通具有社会性、公益性强的特点,需要大量先进的硬件设施。建议有关科研部门尽快设计开发新型设备投放市场,减轻工作量和劳动强度,推进硬币投放、流通、挑捡、清点、回笼、携带、搬运工作,为硬币流通创造“硬”环境。对大量零散硬币和成箱回笼硬币要研制穿透力强的激光清点、检验仪器,为广大财务工作者和出纳人员提供方便。地方政府要在型集市、商场和公共交通、邮电电信部门等公共消费场所引导相关企业、单位和个体户投资安装、启用硬币支付消费设备,增强硬币流通功能,并逐步向乡镇和农村推广,切实拓宽硬币使用用途,延伸硬币消费链。
(四)做好硬币的兑换服务工作。商业银行是调节货币流通的重要环节,各营业网点柜台要设置专门券别要齐全,数量充足,切实搞好硬币的收付兑换、回笼工作,加大硬币投放力度,扩大市场份额,满足市场需求,加快硬币的流通周转,为硬币消费者提供无偿服务。人民银行要加大监督检查工作,督促商业银行做好硬币服务工作。
(五)增强大众使用硬币意识。一要利用各种媒体扩大宣传面,向社会大众宣传流通硬币是我国法定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拒付硬币,增强人民群众认识硬币、使用硬币的意识,掌握识假技术,营造良好的硬币流通氛围;二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开发高科技非现金结算工具,引导市民积极使用电子货币和方便、快捷、安全的转账结算,减少硬币投放和流通数量;三要加强硬币流通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假硬币制贩和使用行为,维护良好的硬币流通秩序,为硬币流通创造“软”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湘西自治州中心支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0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