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丽明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经营行为也越来越复杂,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大量的商业信用关系,企业之间款项相互拖欠现象越来越严重,信用管理也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为此,本文分析了应收账款发生信用风险的原因及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以期有助于加强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降低可能因客户失信带来的信用风险。
  关键词:应收账款;信用危机;风险管理
  
  一、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产生有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从企业外部看来,主要是因为宏观信用环境的缺失,缺乏健全规范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且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买方市场上,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扩大销售,占有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往往倾向于采取赊销手段,但信用缺失的存在,造成买卖双方的信用信息不对称,极易带来恶意欠款、欺诈现象;从企业内部看来,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未能对应收账款发生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导致坏账居高不下。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的经营理念存在误区、忽视对企业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管理
  许多企业仅仅将应收账款作为扩大市场销售额、提高销售业绩的收款方式,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即使建立了也是附属于其他部门,没有独立的权限,因此缺乏对应收账款审批、发生、催收等相关工作的全程关注,相关的销售人员仅将把货销售出去作为最终目标,根本不会关注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导致对赊销政策的盲目使用。
  (二)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不合理
  现在许多在董事会下设立了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企业,并未使其真正参与到企业的战略管理工作中。由于对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与营销部门实行分段式管理,没有与市场营销部门建立起协调一致的工作平台,割裂了应收账款管理的系统性,同时带来了各部门间隶属关系不明确、权责不清等问题,限制了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进行风险管理的范围,也不利于调动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配合其工作。由于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必须通过营销部门等直接与客户进行接触的业务部门获得相关信息和数据,如果部门间权责不清,极易导致营销部门为了该部门的局部利益上报虚假信息,从而造成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失真和滞后,不利于对赊销业务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如在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上,多数公司将该职责指派给营销部门,且多数就是联系客户、办理该项赊销业务的销售人员,销售人员很有可能会为了不得罪客户,以获得下次合作机会,擅自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优惠条件,导致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无法落到实处。
  (三)对客户的资信评价及管理不到位
  企业大多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内部专门设立科室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统一评价和管理,对于无法获得信息的客户,则将其信用委托给外部社会专业信用中介机构。虽然看似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了较为科学的管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许多客户不愿主动配合其工作,不愿为其提供真实的财务数据信息,使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对许多客户的了解不全面,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仅仅通过相关人员的一面之词对其资信状况做出评价。
  (四)缺乏行之有效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绩效评价制度
  要对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制度,但我国多数企业并未将应收账款的实际回收情况与营销部门的业绩考核直接挂钩,往往仅将销售额作为确定相关人员薪酬的依据,从而无法保证企业业绩增长与信用风险控制之间的协调,不利于企业最终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许多企业将权力下放给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之后,缺乏对其工作效果的再监督,不利于调动相关人员积极开展工作、实现业务创新。
  
  二、加强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必然会给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弊端,如由于赊销并未带来真正的现金流入,但会计上却要求确认收入,因此会虚夸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容易误导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企业虽未获得真正的现金流入,却付出了商品,如果长期对应收账款回收不利,容易带来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大大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目前的发展,且不利于企业未来进行规模扩张和创新活动。可见应收账款作为信用销售的产物,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势在必行,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的经营理念,树立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意识,认识到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必须使各部门认识到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仅仅局限于收账,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对其由发生到收回全过程的管理,企业必须认识到该机制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某几个部门的责任。
  (二)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
  一套科学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我国企业现阶段应成立由董事会或总经理直接领导的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在其中单设科室对企业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负责。通过将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从财务部门中剥离出来,将其并入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在保证其独立性的同时,赋予其相应权限,可以提高其在企业中的地位、使其独立行使其职能,可以对应收账款进行更好的管理,便于其及时、顺利地从相关部门获得需要的信息,便于有效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企业内部应形成科学的信用风险制约机制,将信用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到采购、销售、财务等各业务部门,使其承担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责任,防止个别部门或人员为了实现其自身利益,置企业整体利益于不顾,盲目进行赊销等现象的发生,可大大降低企业风险、使企业的债权得到更高的保障。
  (三)重新设计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流程
  通过重新设计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流程,使其自客户开发阶段便介入对其资信状况的管理,可以使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全面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通过健全相应的监管机制,加强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对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进行全程管理,可以防止出现企业的交易仅由业务员或经理人员凭人际关系或个人经验进行决策及应收账款发生后无人管理的现状。具体工作流程可从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个方面展开:
  1.事前控制
  对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进行事前控制主要是通过建立科学的客户资信管理制度来降低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在买方市场上,企业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增加自己的客户群,但是在赊销方式下,企业还必须要考虑客户的资信状况,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与其进行交易,因此企业首先应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在交易前指派销售人员、合同订立人员以外的独立第三人对客户的信用信息进行搜集调查和风险评估。管理部门应对长期顾客的信用状况进行持续跟踪调查、及时更新其信用状况资料,通过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及时了解客户方的重大经济决策或变动,分析可能对其资信状况带来的影响;同时应重点关注新客户的信用状况,通过多渠道获取其信用信息,对拟赊销客户的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往业务记录、企业信誉等进行深入地实地调查,根据结果评定其信用等级,并建立等级档案。

  2.事中控制
  企业对赊销业务必须进行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对信用政策的制定、信用额的确定进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在交易中按照客户的资信等级,谨慎选用结算方式、确定赊销规模,不能为了单纯提高销售量,迁就客户的不合理要求。企业通过改进销售业务流程、加强销售过程中的审批授权制度,可以有效防止“一枝笔”现象的发生,对赊销业务进行多方监督,从而有效地将企业销售业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跨越职能部门实现销售业绩增长和降低收账风险这两个最基本的目标。
  3.事后控制
  交易后,企业应密切关注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建立健全应收账款账龄监控制度与应收账款回收管理制度,增强其科学性和系统性。当货物销售出去后,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应与营销部门一起加强对客户进行时时监督,在日常管理中对大额应收账款和核心客户进行跟踪调查,一旦账款逾期应立刻派经销人员分阶段进行追收,如果发现客户的产权或经营、获利情况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应在加紧催收步伐的同时,要求客户制定相应的还款计划、提供担保,或通过与债务人协商债务重组方案,实行风险转移,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
  (四)完善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绩效评价制度
  企业应将对应收账款管理的成果纳入到对销售、财务、信用等部门和人员的考核项目中,使部门或个人利益不仅与销售额挂钩,还要与应收账款的管理密切联系在一起。企业应制定与其自身状况相符合的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绩效评价制度,经常性地对销售、财务、信用部门进行考核,通过对应收账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奖惩条例,并规定专门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考核,可以加强各部门人员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责任感;通过对大额应收账款指定专人负责,对责任人制定回收率,并定期考核其收回账款的情况,落实经办人员的奖惩制度,一旦应收账款出现问题,应追究其相应责任。
  
  三、结束语
  
  防范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保证,也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在逐步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的同时,企业必须树立信用风险管理意识,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应收账款管理中的规律和问题,将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的诸要素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相融合,通过逐步完善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组织机构、应收账款全程控制和绩效评价制度,加强信用风险防范、逐步提高其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容少华.基于风险管理的应收账款管理策略[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12).
  [2]边喜春.浅谈信用风险防范的措施[J].价格月刊.2006,(11).
  [3]王凤妓.浅析应收账款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J].管理探索,2006,(6).
  [4]王志东.健全信用管理体系,防范应收账款风险[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5).
  [5]袁祥勇,李春森.论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作者单位:泉州市地方发电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2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