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市场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清兰
摘要:对外劳务输出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大国来说,无疑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支持国内经济建设的一个良好途径和手段。该文分析了中国对外劳务输出发展中的出现的问题,并就如何挖掘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巨大潜力和发展我国劳务输出业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对外劳务输出;国际劳务合作;问题;对策
一、我国国际劳务输出的现状分析
劳务输出按对外劳务类型不同主要分为:对外承包合同、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设计咨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劳务输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外承包合同、对外劳务合作方面。截至2007年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478亿美元;合同额523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19万人。劳务人员分布已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发展速度快
在“九五”期间,我国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累计合同额613.4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87.73亿美元,分别比“八五”期间增长77%和116.6%。外派劳务115万人次,比“八五”增长63%。仅就2000年来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订合同额149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15%,增幅大大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和进出口增长速度。而2007年一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67.7亿美元,同比增长26%;新签合同额67亿美元,同比增长28.1%,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7.2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2.1万人;2007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74.3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6.8万人。
(二)积极开拓市场,多元化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我国的劳务输出首先以开拓中东市场为重点,从1983年起,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了占住中东老市场,面向世界,多方位开拓新市场的发展战略,相继向非洲、东南亚、西欧、东欧及北美等一些劳务市场拓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亚洲为主,非洲拉美和南太为辅,中东稳步恢复,欧洲取得进展”的多元化市场格局。
(三)合作技术层次有较大提高
由原来的主要参与中小型劳动密集型工程承包的劳务和一些单纯的普通劳务输出,发展到目前可以承揽一些电子、化工、冶金、石油、军工、航空航天等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程及劳务活动,并开始向工业发达国家和利润较高的高技术领域开拓业务。目前,无论是市场分布,还是劳务的技术层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行业齐全、低中高级劳务并存和市场分布广泛的劳务输出格局。
二、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一)劳务输出总体规模较小且发展不均衡
目前全世界约有1.4亿人境外就业,而中国境外就业人口总量还不足国际市场份额的1%。同时,中国劳务输出的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劳务输出的发展速度呈阶段性特征。按发展速度来划分,中国劳务输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年前的起步阶段,劳务输出的总量小、收益低;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的缓慢发展阶段,虽较20世纪70年代有了突破性发展,但总体发展缓慢;第三阶段是1990年后的快速发展时期,并出现对外设计咨询的劳务输出,劳务输出的技术含量明显提高。
2.劳务输出内部发展不均衡。从劳务输出三种对外劳务类型“对外承包合同”、“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设计咨询”来看,中国劳务输出集中于前两类,且不同类型之间发展比重严重失衡。1976-2003年,对外承包合同营业额占77%,并且发展速度最快;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占22%,发展较平缓;对外设计咨询营业额从1995年起步,起步晚、发展慢,仅占1%。
(二)劳务人员只增数量不增质量
一般来说,劳务输出人员可分为普通劳工(如“3D”劳工、建筑工人、熟练工人)、专业人员(如医护人员、家政服务、教师、船员、保姆)和高级人才(如高层管理人员、科研人员、计算机软件和服务人员)三个层次。中国输出的劳务人数从1979年大约2000人上升到1990年5.79万人,在1998年和2001年分别达35.21万人和47.52万人。截至2007年底,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19万人。劳务输出人数实现了成倍增长。但其结构并不合理:对外劳务合作人数最多,增长速度较快;对外承包工程的人数保持平稳,没有太大变化;对外设计咨询人数寥寥无几,人数变化波动较小。由此可见,中国劳务输出人员主要集中于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承包工程,而这两大类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中国输出的主要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务人员。而此类劳务人员在国际上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导致劳务输出国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此外,由于语言不通、劳动技能差等方面的问题,中国劳务人员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例如,在向香港输出女佣方面,由于普通劳动力英语程度太低而没有竞争力,该市场基本上被菲律宾人所占领。
(三)劳务输出的经营主体发展较快,但结构单一
在1979年,中国国内享有国际输出经营权的企业仅有4家,而目前享有外派经营权的企业已达650多家,对外劳务合作公司有1500多家。总体上企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加,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1994年在全球225家最大工程承包排行榜中,中国有23家公司在列。到2003年,中国内地进入美国《工程新闻纪录》评选的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企业达到47家。尽管从事对外劳务输出公司不断增多,但总体上结构仍然单一,主要以国有企事业为主。它们既拥有海外劳务输出的传统优势,又有中国政府境外的商务资源,这种垄断地位使他们缺乏市场开拓的精神,更多的是在等待政府分配劳务配额。而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由于没有政府提供的现成的境外商务资源,而且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企业这种结构单一的现状阻碍了中国对外劳务输出市场的发展。
(四)落后的体制、管理的混乱导致较高的自然人流动成本
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内部政策管理的做法有违国际劳务市场的要求,不利于输出劳务,也不符合GATS透明度原则。虽然2004年7月新的《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颁布,取消对企业所有制形式的限制,不要求国有控股,所有企业按统一标准申请经营资格,并允许经批准的外商投资职业介绍机构或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申请经营资格。但中国劳务输出并没有飞速发展,原因在于劳务输出仍然没有脱离计划安排的落后体制。另一方面,还存在商务部和劳动部门长期的交叉管理,导致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劳务输出的发展。此外,劳务输出的审批手续繁琐、效率低下,相应法规不健全,对外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现状,均提高了流动人员的流动成本,阻碍了劳务输出发展;同时,高流动成本导致众多非法自然人流动的产生,严重破坏了国际劳务市场的秩序。
三、发展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建议
(一)加强劳务输出立法并规范管理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管理应改变主要靠行政命令的方式,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各级主管部门的职责、权限。WTO的协定、协议构成的国际经济贸易的规范,成为各成员国制定法律、法规的基础,也是各成员国政府贸易行为的指南。我国应依据WTO协议、GATS原则制定对外劳务输出的完全与国际社会接轨法律法规。
在国外,菲律宾、泰国和斯里兰卡等国制定了综合性的海外就业法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家则分别颁布了重点强调控制与管理招募机构与海外就业程序的单项性法规。菲律宾于1991年制定的《菲律宾海外就业规定与条例(修订本)》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法规。这部法规对海外就业的目的、宗旨、战略方针,海外劳务市场的开发与研究,招募机构的管理,劳务输出人员的招募、测试、培训与安置,出国程序的办理,海外工人的保护与遣返以及回国人员的再就业政策与措施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值得我们借鉴。
在管理上,从本质上改变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既借鉴他国成功的管理经验又结合我国的对外劳务市场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有效的管理模式。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一整套专门的组织和协调机构,形成了完整的劳务输出组织体系。各地方政府应有相应的机构,如海外劳工就业处、海外劳工培训中心等。鉴于海外劳工涉及到对外关系,外交部可设立海外劳工事务局。在海外劳工比较集中的国家,使馆设专门的劳工事务管理人员。此外,在办理出国手续时应从简、方便快捷,任何人都可以凭身份证申请护照,并保证申请者在较短时间内拿到护照。
在加强立法、规范管理之外,政府部门还应重视劳务输出信息的收集,加强与输入国相关部门的联系及其劳务输入政策的研究,逐步建立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和信息处理系统,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确保劳务输出信息渠道的畅通。
(二)扩大劳务输出渠道、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素质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基本上只有合法的官方组织和非法的“偷渡”两种渠道,民间和个人劳务输出方式近年来才得以发展,但仍以官方渠道为主。要改变这种一般由政府间协议比较单一的渠道,应建立政府机构、民间机构和个人三种共存互补的渠道体系。三种渠道同时进行,不仅扩大了输出渠道,也引入了竞争机制,增强了劳务输出经营的竞争力。
近年来,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国际劳务市场对劳务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未经专业技术培训的普通劳务则需求越来越小,限制也更加严格。为适应这一形势要求,逐渐提高输出劳务的质量,解决我国的对外劳务输出不仅人员数量少,而且以普通劳工为主,高级人才占比例很小这一结构,必须高度重视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特别注重专业人才和高级人才的培养,根据目标市场需求配设相应的培训中心,建立市场化竞争环境,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素质,将劳务输出从简单体力劳动输出为主向脑力劳动输出为主转变,从面向不发达国家输出为主向发达国家输出转变,以符合目前国际劳务市场的需要,以满足经济全球化、数字化、电子化和网络化的时代特征要求。
(三)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优势和世界华商网络的功能
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独特资源。西方殖民者在早期就曾利用华侨华人之间的商业网络作为沟通殖民经济与原住民经济的桥梁。华商网络从早期的以地域、方言及帮派为特征,发展成后期的以汉字为媒介的跨国性华商网络,20世纪末的以国际性和互联网为特征的现代华商网络,涵盖了各种海外华人社团、商业机构等组织,提高了运行效率。
从墨西哥及菲律宾等国劳务输出的经验看,建立良好关系,多渠道获取劳务信息是其劳务输出民间渠道成功的重要因素,从而形成“一个带一批”、“一拨带一拨”的良性循环。这些国家的民间渠道在劳务输出中所占的比重都很大。
华侨华人久居所在国外,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风土人情,有些还在政府部门及各行业、组织担任一定的职位。广大华侨华人通过世界华商网络形成一个信息与资源的交流共享平台和经营关系网络,通过这一网络,我们可以更为便捷地收集各国劳务信息,并通过其中介作用与各国劳务部门及相关组织建立良好关系,扩大信息渠道。同时,一些华人及企业集团本身就是用工单位。发挥华侨华人众多的优势和华商网络功能,对提高我国在国际劳务输出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具有重要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需要政府、社会、民间各方面的努力。扩大对外劳务输出规模,增加输出劳务人员数量,形成大批竞争力强、经营有方、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和集团,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81.
[2]周中林.2007年对外劳务合作发展述评[J].商业时代,2008,(2).
[3]李宝民,刘学贵.中国国际劳务合作现状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2004,(2).
[4]徐全红.中国劳务输出发展研究[J].经济论坛,2007,(3).
[5]张宏.我国劳务输出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当代经济探索,2003,(9).
[6]江涛.对外劳务输出:各国政府政策面面观[J].国际经济合作,2000,(6).
[7]刘权,罗俊羽.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现状与对策[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3).
(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BTEC教育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3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