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理财崇尚新简约主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谭武思

  新简约主义:有钱但不奢侈,简约而不简单,适度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境界,它对暴发户说“不”,它张扬理性与品位。
  
  理性的适度消费
  
  尽管连续几年蝉联港台明星收入的冠军,但影星成龙在拍戏时却会叮嘱剧组的成员,洗手间的卫生纸不要两张叠起来用,要用单张。生活中的成龙也没有什么名牌的包装,常常是一身牛仔服或一袭唐装。但成龙还不是新简约主义的代表,因为他的节俭不过是苦孩子出身养成的一种习惯。
  物质不丰富时,我们的节俭是一种无奈;物质极大丰富时,我们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境,在富足中享受节俭的乐趣,是一种境界和理性,是一份阅尽铅华之后的平淡和自由。
  节俭,不是从小穷怕了养成的习惯,也不是面对生活窘境被逼无奈的选择,而是都市幸福男女渐渐成熟和流行的一种心态、一份情趣,甚至是一种理性的思考。
  
  当“抠门”成为一种境界
  
  倡导适度消费的幸福男女,追求的是在不影响生活品质的情况下,花尽量少的钱来获取尽量多的愉悦,甚至在省钱的过程和细节中都会情趣盎然――这是一种有钱以后主动选择的“抠门”。一个人的价值不一定要通过奢华的生活来体现,而节俭也并不意味着低品质的生活。
  倡导适度消费的幸福男女,其实是在选择一种眼睛向内的生活。他们认定,幸福如同穿鞋子,挤不挤脚是自己最该关心的事,不能因为追求奢华或外人的羡慕就把水晶鞋套在自己的脚上。
  倡导适度消费的幸福男女,在许多时候其实并不是精明的人。他们也会干出一根火柴掉在地上,接着再划一根火柴照亮,然后把掉在地上的火柴捡起来的傻事。节俭对这些幸福男女而言首先是一种行为方式,而不是处心积虑的算计。因此,他们也就成为染上先锋色彩的另类。
  
  节俭不是“省”
  
  在经济生活的进化中,节俭正成为一种健康的力量,就像我们现在已很难接受满嘴大金牙的美容,我们对浪费资源的奢侈也开始愈加反感。
  在二战结束后的经济萧条中,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英国豪华游轮“伊丽莎白皇后”号开始了当时著名的“浪费”之旅。每次横跨大西洋的航程结束后,船主就将船上的被单和桌布扔进大海,以保证一些工厂可以继续开工。后来,有经济学家对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质疑,难道真的是消费制造了需求,需求制造了增长?高消费真的是经济高增长的发动机,对资源的消耗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美国信托公司最近对占美国人口1%左右的最富有阶层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他们当中只有不足1/3的人热衷于购买裘皮服装、珠宝或其他豪华物品。调查还显示,其中只有18%的人拥有或计划最近购买一幢度假别墅,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更乐意将钱投放到他们熟悉的赖以起家的行当中,投资、赚钱、再投资。换句话说,经过暴富阶段后,人们对于生活的评价会恢复到一个更理性的思考阶段。
  托马斯・斯坦利撰写的《隔壁的百万富婆》一书中,通过调查2500名平均年收入在475万美元以上的女性的生活状况,披露了美国女富翁的理财之道:通常情况下,美国富婆们的生活都很节俭,她们的生活水准都低于她们的收入水平。她们经常开旧车,剪下日用品店的优惠券,住在和中产阶级一样的房子里。和如今国内“新贫族”的“负翁”、“负婆”相比,这些国外富人的消费观念更为理性。“新节俭”的生活与其说是“省”下来的,不如说是经过理性思考“想”来的更为贴切。(摘自2006年10月12日《城市金融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505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