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购买力平价学说的人民币均衡汇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席鑫焱 吴 骏

  [摘要]对购买力平价学说进行了重新审视,给出了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动态表述,然后依据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均衡汇率为$1=¥6左右,在未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将使人民币实际长期均衡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2.44%,如果中国政府计划用10年时间使人民币市场汇率回归到长期均衡汇率,则人民币实际汇率平均每年又将升值2.3%,综合考虑上述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则在未来10年内人民币实际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4.7%左右,这样10年后人民币市场汇率才能回归到长期均衡汇率。
  [关键词]人民币均衡汇率;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相对价格水平
  [中图分类号] F82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7-0073-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购买力平价学说动态表述及其应用研究》(07JA790025)项目研究成果。
  
  
  一、近期人民币汇率研究成果综述
  
  均衡汇率是判断汇率水平是否失调及汇率政策是否需要调整的主要客观依据。从理论上说,均衡汇率最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均衡价格是最符合经济资源配置需要、最有效率的价格,将实际汇率保持在均衡汇率水平上,是最符合经济资源配置需要的,也是最有效率的。 均衡汇率的计算方法从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五种,且被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就是以购买力平价(PPP)学说为基础的均衡汇率,第二类则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现代均衡汇率理论,主要有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3)提出的要素均衡汇率(FEER)模型,Stein 和Allen (1995) 的自然实际均衡汇率模型(NRER);麦克唐纳德(McDonald,1998)提出的行为均衡汇率(BEER)模型和爱德华兹(Edwards, 1994)提出的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ERER)模型。林伯强[1](2002),使用要素均衡汇率理论(FEER)估计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其结论是1997 年和1998 年实际汇率高估分别达18.13 %和18.15 %。1999 年高估状况得到缓解, 达15.12 %;到2000 年实际汇率高估状况得到根本性缓解,仅为8.18 %。FEER 法的突出代表Williamso和他的研究伙伴们在2003年采用FEER 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2],其结论是:“人民币显然处在被低估状态,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因素考虑,中国都可以从货币升值中得到好处。……,人民币需升值20―25%,……,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有好处”。香港中文大学的Chou and Shih[3](1998)利用购买力平价计算过人民币均衡汇率,其研究成果结论是:1978--1989年间除1986年外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率都是被高估,1990--1994间除1993年外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率都是被低估。邱冬阳[4](2006)运用1997-2005年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结论是支持人民币PPP成立。本文将对PPP学说进行重新审视,给出PPP学说的动态表述,然后依据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探讨。
  
  二、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动态表述
  
  20世纪20年代,卡塞尔(Gustav Cassel)在总结已有的PPP学说的基础之上系统提出了静态PPP理论,即绝对PPP理论(绝对静态)和相对PPP理论(相对静态)。由于“一价定律”即:经过汇率折算后各国商品的价格都应该相等,明显不成立,所以绝对PPP理论的表述:两国货币的均衡汇率等于两个国家的商品价格比率是不成立的。所以长期以来学术界都转向运用相对PPP理论来研究汇率,但在基年的选择上又存在差异,以致于得出很多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结果,有很多学者甚至全盘否定PPP学说。我们认为我国尚不满足静态PPP理论的前提条件,所以静态PPP理论不适用于中国,但PPP学说并不等于静态PPP理论,PPP学说的思想是正确的,货币的购买力就是货币的价值,同商品价值决定其价格的道理一样,货币的购买力是汇率的最主要决定因素,这并不依赖于“一价定律”是否成立。
  我们依据国际比较项目组提供的世界各国汇率和购买力数据,计算出世界各国的相对价格水平(K):
  
  然后做出散点图(图1给出了2005年散点图),从各年份散点图可发现有这样的规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随着人均GDP(AGDP),按购买力法计算)的增加,K值呈逐步趋向于1的变化规律。对于发达的经济体而言,其K值在1附近波动。
  
  注:AGNP表示以PPP法计算的人均GNP,纵轴则代表相对价格水平K 。
  我们已经对PPP学说的动态表述作出了初步研究[5](吴骏等,2005),得出动态PPP理论表述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短期均衡汇率是围绕着长期均衡汇率作上下波动,长期均衡汇率是指(参见图l):
  (1)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长期均衡汇率是由货币的购买力所决定,并且在一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时期,其长期均衡汇率将逐步趋向于货币的购买力。
  (2)对于发达的经济体而言,其长期均衡汇率就是货币的购买力。
  我们提出的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概念是相对于静态购买力平价理论而言,静态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指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含义是:两国在某个时点上的均衡汇率是由这两国在这个时点上的一般物价水平之比所决定(St=Pt/ Pt*),所以它是绝对静态表述。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含义是:两国在某个时点上的均衡汇率是由这两国在这个时点上的一般物价水平相对于基点一般物价水平变化率之比和基年的汇率所决定(St=S0 Pt/ Pt*),所以它是相对静态表述(或比较静态表述)。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含义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国的均衡汇率将逐步趋近其货币的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它指出汇率调整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汇率、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生产的技术水平等因素相互影响,导致一国经济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短期均衡汇率将逐步向长期均衡汇率回归。且发展中国家长期均衡汇率线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动的,所以它是动态表述。
  
  三、对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检验
  
  由于二战后东亚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所以我们将对东亚地区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实际汇率走势进行分析,我们利用1970-1996年间数据进行分析。
  在表1中我们给出了除中国外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在1970―1996年间实际汇率变动趋势(由于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所以我们选择了1970-1996年时间段)。
  从表1可见东亚国家的实际汇率都呈升值趋势,因此可以认为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在1970―1996年间对东南亚地区国家是基本成立的。
  
  数据来源:1997―2000年《国际统计年鉴》。E1996和E1970分别表示1996年和1970年的实际汇率,计算公式为E=S×P*/P,若E1996/ E1970< 1,这表明该国实际汇率呈升值态势。
  
  四、模型计算和分析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人均收入越高的国家其K值变化规律越明显,而低收入国家K值波动很大。其原因是:⑴低收入国家大部份经济规模较小,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矿产资源,地理环境,外国援助等。⑵战乱。⑶汇率市场化程度低。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对样本进行筛选,原则是:以2001年的129个样本为基础,从中删除:按PPP法计算2001年GDP总值小于400亿美元的样本国家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然后我们重新做出样本散点图(图2我们给出了2005筛选后的样本图),可见“相对价格水平将逐步趋向于1” 的态势更加明显。

  
  注:AGNP表示以PPP法计算的人均GNP,纵轴则代表相对价格水平K
  1.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测算:
  我们以筛选后的2005年世界各国数据为样本(见图2),以AGDP为主要解释变量, 对欠发达的经济体用双曲线方程作回归分析得出下列模型:
   Ln k =6.30― 0.61ln AGNP(1)
  (22.4) (-20.47) R2=0.87
   D-W=2.24 F=419
  括号内为t统计量,从上模型可计算得出2005年中国相对价格水平K=2.78,相对应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均衡汇率为$1=¥6左右。
  2.对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预测
  我们定义:相对价格水平偏差 = 实际相对价格水平 ― 长期均衡汇率所对应的相对价格水平。表1给出了2005年世界15个经济大国的相对价格水平偏差,可见中国相对价格水平偏差最大,其次是印度和俄罗斯。所以2005年以后,这3个国家货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都出现了升值。未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因素: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汇率向长期均衡汇率回归。
  (1)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我们不妨假定从2005年后10年内,中国人均GNP增长率比其它发展中国家人均GNP增长率平均水平高4%,由模型(1)两边微分可得:
  
  由(2)可得:人民币相对价格水平(K)平均每年将减少0.61×4%=2.44%。也即人民币实际长期均衡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2.44%。
  
  数据来源:依据世界银行编著:《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所提供的数据计算而成。
  (2)市场汇率向长期均衡汇率回归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市场汇率向长期均衡汇率回归也即使人民币相对价格水平偏差=0,这将会使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8.08-6)/8.08=26%。如果中国政府计划用10年时间使人民币相对价格水平偏差=0,则人民币实际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2.3%。
  
  四、总结
  
  我们对购买力平价学说进行了重新审视,给出了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动态表述,然后依据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均衡汇率为$1=¥6左右,在未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将使人民币实际长期均衡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2.44%,如果中国政府计划用10年时间使人民币市场汇率回归到长期均衡汇率,则人民币实际汇率平均每年又将升值2.3%,综合考虑上述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则在未来10年内人民币实际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4.7%左右,这样10年后人民币市场汇率才能回归到长期均衡汇率。
  
  [参考文献]
  [1]林伯强.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估计与实际汇率错位的测算[J].经济研究,2002,(12):60-65.
  [2]约翰•威廉姆森. 人民币汇率与全球货币体系[J].国际金融研究,2003,(12):53-56.
  [3]Chou W L and Shih Y C.Th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of the Chinese Renminbi[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8,(26):165-174.
  [4]邱冬阳. 人民币购买力平价[J]. 经济研究,2006,(5):31-40.
  [5]吴骏,夏炎,周永务. 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与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3):38-45.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Based on The Purchase-Power Parity(PPP) Theory
  Xi Xinyan1,Wu Jun2
  (1. 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 Shanghai 201620, China;2. Hefei Industry University ,Hefei 230009, China)
  Abstract:Reconsidering The Purchase-power parity(PPP) Theory ,we bring out a dynamic view of it .After discussing th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of RMB with this view ,we find th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of RMB against USD in 2005 is about $1=¥6 . What’s more , with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ina ,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of RMB will increase by 2.44% every year.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will spend 10 years to make the market exchange rate back to long-term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 the real exchange rate of RMB will increase by 2.3% furthermore. Taking these two factors into account ,only if the real exchange rate of RMB would increase by 4.7% more or less, it would return back to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after 10 years.
  Key words: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of RMB;dynamic purchase-power parity(PPP) theory;relative price
  
  (责任编辑:张丹郁)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95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