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晓英 禹 娜

  摘要:本文在回顾预防性储蓄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我国城镇数据,从定量角度对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不高,解释了近年来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预防性储蓄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决策中是存在并且显著的,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预防性储蓄;预期消费增长率;不确定性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11-0035-03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消费需求既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也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只有不断扩大消费,才能使得经济持续增长。然而,在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居民消费领域却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消费率过低,尤其是居民消费率
  根据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的实证研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左右时,世界各国居民消费占GDP的份额一般为61%。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但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仅为43.4%,比61%低将近18个百分点。
  
  (二)居民的消费倾向急剧下降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呈逐年走低之势,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1990年的0.84降低到2003年的0.77,年均降低速率0.005,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则从1990年的0.85降低到2002年的0.74,年均递减速率达近0.01。
  
  (三)消费需求不足,政策难以启动
  1997年开始,我国出现了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从前4年年均20%以上的增幅突然跌到10.2%,此后一直在10%以下徘徊,2003年即使消费品市场有所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也只有9.1%,消费需求增长速度要低于经济增长速度。针对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情况,政府连续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消费需求的增长却始终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居民消费行为,探索其运动规律,寻找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就显得极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着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阶段,“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导致中国缺乏一种有效的改革路径和目标,市场化改革增加了制度的不确定性。在收入分配体制、就业体制、教育体制、医疗体制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居民更多地面临着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由于原有福利制度的解体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尚未完全建立健全,绝大多数居民都要通过储蓄方式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从直观上讲,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很可能是导致近些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低迷,储蓄过多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城镇居民为例,在回顾预防性储蓄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运用我国城镇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从定量的角度考察我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
  
  二、文献综述
  
  1968年,利兰德(Leland)首次将不确定性引入消费函数,对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行分析,他通过放松效用函数二次型的假设,提出如果效用函数的三阶导数为正,那么,相对确定情况而言,在不确定性下,行为人会采取更为谨慎的消费行为,形成了预防性储蓄假说。而后,许多学者都对预防性储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其中有:桑德马(Samdmo,1970)、德勒泽和莫迪利安尼(Dreze, Modigliani,1972)分别利用两时期模型得出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增加,会使得消费者减少消费而增加储蓄。米勒(Miller,1974)、西布利(Sibley、1975)又将此研究推向了多时期的环境中,得出了凸边际效用函数即(三阶效用函数导数为正)是存在预防性储蓄的必要条件。泽尔迪斯(Zeldes,1989)和卡巴利罗(Caballero,1990)认为利用预防性储蓄理论可以解释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和过度平滑性。金博尔(Kimball,1990)对预防性储蓄与风险厌恶以及跨时替代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他将预防性储蓄动机称为“谨慎”(prudent),他提出的绝对谨慎和相对谨慎理论在形式上和普兰特(Pratt,1994)的风险厌恶理论相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当绝对风险厌恶递减时,预防性储蓄动机比风险厌恶更强烈。
  关于预防性储蓄重要性的经验研究有很多,但比较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并不能得出一致性的结论。最早发现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学者是费雪(M.Fisher,1956),他发现具有较大收入风险的自我雇佣者平均要比管理者多储蓄12%,而自我雇佣者的劳动收入不确定性显然大于管理者。Jiannkoplos(1980)使用国民纵向调查数据(NLS),研究国民储蓄与政府保障计划的关系,发现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Skinner(1988)利用美国数据分析得出,在不少情况下预防性储蓄占美国居民总储蓄的比重很高,但预防性储蓄的比重对于参数取值和拟合劳动收入随机过程的结构似乎非常敏感。Zeldes(1989)根据动态规划的递归原理,利用计算机对不确定性情况下的最优消费路径进行搜索,其数据模拟结果表明,预防性储蓄对消费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Caballero(1991)在假设CARA效用函数前提下,对预防性储蓄的比重进行估计,也得出预防性储蓄的比重很高。Kazarosian(1994)发现家庭收入方差是财富-收入比例的正向预言者,也肯定了预防性储蓄的重要性。Carroll和Samwick(1998)用等价预防溢价、家庭的收入方差、收入的对数方差来描述不确定性,得出财富的39%-46%归因于不确定性。Engen、Gruber(1997)和Lusardi(1997)也都发现了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Chakraborty和Kazarosian(1999)运用美国国民纵向调查数据为预防性资产的存在找到证据。
  然而,也有不少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预防性储蓄不重要,甚至寻找不到预防性储蓄存在的证据。Guiso、Japelli和Terlizzese(1992)利用意大利样本对不确定程度影响进行分析,发现随着不确定程度的上升,储蓄水平的确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很小,预防性储蓄的比重大约仅占家庭净财富的2%左右。Dynan(1993)使用有关消费的抽样调查数据去估计相对谨慎系数,发现谨慎程度太小,以至于预防性动机不能解释数据中存在的主要经验困惑。Keuhlwein(1991)和Starr-mcCluer(1996)也都无法找到预防性储蓄存在的证据。
  
  三、实证分析
  
  (一)理论模型
  假设个体的行为目标是使预期消费效用最大化。我们假设个体效用函数满足CRRA形式,采用无限期离散模型,个体跨期最优问题写成:
  (1)
  其中:Et表示期望;Ct表示t期消费;δ表示个体的主观贴现率,0<δ<1;γ表示相对风险回避系数,γ>0
  个体每期服从预算约束:
  (2)
  其中:Wt表示t期持有的金融资产价值;Yt表示t期的劳动收入;Rp , t+1表示t+1期的资产组合收益率;
  采用动态规划的方法求解,可以得到欧拉方程:

  (3)
  接着进行对数线性化并变形得:
  (4)
  其中:△是一阶差分算子,而ct+1=log(Ct+1),于是Et(△Ct+1)表示个体在t期的预期消费增长率;var(△Ct+1)表示消费的不确定性。
  欧拉方程(4)说明了影响个体预期消费增长率的三大因素:一是个体的主观贴现率δ。一个有耐心即面临较高主观贴现率的个体天生愿意延迟消费。第二,较高的利率给予个体延迟消费的激励。延迟消费意味着未来消费是相对于今天消费的消费增长,从而使消费变化路径向上倾斜。然而,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限制了个体容忍背离水平消费路径的意愿。相对于消费延迟激励的变动,个体倾斜其消费的意愿被称为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在常相对回避系数的消费函数假定模型中,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等于相对风险回避系数的倒数(1γ),因此,当γ较高时,个体倾斜其消费路径的意愿极小,预期的消费增长率相对于无风险利率而言只会有微小变化。第三,消费不确定性效应。具有幂效用函数的风险厌恶投资者,对于不确定性的反应是增加预防性储蓄,即增加Et(△Ct+1),他们的消费路径也会向上倾斜。
  根据欧拉方程(4),并考虑通货膨胀率,建立计量模型:
  △Ct+1=a0+a1rf+a2σ2c,t+1+a3pt+1+εt+1(5)
  其中,△Ct+1表示消费增长率,rf表示无风险利率,σ2c,t+1表示消费波动的不确定性;pt+1表示预期通货膨胀率。
  
  (二)数据选择及说明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数据检验预防性储蓄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中的重要性,考虑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预防性储蓄特征主要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因此选取的样本期为1978-2004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5-2005),《中国金融年鉴》(1981-2005),中国统计库。
  本文收集到我国城镇居民1978-2004年的人均年消费额,并对其取对数并一阶差分,计算出△1nCt,表示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增长率;用一年期官方银行储蓄存款名义利率代替无风险利率Rf并对其取对数rf=log(1+Rf)(如年内有调整利率,就用加权平均利率作为当年名义利率);以城镇消费物价指数的年增长率表示通货膨胀率pt;本文试图通过两组指标来衡量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
  
  (三)计量分析
  在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时,时序变量往往含有趋势性特征,是非平稳的,直接对非平稳数据进行回归往往会导致伪回归,因此,在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最为常用的增广迪基-富勒(Augmented Dicky-Fuller, ADF)检验,模型为:
  (6)
  式(6)中εt为白噪声,△为差分算子,β1、β2、ρ、γi为待估参数,y是所要考察的变量。单位根检验就是检验ρ-1是否显著为0,即ρ是否显著地等于1,如果是,就说明变量y是非平稳序列,否则就为平稳序列。这里采用麦金农(Mackinnon)临界值,△yt-i的最优滞后期由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利用Eviews软件计算,得到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表1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检验形式(C,T,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表示差分算子。
  从表1可知,方程中各变量的数据都在5%检验水平下平稳,因此,我们可以直接建立回归模型。
  根据计量模型(5),建立回归模型,除去不显著的常数项,估计结果如下
  由结果可以看出,拟合优度0.6以上,而且各系数的估计值都十分显著,t检验值都在5%的水平下通过,模型整体回归比较好。从各系数的估计值看,使用两组方差的回归结果都反映利率变动对消费的影响不大,利率下调1%,预期消费增长率仅仅降低即现期消费仅仅增加不到0.035%,结果也符合我国在1996年到2002年之间连续八次下调利率刺激消费效果不明显的实际情况,该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利率敏感性很低的可能解释是我国居民的跨期替代弹性很低(或相对风险回避系数很高);消费波动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消费增长率偏离其趋势值的平方每增加1%将导致预期消费增长率增加3.8%;不同收入组人均年消费增长率方差每增加1%将导致预期消费增长率增加5.4%。未来消费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预期消费增长率就越高,预防性储蓄就越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就业制度、教育制度以及医疗制度、住房制度等多方面改革的不断推进,城镇居民对未来消费波动的不确定性上升以及对风险回避的意识加强,都必然导致我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大幅增加;预期消费物价指数与预期消费增长率呈正比,预期未来物价越高,意味着预期未来真实收入会下降,人们就越会减少当期消费而将货币储存起来以用于未来消费。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不高,可能是因为我国城镇居民的跨期替代弹性很低(或相对风险回避系数很高),实证结果很好地解释了近年来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第二,本文从实证角度证明了预防性储蓄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决策中是存在并且显著的。实证结果表明消费增长率偏离其趋势值的平方每增加1%将导致预期消费增长率增加3.8%;不同收入组人均年消费增长率方差每增加1%将导致预期消费增长率增加5.4%。因此,要想启动消费,就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居民的消费波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从而降低预防性储蓄。
  本文提出的相应政策建议是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减少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感受,降低预防性储蓄从而增加现期消费。
  
  参考文献:
  [1]陈学彬,杨凌,方松.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基础研究――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实证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2-54.
  [2]杜海韬,邓翔.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状态下的预防性储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5,(1):297-315.
  [3]龙志和,周浩明.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0,(11):33-38.
  [4]施建淮,朱海婷.中国城市居民预防性储蓄和预防性动机强度:1999-2003[J].经济研究2004,(10):66-74.
  [5]万广华,张菌,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11):35-44.
  [6]袁志刚,冯俊.居民储蓄与投资选择:金融资产发展的含义[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34-49.
  [7]孙凤.消费者行为数量研究――以中国城镇居民为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贾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175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