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行为金融的银行间债券交易行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建忠

  摘要:本章主要从数量的角度分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体交易行为。由于传统金融市场理论与银行间市场的实际情况存在不符的情况,作者试图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银行间市场的主体交易行为。由于数据方面的原因,本实证分析仅局限于银行间现券交易。实证结果显示,银行间市场不同主体之间的行为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最后,论文引入行为因子,对传统债券定价模型进行修正。
  关键词:行为金融;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5-0057-04
  
  一、理论背景
  
  行为金融理论是一门基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金融现象的理论,对于目前的中国的证券市场而言,市场的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人的主观因素占了较大的比重。因此用行为金融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的金融问题会更符合实际。
  在20世纪70年代,Tversky研究了人类行为与投资决策模型基本假设相冲突的三个方面:风险态度、心理会计和过度自信,并将观察到的现象称为“认知偏差”,并在其后与Kahneman共同提出了期望理论以及心理帐户的分析。
  心理账户这一概念是由Tversky和Kahneman(1981)首先提出的,之后,Thaler(1985)正式提出了心理会计(Mental Accounting)的概念,心理会计的三个组成部分最引人注目。第一部分有关如何感知和体验结果,如何进行决策并对决策进行评估。第二部分涉及到对有关在特定账户间的分配活动。资金的来源和使用被同时记人到真实会计体系和心理会计体系中去。费用按类别(如房产、食物等)进行分组,而支出则要受到内在或外在的约束。用于支出的资金同样被进行了分类,分为流动资金(日常收入和意外之财)和库存资金(如手持现金、家庭资产、基金财富等)。心理会计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则涉及到对账户的评估频率,这部分也被ReadLeowenstein和Rabin(1998)称为“选择归类”。人们可以每天、每周、每年或以其他周期定期对账户进行结算,也可以广义或狭义地对账户进行定义。
  按照心理帐户的设想,我们把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友好关系看作是一种收益的话,是对未来风险的一种防范。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一家金融机构的生存至关重要。在中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非常有限,如果一家公司或者银行发生了暂时性的危机,需要其他的公司或者银行来援手的时候,这个时候这种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作为对未来风险的一种防范。同时行为金融中的后悔厌恶理论认为:没有采取行动所引起的后悔比做了错误的行动所引起的后悔要轻微。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很显然,银行间以及非银行间的交易行为将形成一种惯性,他们容易形成固定的交易对象,并且不愿意去改变自己的交易策略。也就是交易对手之间会形成一种自主的分类,同某一类金融机构的交易会有明显的倾向性并且有可能长期保持下去,以至于形成一种稳定的友好关系,在心理帐户上就会认为这是一种收益。
  以上是行为金融理论的推测和传统金融理论的推理的对比,很明显,从分析上来看,行为金融的理论对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的分析会比较贴近。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的操作还不够规范,市场的流动性远远不够,可交易的对象和品种实在有限,存在很多的人为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干扰,因此传统的金融理论的有效市场假设和CAPM理论的前提条件在中国的市场上暂时还得不到满足。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行为金融理论对分析中国的市场有着先天的优势。
  
  二、实证分析
  
  (一)统计实证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们选取了银行间以及非银行间的金融机构的债券交易作为研究样本(一共5664条记录),将所有的交易者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行类机构,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联社”、“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联社”;另一类为非银行类机构,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以及财务公司等等。
  为了简明起见,这里只选取当卖方是基金公司时,它面对的这两种类型的金融机构的统计结果来分析,统计的对象是买方的日收益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18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