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对金融统计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严春兰
摘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以及金融统计产生较大影响。本文探讨了新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对金融统计产生的影响以及金融统计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准则;金融统计;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2-0090-02
收稿日期:2007-10-12
作者简介:严春兰,女,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调统处。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重新制定并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其中与商业银行最相关最有影响的准则有四项,分别是: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报。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对金融统计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与银行会计相关的重要变化
新会计准则中与银行会计相关的重要变化主要包括金融资产、负债的分类与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会计处理等方面。
1、金融资产、负债的分类。新会计准则确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方法侧重于强调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目的和意图,更强调风险性。新会计准则规定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负债则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交易性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并强调分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同时新会计准则将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的一种,纳入表内核算。
2、金融资产、负债的计量。新会计准则规定银行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资产与负债,在后续计量中采取不同的计量方式。交易性资产与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以及其他负债,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交易性资产与负债变动形成的资本利得与损失,直接记入当期损益,而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则记入资本公积,直到终止确认时转出,记入当期损益。
3、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新会计准则规定银行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贷款发生减值的,才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对贷款减值准备的核算引入了“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概念,即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该金融资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需考虑担保物价值)的负差额进行计提,同时规定银行非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4、金融资产转移的变化。新会计准则规定,金融资产转移分为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两大类,银行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5、套期会计处理的变化。新会计准则将套期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三种,不同的套期形式则采用不同的确认和计量方法。
二、新会计准则对金融统计的影响
1、对统计分类的影响。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一般按期限进行分类,如将债券投资分为短期和长期两大类,目前金融统计指标的设置基本与原会计上的分类保持一致。但新会计准则实施后,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将不再按期限进行分类,如债券投资按持有意愿分为交易性、持有至到期和可供出售三类,这就会使目前的统计分类方法与新会计准则要求的分类方法产生比较大的差距。对于新的会计分类方法,统计部门不能简单地进行划分或随意地进行归并,而必须提出科学、合理的新统计分类方法取代老的统计分类方法。
2、对统计范围的影响。新会计准则改变了衍生金融工具表外核算的方法,将衍生金融工具放在资产负债表内以公允价值反映。目前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衍生金融产品业务时间较短、品种较少、交易量不大,因此对衍生金融产品的统计基本还是空白,虽然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建立了衍生金融工具统计制度,但也仅仅是在总行层面,且这部分数据也不统计在中央银行编制的货币概览和各类资产负债表中,因此随着新会计准则的推行,必须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以真实反映其总量及风险。金融衍生工具从表外纳入表内统计,统计范围扩大了。
3、部分统计指标的内涵发生变化。新会计准则规定对“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后续计量,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这就会导致在新、旧两种会计核算体系下,同一统计指标所包含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以贷款为例,在现行金融统计体系中,贷款指标仅反映贷款的本金,贷款应计利息在表内通过“应收贷款利息”反映,贷款非应计利息在表外反映;实行新会计准则后,贷款指标不仅包括贷款本金,还包括利息。
4、统计数据波动加大。我国现行金融统计体系主要采用存量统计方法,无法区分交易和其他经济流量,无法用流量统计来体现公允价值的变化,因此公允价值的频繁波动会导致统计数据的异常变动,使统计数据的波动加大,使数据的使用者不能准确分析判断数据变化的真实原因。
5、加大了准确统计的难度。一是新旧会计准则并行,加大了准确统计的难度。新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银行执行,未上市金融机构仍实行原有的会计制度,由于计价基础不同,若直接将上市银行的数据与未上市金融机构的数据简单加总,可能会造成货币供应量的高估,贷款总额的低估,这就要求统计部门对有关数据进行适当的调整,然后才能向社会提供比较切合实际的相对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是对执行不同会计准则下的数据按同一计价基础进行估值调整,难度较大,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影响较大。二是部分会计信息的取得需要会计人员的估算,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新会计准则实行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在市场交易不活跃、缺乏市场价格的状况下,部分金融资产负债需要会计人员利用其他信息和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由于估值的随意性较大,进而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6、加大了统计历史资料整理的难度。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一方面由于新旧会计准则之间计价方法的差异导致同一指标前后内涵不一样;另一方面由于金融资产负债的分类方式发生了变化,一些在表外核算的金融资产负债被移入表内,导致统计范围的扩大。这些变化最终都会造成统计数据的前后不可比,这对整理统计历史资料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三、对策
1、加强对新会计准则的研究,认真评估其影响的程度。新会计准则涉及了从确认、计量到记录、报告的整个会计过程,要真正掌握新会计准则对统计数据的影响程度,尽快加强对新会计准则的深入研究,并密切关注各银行新会计准则实施的进程,了解新会计准则实施对各家商业银行主要统计数据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适当的价值调整,从而保证数据的真实可比,为准确分析判断金融形势提供统计基础信息。
2、改革现行统计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货币金融统计体系。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一是要立足新会计准则、各金融机构的会计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金融工具和货币统计的分类方法,建立一套指标设置合理、分类科学、与国际接轨的现代货币金融统计体系;二是要大量引入流量统计,在信贷收支统计、资产负债统计及其他专项统计中充分使用流量统计,正确反映各类资产负债的交易、价值重估以及其他经济流量对金融总量的影响,向数据使用者传递更精确的数据信息,为数据使用者更加客观地分析判断经济金融形势创造有利条件。
3、加强培训,调整充实统计力量,提升统计能力。
一是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乃至整个经营管理体系、理念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培训等方式使统计人员在微观层面上逐步熟悉和掌握新的会计处理方法,并了解由此对银行财务会计核算、统计数据可能产生的影响,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上发生的变化,从而提升统计人员素质。
二是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统计工作面临着制度性的变革,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金融统计指标体系;如何建立涵盖银行、保险、证券业的金融业统计制度;如何推进金融统计与国际接轨;如何开展金融统计分析等等,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金融统计人员,因此在目前统计人员满负荷工作的情况下,必须充实新的统计力量,积极应对统计变革。
参考文献:
[1]李跃,郭永强.浅析新会计准则对金融总量及统计的影响[J].金融会计,2007;2
[2]项有志,庄世虹,马红军. 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会计核算的影响[J].金融会计,2006;7
(责任编辑:周智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187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