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企业“信贷工厂”业务模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 煜

  摘要:“信贷工厂”业务模式是一种类似工厂生产流水线作业和管理的,以小企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批处理、流程化的贷款模式。它对每种贷款业务规定了标准化的作业程序和工作要求,各主要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实践表明,该模式可有效提高对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效率和企业的贷款满足率,并得到了广大小企业的认可。
  关键词:小企业贷款;“信贷工厂”业务模式;标准化;批处理;流程化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0)03-0048-02
  
  近年来各家金融机构都着力探究破解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其中对小企业“信贷工厂”模式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在此,就该模式的运作机理及其推广应用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信贷工厂”业务模式
  
  “信贷工厂”业务模式最早是由新加坡淡马锡金融控股集团在业务经办过程中摸索并逐渐成型的,是一种以小企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批处理、流程化的贷款模式。具体做法是:银行在对小企业授信业务进行管理时,设计标准化产品,对不同产品的信贷作业过程――从前期接触客户开始,到授信的调查、审查、审批,贷款的发放,贷后维护、管理以及贷款的回收等工作,像工厂的产品生产一样采取流水线作业、标准化管理。它的每一个“生产”流程都有专人负责,批量发放;有专人每天每月每季对“准次品”进行预警,对“次品”进行“软回收”、再组合或通过法院渠道“硬回收”。我国自2008年以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富登担保公司等开始引进“信贷工厂”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可有效提高对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效率和企业的贷款满足率,并得到了广大小企业的认可。
  
  (一)小企业“信贷工厂”业务模式的基本架构
  小企业“信贷工厂”模式的业务操作流程,按照号业原则实行分工,将市场营销业务和信贷业务相分离,实现信贷中后台业务集中、标准化操作。对每个环节涉及的操作人员、工作职责、质量标准、考核评价等进行清晰界定。
  1.建立专业化的组织架构。为实现业务经营和管理的专业化,尽量减少管理层次,构建“总行小企业中心――一级分行小企业中心――二级分行小企业经营中心”三级基本组织结构,形成层级管理下相对独立的业务考核单元。总行和一级分行设立小企业中心,重在归口管理工作,负责小企业业务的发展规划、制度安排、资源配置、计划考核、产品研发、营销推进、风险控制、业务监督等工作。小企业经营中心则是各个区域小企业业务的集中经营部门,配备专职的小企业客户经理,负责客户营销拓展工作。
  2.构建标准化的业务流程。针对小企业金融需求特点,实施有别于大中型企业的差别化的信贷业务流程,在小企业经营中心建立“信贷工厂”,将客户营销和信贷业务操作相分离,实行中后台业务集中处理,采用标准化、流水线的信贷业务运作模式。“信贷工厂”主要负责评价授信、信贷审批、信贷执行、早期预警、委婉回收、信贷恢复、硬回收7个环节。客户营销工作由专职的客户经理负责。同时,制定各业务环节的操作标准和限时要求,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3.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深入分析小企业客户金融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对信贷产品和非信贷产品的优化和组合,实行交叉销售,提高产品的操作效率;积极推进产品创新工作,引导和适应客户需求,不断丰富小企业金融产品体系;介入小企业的全面金融服务业务,加强业务经营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控,做小企业客户的主办行,为小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二)实行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政策
  1.制定专门的小企业客户评级体系和评价办法。针对不同类型小企业的风险特征和经营规律,构建小企业客户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小企业区别于大中型企业的独特特征,实施以统计模型、打分法或二者相结合的小企业客户评价办法。
  2.完善小企业信贷风险限额管理。风险限额的测算不仅依据客户自身的财务指标,同时也考虑第二还款来源情况。重点是根据抵质押物的足额有效性确定贷款额度,并在根据第一还款来源测算贷款偿还能力的基础上,依据客户提供的不同担保方式及提供的抵质押物可变现价值情况,确定小企业的贷款风险限额。
  3.实施专门的信贷审批制度。实行小企业贷款审批人员“派驻制”,在小企业经营中心现场办公,简化申报材料和审批流程,采用分级授权、个人签批和限时审批制度,提高审批效率;增强面向市场的小企业贷款定价授权,对于市场竞争激烈、信用环境好的地区分支行,贷款利率底限可适当放宽。
  4.明确小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一般规定当年纯新发放小企业贷款不良率控制在0.2%以内,两年内累计纯新发放贷款的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3年内累计纯新发放贷款的不良率控制在2%以内。对于贷款不良率持续较高水平,超过贷款风险容忍度的小企业经营中心,采取减少授权额度、停办业务等方式予以惩罚。
  5.制定小企业授信业务尽职免责办法。规范授信环节、岗位职责和尽职要求,保护授信部门和相关授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解除后顾之忧。
  在“信贷工厂”模式下,信贷审批发放先要做到标准化;在贷款过程中,客户经理、审批人员和贷后监督人员实行专业化分工;为了监控风险采用产业链调查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借贷企业进行交叉印证。
  
  二、对小企业“信贷工厂”业务模式实践推广的几点建议
  
  根据我们在小企业“信贷工厂”模式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成立专业经营机构,提高小企业信贷业务经办效率。“信贷工厂”业务模式打破了传统的部门制银行的机构设置,把客户调查、客户授信材料的撰写、信贷业务审批、贷款的执行和发放统一到一个专业的机构,实现对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专业化经营。把经办行的职能定位到客户综合营销和管理上来。把客户这个“初级原料”送到“信贷工厂”――小企业经营中心,由其采用标准化、专业化、流水线作业方式,完成信贷业务从调查到审批通过的产品“深加工”,再由专业的信贷执行人员组织签订合同和完成贷款发放这个“最终产品”。集约化的操作是“信贷工厂”模式的核心,是体现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
  2.打造专业团队,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小企业的专业技能。在“信贷工厂”业务模式下,分工明确,专业性强,但是各个环节、岗位之间的衔接直接制约着“信贷工厂”的整体效能。因此在“信贷工厂”模式推广过程中,第一,务必加强环节间沟通,必要时可以制度形式加以固化。第二,建立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小企业经营中心内部应建立学习制度,定期学习最新的文件、产品、政策,并组织内部讨论,互通有无,提高学习的效果;对经办机构,通过邀请上级行或自行组织业务培训,提高客户经理营销客户、管理客户的综合能力。第三,建立客户持续跟踪机制,不断利用掌握的政策,定期梳理客户,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3.审批人派驻经营中心,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小企业贷款的特点是“短、急、频”,业务的效率高低是能否让客户满意的检验标准。在实现小企业贷款业务专业化、标准化的流程式操作基础上,要采取审批人派驻制度。审批人实行双条线汇报制度,既对中小企业经营中心负责,又对风险审批部门负责。派驻制使中心客户经理在经办业务的各个环节加强了与审批人的沟通,在发展业务的同时也会考虑采取哪些风险防范措施;审批人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也会考虑如何有利于业务发展。风险管理部门要出台审批限时服务,在申报材料齐全的前提下,可实现当日审批。
  “信贷工厂”业务模式随着推进的逐渐深入,不断会有新的变化,一定要因地制宜,不仅要把握“信贷工厂”的核心理念,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市场情况、客户习惯等加以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信贷工厂”的效率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小企业。
  
  责任编辑:郄彦平;校对:龙会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24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