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存管理信息化创新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彪
[摘 要]库存管理在企业进销存管理中举足轻重,面对当前库存管理中存在的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不通问题,企业开始实施库存管理信息化措施。但是,信息化不仅仅是采用计算机代替企业原有手工业务操作,而需要结合信息化工具对库存管理流程再造。本文从ERP/MRPII、准时制生产与六西格玛方法三方面探讨企业库存管理的信息化流程,并结合三者对库存信息化创新做了具体介绍。
[关键词] 库存管理 信息化创新 准时制生产 ERP/MRP 六西格玛方法
一、引言
库存管理是企业生产运作所必须的环节,企业是否能够控制和管理好物资材料的收发决定库存的资金占用与成本支出大小。合理的库存管理能够“减少存储费用、加快库存周转、 盘活资金、增强企业获利”,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企业信息化正在改变企业的生产运作全过程,从生产、存储到销售”。信息化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与资源集成,优化业务流程,降低人力成本。库存管理信息化趋势也成为必然,库存的信息化管理增强了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动的应变能力,保持一个合理的库存水平,即使存货成本降低,又能应对缺货风险,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企业库存管理问题分析
库存是企业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而建立的一个存货管理,但是,正是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库存总是不能维持在一个最有水平,而只能是在最优库存水平上下波动。企业库存往往面临断货或者库存积压的风险,这主要由两方面因素造成。
首先,前面已经提到,企业外部因素市场需求影响库存水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获取程度可以决定需求预测的质量。但是,信息获取是个费时费力的过程,多数企业不愿意花费该类成本,“信息孤岛”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库存管理问题受到企业间(供应链)的需求影响,“牛鞭效应”是一个很好的佐证。供应链各级企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没有与相邻节点企业共享库存、销售与需求信息,导致需求信息逐级放大,上游企业的存货增加,库存压力加剧,库存成本增大。
除此之外,企业库存管理还存在其他问题,传统企业没有提高科学库存意识,虽然大多企业都有了自己的MIS系统,并没有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管理者多数认为库存管理仅仅是物料管理,没有考虑到进销存是一个有机体,需要进行信息共享,统一管理。
三、信息化环境下库存管理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库存管理技术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动态的库存管理需求,MRP/MRPII、JIT与ERP是现代库存管理信息化的产物,使库存管理跃上了新的台阶”。下面对以上库存信息化管理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1.MRP/MRPII管理方法
MRP(Material Repay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是根据需求订单制定主生产计划,进一步利用物料清单与现有库存,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物料的需求时间与需求多少的一项信息化技术。运用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需求计算效率高、计算精确,因此MRP能够提高库存管理效率,并使库存维持在一个最低水平,实现动态的库存控制。
2.JIT管理方法
JIT( Just-In-Time,准时制生产)又称零库存生产,是对库存的最小化管理。采取小批量、多品种,缩短生产周期,以优化生产,降低库存。“看板”是准时制生产技术的核心,传统的生产工序是按照前道工序到后道工序的顺序,而“看板”管理则依据“看板”后道工序向其前道工序取货。这样有助于分清关键工序,可以有效地控制半成品或原料闲置情况,可以加快生产,降低存货。准时制生产的核心是库存管理,但是绝对的零库存是无法达到的,企业只能在库存与市场需求风险间权衡,以制定一个合理的安全库存。
3.ERP管理方法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有多种定义,从信息技术角度可以将其看做是一款从企业间角度考虑资源规划、综合了MRPII的系统软件。企业实施ERP系统之后可以在ERP系统上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改变企业业务流程,进销存进行流程再造,从销售需求订单出发,优化库存管理。ERP系统将“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上的企业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加有效地从全局管理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运输、分销等环节”。因此,也便利了仓库与运输管理,以支持整个物流供应链产供销各环节的运作。
MRP/MRPII在库存信息管理方面精准高效,ERP更是结合了MRP/MRPII的优点,支持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并联通了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从企业内部系统扩展到供应链层面系统。JIT的零库存理念与其价值分析、质量控制等技术从具体操作流程中把握企业的基本生产,提高生产的灵活性,高效地完成生产。但是,就这些技术本身而言都是优缺点共存,将其集成使用可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企业库存信息化管理方法创新
1.准时制生产与ERP/MRPII的不足
ERP/MRPII在理论上可以通过生产的反馈重新修订计划,在不断修正中达到最优生产。但是,作为一个计算机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研发者开发时所考虑的情况终究有限,在实际生产运营中总会出现多种例外情况,提前期往往是不固定的,实际偏差总是存在,因此,无法实现准时制生产。当销售订单确定,实际运行中还会出现以下情况:提前期可能没有正确估计;生产中的次品率使得生产数量需要高于需求数量,这间接增加了需求数量的不确定性;终端市场需求动态变化,这是根本性的原因。
准时制生产在进行库存管理时具有只改变表面现象的风险,有时准时制生产所带来的是短期的效应,结合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可以避免以上风险,“二者结合可以改变业务的本质,避免了单独实施精益生产时过分依赖与人员本身的主观性,也避免了单独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时带来的盲目性及不可执行性”。
目前已经有学者提出将ERP/MRPII与准时制生产相结合的库存管理方法――混合控制(Hybrid Control)模式。在该模式中,ERP/MRPII负责预测,制定计划,而执行则采取准时制生产,使物料清单扁平化,使提前期变短。可以看出,将ERP/MRPII与准时制生产相结合是较为合理的库存信息化管理方式。
2.集成准时制生产、ERP/MRPII与六西格玛方法
结合ERP/MRPII、准时制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实现企业库存管理信息化创新,更好地实现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成本,具体实现过程包括:定义、测量、分析、改进与控制。
(1)定义:找出库存管理上的问题、差距,确定需要改善的重点及目标。运用六西格玛从数据分析方面分析企业自身存在的库存业务流程问题,从细节上把握库存运作;从企业存在的问题出发,与同业中的佼佼者进行比较,寻找差距,进而做出改进,以把握好机会突破瓶颈;了解顾客对企业的需求。
(2)测量:收集库存实物、信息及控制活动的流程;收集详细的流程及绩效数据。库存运作管理的数据需要使用数理统计技术对其进行收集,这是六西格玛方法的强项;实际操作流程需要准时制生产的价值流分析与过程观察工具进行记录;ERP/MRPII记录了大量供应链企业的库存管理、销售订单(顾客需求)数据,对其进行采集。
(3)分析:对库存控制流程及活动、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集成准时制生产与六西格玛数据分析技术,分析业务流程中的数据,从海量数据中概化出概念,找出库存管理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运用ERP/MRPII进行预测,制定计划,而执行则采取准时制生产,让生产更灵活、快捷,结合两者制定改进实施方案。
(4)改进:按照库存改进方案进行实施,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收集相应的数据。综合使用准时制生产的价值流分析、过程简化、六西格玛数据分析与产品、业务流程质量改进,以及ERP/MRPII的计划流程来对企业的库存信息化管理进行优化处理。
(5)控制:对改进结果进行评估,完善改进方案并使之成为新的工作方法。全面评估获得的改进结果,并分析总结;在企业内进行知识分享;运用新流程,实行标准化库存管理;同时设定下一个改进目标。
引入六西格玛方法,从数据的角度对企业库存数据进行收集、过滤、整理和分析,更具有说服力。结合ERP/MRPII、准时制生产与六西格玛方法可以使企业库存管理的信息化达到更适合企业发展。
五、结语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库存管理不再局限于“及时供应”层次,而更多地着眼于如何科学地进行动态库存控制,高效运作,在保证正常供货的前提下使库存成本最小。在供应链时代,企业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更多地强调协同发展,库存也不再是零售商、供应商与制造商各自独立管理,而倾向于信息共享,以防止“牛鞭效应”的产生。库存信息共享需要企业充分实施库存信息化,从业务流程上改变企业库存运作方式,而不是将手工操作计算机化。现代企业ERP实施,引入准时制生产、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是企业库存管理信息化的一次大变革,将三者集成使用,是库存管理信息化的一次创新探讨。
参考文献:
[1]周婷, 王恩辉. 库存信息化管理探讨[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1(3): 22-23.
[2]张海舰, 张明阳, 张倩. 企业库存管理信息化绩效评估研究[J]. 行政管理, 2011, (4): 347-348.
[3]张振伟. 库存管理模式创新―利用目标管理控制库存[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7(3): 23-25.
[4]张德海.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的库存管理信息化研究[J]. 经济师, 2003, (12): 147-1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45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