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产业集群的浙江中小企业外贸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 鸣

  [摘 要] 浙江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发展一直名列前茅,在经济危机影响下的全国经济都不景气,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尤其影响严重,以外贸为导向的浙江企业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但是最近一年的数据显示浙江中小企业的外贸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全国水平和其他省市,本文通过研究产业集群企业的产业升级,培养核心竞争力,加强技术交流和进步可以促进浙江中小企业的外贸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浙江 中小企业 外贸
  
  一、浙江中小企业外贸发展的现状
  1.浙江中小企业外贸发展的总体概况
  2009年,浙江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877.3亿美元,同比下降11.1%,小于全国进出口降幅2.8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8.5%,比2008年提高0.26个百分点。在全国前6大外贸省市中,2009年浙江省的进出口和出口降幅仅大于广东。进口降幅则是其中最小的。2009年12月,浙江省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5.1%。单月进出口额创下历年12月份新高。当前,浙江省外贸进出口企稳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5.1%。单月进出口额创下历12月份新高。当前,浙江省外贸进出口企稳回升态势明显,预计今年增幅将在10%以上。
  2009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占全省外贸比重首超5成,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大幅下降。2009年浙江省民营企业进出口941.3亿美元,同比下降4.6%,小于全省平均降幅6.4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0.1%。
  2.浙江中小企业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外需不振影响出口增长。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欧元区和欧盟GDP同比仍分别下降4.0%和4.3%。同期,美国GDP同比下降2.6%。全球需求的回升依然依靠各国刺激政策的支撑。
  其次,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国际市场环境恶化。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15日,全球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107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119亿美元。这是2002年以来,我国年度遭受贸易调查首次突破100起。
  再次,美元贬值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出口竞争力。美元贬值不仅使浙江产品对美国市场出口价格优势进一步削弱,还在全球需求回暖的情况下进一步推高了原材料价格。
  二、浙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模式I:原位膨胀
  在群落初生阶段,主要采取原位膨胀的发展模式。当某一类产业在某一特定空间区位初萌生机,由于盈利示范效应,则不断有新的民间投资进入,新的同类型民营企业开业,逐渐形成了一个专业性的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簇群。在生产性企业集聚、衍生、扩张的同时,商贸服务性企业也开始繁衍,并导致专业性市场的出现。专业性市场的出现标志着该中小企业群落进入到快速膨胀扩张期。
  模式H:异地孵化
  中小企业群落规模的扩张不会无限进行下去,到一个特定的临界点附近,群落规模扩张就会停滞,从而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在稳定运行阶段,原群落企业总量不再增加,而是维持一种动态平衡,虽然不断有新企业产生,但同时也不断有老企业被淘汰。群落的生产总量也不会再急速增长,而是基本保持不变或缓慢扩展。这标志着企业群落从此进入了成熟壮年期,它的发展方式也从“原位膨胀”转向“异地孵化”。所谓异地孵化,即在一个不同的通常距离较远的地理空间上孵化出与自身同质的新的中小企业企业群落。
  三、浙江中小企业外贸产业集群应对策略
  1.占领全球产业与市场制高点战略
  从推动地方乃至于国内的产业标准制定出发,在优势行业逐步建立占领产业与市场的制高点。在现实可能的前提下,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关。目前尚不具备充分开展的条件,但需要尽早准备此事,以迎接浙江中小企业产业未来的进一步升级。
  2.培育企业全球运作能力
  国家政府部门带领并鼓励企业参加各种高规格的国际经贸活动。从政府的角度应鼓励企业设立自己的全球战略。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的战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投资、分包、贴牌、创建销售网络、组建研究中心、建立设计中心以及参与国际标准制订等活动。可通过设立国际运作创新奖,每年对浙江中小企业表现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宣传。
  3.扩大对外技术交流
  鼓励企业及时掌握全球范围内本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与竞争态势,根据自身的产品概念以及发展战略,选择适当的方式获取并吸收相关技术。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对于吸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政策引导。而协会、研究机构、创新中心、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在于提供各种信息源并协助企业培养技术吸收能力。可以以行业技术创新中心为平台,直接雇佣外地的高级工程人员充当技术“守门员”,监控、开发、推广国外先进实用技术,以此来降低集群创新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何 静 农贵新:产业簇群发展环境探讨.经济问题,2003,(10)
  [2]冯珊珊:产业簇群与网络组织.北方经济,2006,(S1)
  [3]郑亚莉:产业簇群成长的知识分析.财经科学,2008,(06)
  [4]史 虹 许长新:产业簇群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经济师,2002,(12)
  [5]王晓红 周 森: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产业簇群带来的挑战.北方经贸 , 2008, (02)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经济学动态,2003, (08)
  [7]陈继海 唐 翌:中国产业集聚模式的动态考察.当代财经,2005,(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6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