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离散型制造企业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构建与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 光 张德军

  [摘要]近年来,企业越来越认识到构建一个有效的框架来管理控制风险的重要性,本文以离散型制造企业为例,提出如何构建和实施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以期对降低企业风险、改善经营管理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企业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为了实现单位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程序与措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所得面临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竞争的加剧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使企业所面对的各种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企业在内部管理机制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企业风险,确保企业持续健康有效的发展。离散型制造企业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加工的特点,内部存在较多管理上的重点和难点。加入WTO后,离散型制造企业直接面对的是整个国际竞争市场,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加工、制造能力和成本控制等方面,而且体现在防范和控制风险能力方面,因此,构建一流的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企业构建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市场化的要求使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生存和发展,必需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在目前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大环境中,传统的工厂制下的封闭式管理控制体系已不适应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下的竞争环境,在风险管理上提出迫切的要求,使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2.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的运营,追求从企业外部获取资源和建立影响,并强调对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建立秩序,实现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企业往往面临的潜在和现实的风险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识别,因而企业必须引入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建立高效的内部监督职能,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3.保值增值和社会公众利益需要企业健全内部控制
  财政部等部委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既要求企业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也要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基于对股东资产保值和增值的要求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考虑,使内部控制建设不仅是实现企业的核心价值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社会层面的问题。因此,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已刻不容缓,这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杭齿集团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构建和实施主要情况
  
  杭齿集团作为一家离散型制造企业,多年来非常重视对风险的控制,在构建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充分吸收借鉴国际上通行的美国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按照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要求,坚持与企业发展目标、运营效率、经营效益相结合与协调的原则,形成了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经董事会批准获得有效实施。
  
  1.体系构建内容构成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杭齿集团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得到了董事会、经营层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集团总经理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总主持工作组工作,各主要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工作组成员,为项目的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鉴于企业内部复杂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情况,工作组按照COSO模型,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要素进行了非常具体的分析和论证,开展风险评估、确定控制环节及各关键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和规避风险。
  (1)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所有其他构成要素的基础,为内部控制提供了前提和结构。涵盖了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组织体制方面的内容,如“三会”组成及议事规则、经营层组成及职责分工,员工道德操守、企业经营理念与风格、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等。杭齿集团在股份制改组后,整个治理层面已非常完善,在经营层面,着重加强监督和奖惩考核机制,进行必要的组织机构调整等内容。
  (2)风险评估:包括设立目标、识别风险、评估结果及控制安排等过程,为风险管理提供基础。在企业目标上,杭齿集团制订有中长期发展规划,围绕企业战略进行有计划的实施,年度按照全面预算管理,检查管理过程中的弱项,并把执行情况作为部门及负责人绩效考核的依据。在控制措施上,需要定期掌握内部环境的变化,跟踪行业发展和产品市场的需求,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对有关指标进行修正。同时,对企业风险管理系统要求更快的作出反应。
  (3)控制活动: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施的政策和程序。覆盖了包括经营过程、财务活动、合规性等方面的业务活动,具体表现在采购与付款、存货与仓储、生产与成本、研发、销售与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的控制、固定资产、工程项目、无形资产、货币资金、筹资、合同、担保、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等方面。关键在于做好流程上的规范,目标的可分解性,考核的可行性等工作。
  (4)信息与沟通:确保信息以一种能使人们行使各自职能的形式和时限被识别、掌握和沟通。企业信息内部沟通渠道应能保证所有可发布信息及时在上下级之间、横向之间传播。所有人员能从高级管理层获得信息,明白各自在内部控制制度中的作用。因此对信息系统安全、沟通渠道建设及监控也非常重要。
  (5)监督:内部控制过程必须施以有效的监督,通过持续的监控行为、独立的评估或两者的结合来实现监督目标。公司重视发挥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专职管理部门的作用,做好日常跟踪和改进,及监督管理工作。
  通过对公司的管理流程、业务流程的调研和梳理,开展大量的访谈、测试工作,实施对各项内控活动以规范化的书面文档对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分工、流程描述、管理控制程序、控制矩阵及流程图、关键控制点、管理建议书及相关文件和记录进行全面反映,从而以制度化文件方式构建了杭齿集团的内部控制体系。
  
  2.内控体系的实施
  (1)专职部门组织实施。公司设立专门的部门行使内部控制实施职责,强调内部权威性,并对企业整体和各个层面内部控制运行状况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缺陷分析与改进,并定期向上级报告制度执行情况,从而在职能上为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2)培训。采用外部专家培训和内部专门人员培训的方式,使风险管理与内控制度知识、技术得到传导,激发受训者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内部控制制度的推广实施,配合查找需要继续完善的控制环节,产生良好的趋同效应和效果。
  (3)测试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公司为了验证内部控制体系能否满足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制度是否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贯彻执行,执行的实际效果是否符合设立时的目标,进行了大量的符合性测试活动。利用穿行测试的技术和方法,也进一步验证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问题。
  (4)沟通。公司非常重视沟通环节和渠道的建立,保证实施情况得以向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经营层进行报告,听取他们的意见并进行持续改进。对各部门要求上除了召开各种行政会议、培训外,在班前会上须得到贯彻和学习。通过沟通,建立全员参与、上下联动的机制。
  正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稳健的推进方法和步骤,抓好风险管理,做好责任落实,使杭齿集团的内部控制得到了顺利的实施。
  
  三、启示
  
  杭齿集团通过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的构建和实施,优化了内部控制环境,降低了企业整体风险,规范了管理控制活动,促进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也保障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杭齿集团的成功经验留给我们几点启示:
  
  1.对构建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取得成功的前提。内部控制管理框架中的控制主体包括董事会、经营层和普通员工,因此,必须做到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参与。董事会从内控体系建设开始就表现了足够的重视,要求经营层组织制订制度直至最终批准实施,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也是“一把手”工程,总经理必须亲自参与,发挥职能部门与流程协同作用,实现稳健有序推进。在培训沟通过程中,较好地利用企业内部信息网络系统做好宣传和服务工作,取得员工的理解与支持。公司各层级间重视并采取一致行动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2.采用变革的思想完善内部机构和职能。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强调独立性原则,内控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要与经营、支持保障部门保持相互独立,直接向最高决策层负责,保证内部控制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经营、支持保障部门中不相容的业务流程必须进行分离重组,需要进行组织机构调整的必须进行调整,通过内部变革,使职能上更为清晰,控制更为有效,风险更加减小。要有打破陈旧观念的思想和创新精神。
  
  3.处理好管理活动的协调与效率。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控制的过程,它并不孤立于经营管理活动之外,因此,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要与其他管理制度相协调,如企业内部的质量体系管理、生产制造管理等需要与内部控制保持协调统一。同时内部控制不以降低运营效率或企业效益为代价,要与先进的管理经验相结合,实现控制效果的最优化。
  
  4.坚持控制系统的持续改进。随着内外部经济环境因素的变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流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内部控制必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因此在构建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需要继续做好阶段性规划,拟定目标,积极分析现实和潜在的机会和风险因素,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方法和手段,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保障资产安全、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方面持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等:《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财会[2008]7号)
  [2]龚杰,方时雄: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方法与案例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8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