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行业虽得到一定发展,但同时也迎来了一些新的挑战与风险,故此,在这一环境下,想要取得理想的审计风险防范工作成效,就一定要重视审计风险管理力度地加强,借助大数据技术促进审计工作有序开展。
  关键词:审计风险;大数据;防范路径
  大数据技术在带给审计工作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挑战,特别是审计风险问题,已然发展为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工作的一个重点课题。鉴于此形势,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就大数据环境下审计风险控制路径展开了简要探讨,希望能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一、大数据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分析
  现如今,大数据已然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之中,审计也同样如此。大数据时代使得传统审计,在技术方法、审计模式、审计视角等方面都出现了很大变革。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如下四点:一是,审计视角更广阔。当前政府各个领域中都普遍运用了大数据,而审计数据已不再是单一的行业数据、业务数据或是财务数据,其已然全面采集了各行业、领域所涉及的,行业管理、业务开展、经济管理等数据,使得审计视野得以极大程度地拓宽,可谓全景式审计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流程、经营活动等诸多方面。二是,审计立项更为精准。归集各领域、部门数据,是审计机关部门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机关通过运用自身优势,在立项前对数据展开分析,对各单位的薄弱点及风险点展开分析,进而对重大问题发生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1]。此种先分析,后立项的方式,形成了以风险程度为导向、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使得审计项目选择更为科学、精准。三是,审计数据样本更全面。传统审计下多采用抽查,而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范围转变为全量审计,分析的对象为所有数据。如此一来,则能将问题的本质更为全面地反映出来,呈现出更好的科学性、整体性及全面性。四是,审计技术趋于智能。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已初步实现智能化,借助于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审计人员能够在大量的数据中将潜在的逻辑关系找出来,并将问题指出。同时,通过对人工智能的审计方法、审计模块,及大数据综合智能分析软件的运用,实现了跨行业、跨领域的分析,能对审计对象展开多维度、多角度、立体式审计。
  二、大数据时代下审计工作所面对的风险
  通过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及笔者个人实践经验,认为审计工作在大数据环境下所面对的风险大致可分为如下几方面:一是,大数据审计政策方面的风险。当前,国内的大数据审计,不管是从微观的操作层面,还是从宏观顶层制度的设计而言,都存在有一定程度的滞后。虽然,数字化审计方式在我国已然正式提出,但是并没有进行具体操作规定地制订,仅给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这就使得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大数据审计将会面临诸多操作层面的问题,导致大数据审计工作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二是,审计数据无法把控的风险。正是由于大数据审计,对于数据分析判断依赖性强,故而,若是数据缺乏完整、真实,则会直接影响到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开展。而对于审计部门来讲,对数据的真实性无法把控就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数据一旦出现不真实的情况,则必然会导致审计人员的判断出现失误,从而引发审计风险,使得大数据审计工作失真[2]。三是,审计数据获取面临着风险。依赖于专业的采集技术,才得以构建起大数据的采集渠道,但是,在采集数据的时候,由于审计采集的数据既含有政府部门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又涉及到医疗数据、公共服务数据、交通数据等,范围非常广泛,再加之共享平台与共享机制缺乏,也就难以及时实现相关数据地采集。并且,缺乏规范的数据采集接口,很多软件都缺少专门的审计采集端口,部分端口输出数据的格式不统一,后台数据库难以导出备份,还有部分输出数据不能够转换,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得审计数据的获得面临风险。
  三、大数据时代下审计风险的防范策略探讨
  (一)加强顶层设计
  现阶段,虽然我国出台了许多关于大数据审计的指导性文件,但是,对于大数据环境下的具体审计工作,却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明确。因此,想要有效防范大数据时代的审计风险,就须加强顶层设计,从我国的政策层面着手,渐渐构建起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指南、准则,且加快与之相匹配法律法规的完善,进而使审计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为审计流程、方法及应用,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规范数据质量管控体系
  数据缺乏真实性,则必然会导致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结果失真,进而引发审计风险。故此,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应细致判断数据质量的优良、好坏。首先,要注重审计人员数据质量辨别能力地提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信息系统管理的有效性进行密切留意,并风险评估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用业务流程的测试来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内控管理是否有效[3]。其次,则应注意相应制度地制定,以帮助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内控管理趋向规范,实现数据规范化水平地显著提升。
  (三)优化数据获取渠道及方法
  大数据审计工作执行的重要前提,就是及时获取数据。特别是,当前很多企业所采用的数据采集方法都是零星式,故而,长效数据采集机制的构建就显得迫在眉睫。所以,一定要加强建设数据模板采集共享平台,着手相应数据采集操作指南地编制,促使审计人员数据采集效率地提升。另外,针对行业、部门的不同,在进行数据采集的时候,还应采用同一类的业务数据和相同的接口,进而实现数据采集的标准化。
  (四)做好大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为增强信息数据的安全性,要加强管理大数据存储平台;二是,为保障数据使用的安全性,着手大数据分析平台地建立,有效逻辑隔离或是物理隔离数据分析平台和互联网,在平台上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使用的安全性得以保障;三是,为进一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建立数据授权模式,针对数据实行分级管理机制,以避免信息泄露问题的发生。
  (五)着手审计人员能力提升
  审计工作人员可谓是大数据时代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风险来源,因为,这时候的审计工作更多是对数据关联性的分析,不再是单一地罗列与堆积数据,这就需要审计人员既要掌握审计专业知识、财务知识,又须具有较强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唯有如此,才可使人为引发的审计风险得以最大限度规避。因此,注重审计人员大数据审计能力地提升,显得十分关键。首先,应开展针对审计人员的定期培训,使得 审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不断提升,工作思路得以不断拓宽,进而打造出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既懂审计业务,又懂大数据分析。其次,建立起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对审计资源进行整合,对社会中的信息化专业人才进行选拨、聘请,完成大数据分析专班的构建。
  四、结语
  总之,随着迈入到大数据时代,传统审计工作发现了很大变化,审计工作在享受大数据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全新的風险问题。为了确保审计工作有序开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就需要审计工作人员,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机遇,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大数据的浪潮下,做好审计工作的优化及创新,推动大数据技术与审计工作更为良好地融合,保障我国整个审计工作得以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祖芹.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及相关问题阐述[J].经贸实践,2016 (4X):274.
  [2]戴璐,王洪波.浅谈大数据环境下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5 (13):57-59.
  [3]兰志荣,周巧丽,叶善锦.大数据环境下的国家审计风险防控机制探析[J].中国审计,2017 (23):22-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982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