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部控制制度的推行与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单位正常运行的有效措施。然而,由于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多样性和事业单位性质的特殊性,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明显滞后、制度不健全、领导不重视等问题突出,影响着单位服务效率提升。本文就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推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措施以期为单位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推行;规范管理
近年来,各单位加强了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化管理力度,以期提高单位内部的管理水平,提升单位管理效率,实现单位经营目标。然而,由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特殊性,单位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重视,内部管理较为混乱,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中存在不少的漏洞,经营目标弱化,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较为严重,影响着单位自身的发展。
一、内部控制制度推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内部控制是提升内部管理,加强单位风险防范的有力措施,为单位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类型较多,收入来源渠道广泛,造成其内部控制制度不统一,从资金来源上看,有全额财政拨款、财政差额补助拨款,还有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等,它们介于行政单位与企业间,在管理上人人有着其独特的特点,不能采用行政管理或者企业管理的模式。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化管理的力度,然而由于其自身类型的多样性,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不能统一规范,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推行存在如下问题:
(一)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设计不规范。单位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不足,服务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没有注重效益和效率的提升,在内部控制制度上设计不规范。一是内部控制制度中内部机构设置的责任主体分工不明确。没有对单位内部机构职责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内部控制制度应当由那个部门执行,责任机制不清晰。特别是执行与监督职能没有完全分开,没有形成相互制衡。在内部管理上没有设计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图,不利于单位业务运行;二是内设岗位不合理,表现为不相容岗位没有完全分离到位,表现为某些单位财务机构人员配置少,出纳兼管印刷章票据等,有的兼管资产登记等;三是考核方式单一,绩效管理考核较为简单,没有从加强单位管理角度出发,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提升单位的管理效益和服务效率。
(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单位没有专门的机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大多临时组成。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人为因素较重,由于单位内部考核标准单一,考核方式模糊,员工动力不足,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一是在执行过程中过于“人性化”,内部控制制度成为摆设,因为在单位怕得罪人,不敢认真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比如:单位考勤管理方面,对于迟到早退、请假、甚至旷工不敢严格执行惩罚制度;对于敬业员工也没有执行奖励措施,员工干的好不能得到充分认可。二是在业务管理方面目标弱化。突出表现在财务管理方面管理目标弱化,没有考虑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率。存在“三重三轻”即一为重收支管理、轻资产管理,单位对于财务收支管理较为重视,主要体现在人员工资兑现和保障单位运转方面,而对于单位采购的资产,管理不严,比如办公用品发放没有登记制度,固定资产无台账,有的没有计提折旧等;二为重执行结果、轻预算管理,单位预算是实行单位目标的保证,单位在落实各项收支指标时,没有严格执行收支预算,在实际执行中收支出入很大;三为重当期、轻对比,单位对当期财务状况非常重视,确保当期收支平衡,没有进行历史对比、同行业对比等。注重短期利益,没有考虑单位的长远发展。
(三)部门制衡导致“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由于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各项考核目标以单位法人、主要负责人展开,在观念上形成了组织等于单位法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误区,形成了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主导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导致“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缺少了对“一把手”形成有效监督和约束的管理手段。在“一把手”主导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了部门间的职能控制与职能制衡,归结到单位的负责制中权力归集到单位主要负责人手中。“一把手”权力过大对单位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原因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认识的不足和认识错位,一是把单位职能与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能没有区分开来,在内部控制制度中忽视了对主要负责人进行权力制衡;二是人员因素在单位管理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影响着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三是单位内部考核机制缺失,考核体系不健全是单位制度执行不严的主因。
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措施
(一)做好内部控制制度规划与设计,创造单位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加强内部管理的有力保证。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在单位内部严格推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单位要转变传统管理体制下的管理观念,积极适应市场形势,做好内部变革与创新,做好内部控制制度规划与设计,为单位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要根据单位实际职能与发展规划,制定发展目标,围绕发展目标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为单位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做好单位领导和员工思想工作,充分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内部控制制度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际支撑,让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为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强化制度约束,增强内部控制执行力
要保证令行禁止,强化制度约束力。内部控制制度一经确立就要在单位内部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力,全体人员都要统一遵守。一是严格考勤管理,对于保证单位业务正常运行的考勤管理制度必须充分细化,指定专班或者专门职能部门执行并坚决兑现,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实行考勤机管理,减少人为打考勤因素影响;二是实行绩效考核目标管理,将各职能部门职责进一步细化,实行量化管理,分月兑现考核打分,并与效益奖励挂钩,对全员形成激励机制,促进单位员工遵守制度,調动员工完成责任目标的积极性;三是做好部门间监督与协作。健全单位内部管理体系,为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必须做好部门之间的内部牵制,进行相互监督制衡管理。同时,也要根据职责分工,进行充分协作,共同保证单位业务的顺利进行,提升单位的服务效率。
(三)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方式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以单位作为一个管理整体,针对单位所有的员工,当然包括单位法人或单位主要负责人。因此,为防范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上的漏洞,执行上出现偏差,单位应当实行民主式管理,对单位负责人的权力进行规范。一是强化对单位负责人的目标管理。以单位负责人落实收支管理及各项业务考核目标为基础,对单位负责人的职责进行划分,由主管部门规定单位负责人的职责权限。并进行责任审计和目标考核;二是规范单位负责人的权力运行规则。对单位的重大经济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单位重要业务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取得员工的广泛参与。对于人事调整、员工考核晋升等敏感问题,要在组织条件框架下充分进行民主评议,保证各项活动的公平公正;三是公开单位重大业务事项运行过程与运行结果,避免暗箱操作,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一把手”既履职尽责,又不为所欲为,失去监督。
三、结论
内部控制制度的推行与管理是单位良好运行的保证。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内部制度规划设计,进行制度细化,目标量化,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可执行性。要增强全员的内部控制观念,进行制度严格兑现。加强内部民主式管理,规范单位负责人的权力运行约束,通过划分职责,制定单位权力运行规则,保障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公开透明,保障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金承东.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途径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 (24):39-40.
[2]姚桂霞,王梦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矿业,2018 (12):195-197.
[3]赵中敏.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 (12):141-142.
[4]杨华,相力华.关于推行广电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设想和建议[J].商,2016 (33):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06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