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达罗模式”框架下高等教育扩展对失业率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不断扩展的高等教育规模使我国开始逐渐面临“知识失业”问题。本文以由托达罗人口流动行为模式为基础构建的基于高等教育部门和其他教育部门的人口流动模型为理论框架分析其原因,并以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抑制“知识失业”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高等教育;失业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0-0464-01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从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和城市失业同步增长的矛盾出发,將人口流动抽象为理性的经济现象,通过一系列论文,建立了以强调预期为主要特点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一、模型分析
托达罗认为,由于城市中失业的存在,农村劳动者在决定是否迁往城市工业部门工作时,就不能仅仅考虑城乡的实际收入差异,而且也要考虑城市的就业率或者失业率。而只要预期城市收入的净现值超过农村收入的净现值,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就会继续。据此,人口流动的决策可由公式表示为:
Mt=f(P×Wu-WR)f′>0
式中:Mt表示在第t期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数,P为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Wu为城市工资水平,WR为农村的实际收入,P×Wu-WR即为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f′>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1]。
就模型本身而言,从就业机会层面分析,如果不加区别地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扩大高等教育的投资将会进一步加剧失业。因为在农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所预期的城乡工资收入差异较大,即P×Wu-WR较大,因而Mt较大,即向城市流动的人数就越多。而在以学历高低遴选人员的城市中他们优势不再,导致其“知识失业”,从而政府的教育投资变成对闲置人力资源的投资,导致严重的知识浪费和智力贬值。
进一步思考,如果我们将整个教育部门分为高等教育部分和其他部分,用以替代原模型中的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准备接受教育的人称之为准就业者。假设在选择之初,准就业者是可以自由选择在这两个部门中的任意一个部门接受教育[2]。上式中的Mt表示t期准就业者从其他部门转入高等教育部门的数目,P为就业概率,Wu为高等教育毕业后工资水平,WR为其他部门毕业后实际收入,P×Wu-WR即为预期的收入差异,f′>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按照托达罗模式的假定,准就业者从其他部门陆续转移到高等教育部门的动机主要是两部分毕业生的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准就业者流入高等教育部门越多,再加上我国社会、家庭本身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偏好,高等部门的准就业者将越来越多,面对无限的教育需求,政府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不得不尽量使之得到满足,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十分迅速,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又是否使知识劳动者供过于求,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
二、机理分析
如果引入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社会因素,在就业制度上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是不同的。
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如城市)实行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外来劳动力。比如一些单位规定只录用本地户口的大学生,这样外地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首要的事情就是解决户口。由此可见,大学生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进入成本”是相当高的。
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如农村)由于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大学生一般面临的情况是“进去容易出来难”。这些劳动力市场的单位和企业招到大学生的难度比较大,因此入职以后会有很多制度和手段限制劳动力流动,比如将劳动合同期规定得尽量长、未经聘用单位允许不能考研究生、离职将扣留档案等,对大学生个人而言,要想转换工作就必须为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而付出高昂的“离去成本”[3]。从而,大学生就会尽力减少主要劳动力市场“进入成本”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离去成本”,即单方向流动、减少流动次数,而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将终点设置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反而形成了在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闲置失业。
从非知识劳动力者角度出发,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偏好对基础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投资造成了一定的牵制,导致基础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质量低下、与实际脱节,教育结构有待完善。从而,无法参与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逐渐丧失,而只经历过以升学为主要目的的基础教育的他们并没有足够技能、知识和思想,竞争力持续低下,失业率升高。
三、对策建议
1.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度规模重新界定,优化高等教育的学科设定以及办学规模,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劳动力市场。本文立场并非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就会导致失业率上升,也非因此断定我国高等教育出现“过度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刚刚进入大众化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高等教育的规模应该在制度约束下,满足经济持续增长需要,与劳动力市场相协调。
2.优化教育结构,灵活调整教育投资方向。在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教育投资应适当考虑投资收益率和社会福利,在欠发达地区,如西部乡村,适度倾向初等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反而对失去正规教育机会的人更加有利,投资收益率也更高。针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应当以更大的注意力放在基础教育上,而不是以升学为目标发展当地教育,或高等教育,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继续加入城市的“知识失业”,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邹小菲.用托达罗模型分析我国人口流动与失业并存的现状[J].商业研究,2005(15)总第323期.
[2]刘得扬,袁霁.我国知识失业现象的“托达罗模式”解读[J].煤炭高等教育,2008(6).
[3]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05(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541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