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人才培养及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对教学目标及内容的研究探索,使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了快速、高效地理解,同时也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应用场景和应用需求。通过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使学生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学习兴趣更高,综合成绩有明显提升。人才培养方面的运用尝试,在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同时,让计算机教学与医学联系更紧密,更适应当前医学人才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医学院校;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实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己成为现代人生活工作的重要部分。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己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部分。所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强调教学全面而有效的开展。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主体模糊;所以,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指导,来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以适应当前课程发展的需求。为此,教研室的医学计算机教学改革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教学目标及内容探索
  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系统掌握医学信息基础理论、医学信息系统知识。其中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内容讲授,VFP等专业课程及其上机试验内容,目的是让新生对计算机有直观了解,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继而随着课程深入为学生了解和使用信息化设备打下基础。并且经过一段学习和实践后,在授课中教师加入医学信息基础理论、医学信息系统知识内容。其中,医学信息基础理论包括医学信息检索、数据处理与记录、相关设备操作与调整、电子病历规范制作,共用信息上传及处理等医院常见操作工作的理论讲解。医学信息系统知识主要包括具体事例的详细介绍。该种授课内容的加入,不仅使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有了快速、高效地理解,同时也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应用场景和应用需求。让学生在医学实际事例中学会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并且更容易掌握和理解概念的使用和导出,为日后的工作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方法的探索
  由于计算机系统教学课程均是在大学开始,所以不同地区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和基础有着明显不同,如果按同一尺度和同一进程讲解会让一部分同學在学习上跟不上,而同样内容,对于另一部分接触计算机早的同学会感到进度慢。因此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研室的日常教学研究中开展。首先,计算机教研室教师根据多年经验整理出一套调查问卷,包括接触计算机时间、使用频率、操作内容及喜好程度等进行前期了解,依据调查问卷内容对教学进度进行初次设定调整。其次,通过授课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理论和操作的掌握情况。根据课堂反馈结果,在讲授一到两个月期间,对所在年级进行试卷考察,通过分数情况进一步了解学生现在状态。该分数既可以与之前调查问卷做对比参考,又可以了解近期授课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最后,将以上结果进行整理后,依据学生想法和意愿进行分级教学,教研室依据情况分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三个层次。其中初级班:以计算机基础为主,强化基础讲授与练习。该班主要针对计算机接触较少或以前几乎没有接触的学生,对于该班课程理论讲解进度较慢,重点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同时上机操作要求也相对简单,力争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的用处和功能,保证学生及格成绩。中级班:适用于对计算机有一定接触,但没有系统学习过的学生,在教学课程方面比初级班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稍多,进度稍快;在实验课方面着重强化学生计算机综合技能的发挥,希望以此提升对计算机使用掌握能力,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设计型作业,来提高软件应用能力,并在期末考核中该级学生考试以优良成绩占多数。高级班:该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掌握较全面,对计算机理解有一定的见解,数量相对前两个班人数少,通过接触发现对计算机的兴趣最浓,对理论理解更深,因此在讲授课程时可以减少很多计算机简介内容、推导过程、常规操作。同时也可以降低实验操作对应的内容,以目前社会主流应用软件为主,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依据学生兴趣爱好不同,教研室加入了包括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视频制作、VR选修等课程内容。
  以上方法经过教研室的两年实践与探索,与之前未分级教学班级对比发现,班级的学习气氛更浓,学习兴趣更高,综合成绩有明显提升。最近两年教学发现,一是课堂回答问题更加踊跃,回答准确率高。主要考察包括课堂集体提问回答情况和单个点人名回答方式等。二是比以前出勤率更高。主要考察包括平时上课点名出勤人数、授课连续出勤数以及课堂认真听讲状态等。三是课后作业完成快,准确率提高,并且疑问率明显减少。该结论主要包括考察包括布置作业理解方面和作业试题解答方面等。四是实验操作准确率高,一次成型率有所增加,并且实验操作随堂问教师问题数明显减少。该结论主要包括向教师提问题的人数和次数及问题难易程度等。五是对计算机理论理解记忆时间长。该结论主要包括计算机理论内容记忆和期末复习时间等对比。六是自主学习兴趣更高、学习时间更长。该结论主要包括考察计算机教研室搭建的网络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平台,通过数据整理,发现同一时间内登录学习的学生比以前更多,学习时间比以前更长,学习内容比以前更广。七是操作能力普遍提高。该结论主要考察包括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OFFICE设计性实验提高;平面设计Photoshop、动画设计Flash应用性实验提高。八是学生成绩明显提高。统计对比分级前后成绩如下:测试以2016级药学及康复专业的普通班为例,分级教学前平均分为94.9分,最低分为84.6分,及格率为100%;初级实验班平均分为75.8分,最低分为23.1分,其中60分以下6人,及格率为89.7%。分级教学后期末考试如下:普通班平均分为83.9分,及格率为93.5%,优秀率为42.7%;初级实验班平均分为83分,及格率为94.8%,优秀率为36.2%。分级教学前初级实验班的平均分比普通班成绩低19.1分,分级教学后初级实验班的平均分只比普通班成绩低0.9分,分级教学前初级实验班的及格率比普通班成绩低10.3个百分点,分级教学后初级实验班的及格率比普通班高出1.3个百分点,分级教学效果明显。九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该结论主要考察包括大学生竞赛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和视频制作制备等。其中,通过分级教学,近两年参加大学生竞赛获得多项国家、省市一二等奖;多个省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同时开展,其中两项获得营利性收入;而视频制作制备也为其它出版社配套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
  3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
  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从医学专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紧紧围绕专业特色和应用开展教学,使教学活动更加贴近专业的实际需求,同时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该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学信息基础理论及处理等医院常见操作的理论讲解及事例演示。主要以医学信息检索、数据处理与记录、相关设备操作与调整、电子病历规范制作、共用信息上传为主。医学信息系统知识主要包括具体事例的详细内容介绍。为学以致用,学而能用打下基础。二是医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和发挥。包括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等常用软件能力和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应用性软件能力;为以后工作中的数据处理、图形展示及后期制作、整理提供高水平展示。三是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通过分级教学和对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让计算机教学与医学联系更紧密,与生活联系更密切。
  4结论
  本文以医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为研究主体,通过贴近专业实际应用的教学内容及方法,使学生在医学实际事例中学会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通过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708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