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自愿披露的阻力与解决方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雪娟

  [摘要] 信息自愿披露是强制披露的重要补充和深化。本文着重对目前资本市场上存在的导致企业自愿披露不顺畅现状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并探讨了促进企业自愿披露几种手段的。
  [关键词] 信息自愿披露 途径
  
  企业信息披露,从管制的角度,可分为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在当今整个经济环境变化不断加快的现实下,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强制性信息披露很难赶上投资者信息需求的变化。信息自愿披露的地位无疑越来越重要。该不该进行自愿披露,该披露多少,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一、自愿披露的作用
  
  在资本证券市场上,企业总会愿意披露比强制披露要求更多的信息,这种现象是有很多深层次原因的,现在比较流行的有信号理论与资本市场竞争性解释、代理理论解释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自愿披露存在的必然性,指明了企业进行自愿披露的动力所在。自愿披露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降低资本成本,更能增强股票流动性,其在降低代理监督成本,促进激励相容等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企业的自愿披露大大提高了投资者的兴趣,使企业更具吸引力。这一切对企业的持续性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自愿披露的现状与阻碍机制
  
  在真实资本市场中,从对中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自愿披露影响因素的一些实证分析中,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意愿淡漠, 自愿披露的总体水平偏低。笔者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自愿披露指数的平均水平远远未达到充分披露的程度。就自愿披露信息结构来看, 则呈现出相对不平衡的特征。其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与背景信息的自愿披露程度尚相对较高, 而非财务信息、预测信息以及历史信息的自愿披露程度则较低。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企业是其自身信息的独家提供者,同时会计信息生产和披露所带来的成本是具体的,需要由企业自身来承担,所以面对众多的信息需求者而言,它会遵循信息的边际生产成本等于信息的边际效益的原则,尽量压缩信息的生产产量。与强制性报告的生产成本相比,自愿性信息成本要高得多。那么谁来承担生产这些免费的公开化披露的信息所需的费用呢?企业要么自己承担,要么把管制费用转嫁给消费者,但这些都会提高企业的成本。而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它会以成本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自愿信息的披露便让企业犹豫了。
  2.作为公共物品的会计信息,进一步抑制了企业提供信息的内在动力。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竞争市场中,会计信息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会计信息一旦生产和披露,根本不能阻止和排除没有分担成本的信息使用者进行消费,这就产生了出现会计信息使用者搭便车现象,其结果便会使会计信息的供给小于真正的会计信息市场的需求。因此,企业就不会有强烈的动机去生产和销售本企业的会计信息。
  3.上市公司会担心披露许多诸如产品成本、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地区分布的销售额等相关信息时,可能造成“商业机密的泄露”,被竞争对手轻易获取而给竞争带来不利,削弱竞争力,从而承担竞争劣势成本。尽管现在的会计理论界有种观点,即 20世纪90年代以后, 许多公司发现核心能力的自愿披露, 不仅不会削弱竞争优势, 反而会强化竞争优势, 形成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淘汰”的冲力效应。这是由于核心能力具有价值创造性和独特性, 很难有别的东西能轻易替代它。核心能力的不可仿制、难以替代的特性决定了即便竞争对手得到这些信息, 也很难利用。然而这种看法显然并没有被大部分企业所接受。
  4.自愿披露还会给带来企业带来很多风险。例如,即使企业的确是正面态度进行自愿披露,却会导致信息使用者对企业报告产生不信任,甚至招致怀疑和非议。再如关系损害的风险,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其对社会报告信息的内容和质量要求也会不同。想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对企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严重的是,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企业的一项披露可能会招致另一个利益相关者的不满。企业在这两种风险考虑下,很可能最终选择不披露。
  
  三、强化企业自愿披露的途径
  
  1.我国可以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准则》等政策法规中加入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条款,以解决政策法规落后于公司实践的矛盾。如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和交易所等有关部门可以在参考美国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布的"安全港"条款,制定适应中国资本市场环境的类似条例,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可能面临的股东诉讼提供某种形式的保护。这是一种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具体措施,从国外的情况看来,这种手段还是非常有效的。
  2.降低自愿披露成本,从而增大信息披露量。至于怎样降低披露成本,这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降低披露成本是一个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努力的过程,需要整个社会的信息透明化,而不仅仅是某个企业加大披露量就可以达到的。所以加强社会各方面信息的公开化和流动性,应该是可以大大降低企业披露成本的。
  3.充分发挥市场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权威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监督体系。阻碍企业自愿披露的几个重要原因都是由市场失灵造成,如企业作为信息的垄断者及会计的公共物品特性。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是由市场中介机构根据其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对公司内部信息的充分了解和分析后做出的全方位评价意见。作为市场中介机构,公共会计师对公司盈利预测信息出具的评价意见实际上为投资者提供了某种形式的"担保",这样,通过市场的正当管制,保证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信息披露更流畅更准确。
  
  参考文献:
  [1]何卫东: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2003
  [2]宋献中:论企业核心能力信息的自愿披露.会计研究Willianm r.scott. 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 Fourth edition,2006
  [3]巫升柱:中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自愿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当代财经,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9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