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供应链金额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优势及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供应链融资模式作为金融创新服务模式之一,在规避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文章首先简单阐述了供应链金融模式概念,随后分析了该模式所具备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优势,并对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一些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理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小企业;融资优势;风险管理
   我国中小企业分布广、数量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融资困难作为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中小企业作用价值发挥。在这一形势下,供应链融资模式应运而生,它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改变了传统的以单个企业为中心的模式,扩展到整个产业供应链的层面,以全新的理念和方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分析供应链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优势及风险管理,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供应链金融模式概述及特点分析
  供应链金融模式具体是指由一些金融機构比如商业银行、互联网融资平台等,在分析供应链内部交易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核心企业、第三方企业等作为融资风险控制变量,立足于供应链不同节点,为节点上的企业提供封闭授信、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融资模式。该模式的本质即是通过依靠风险控制变量,帮助一些企业盘活流动资产,从而解决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基于流动资产种类的不同,供应链金融融资方式主要包含以下三类,一是应收类融资。包括保付代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应收租赁款质押融资、订单融资等,该融资模式是在供应链核心企业在承诺支付的情况下,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型企业能够利用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来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二是预付类融资。包括保兑仓融资、卖方担保买方融资等。在这种融资模式下,供应链下游购货商向相关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用于支付上游核心供应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交付货物的款项,与此同时,供应商将承诺对未被提取的货物进行回购,而提货权则交由金融机构进行控制。三是存货类融资。包括标准仓单融资、融通仓融资、现货质押融资等,这种融资需要企业以存货作为质押,经过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评估后,金融机构向其进行授信的一种融资模式。
  相对于传统金融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具备如下特点:一是风险可控。供应链金融融资能够通过评估审核核心企业的还款能力,并能够参与其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料,使得金融机构能够针对某个企业的风险,顺利分摊为整个产业链上的风险,更加便于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管控,顺利实现供应链金融体系风控平衡。二是更加透明公开。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有权分析核心企业平台数据,分析中小企业财务报表,查看上下游交易情况,全面掌握企业经营交易过程,使得整个过程更加清晰透明,方便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把控。三是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国内发展比较迅猛,尽管该模式我国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随着融资租赁市场迅猛发展,极大推动了供应链金融模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运用。目前,在该模式在汽车、电力设备、钢铁、化工、煤炭等行业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优势
  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如下优势:一是有效减小了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降低了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位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一些中小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通常会以赊账销售形式完成商品交易,因此会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实际经营风险增大。在这一形势下,中小企业很难受的商业金融机构的青睐,获得大量融资,从而对整条产业链生产运行均造成了不利影响。而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可以选择位于产业链核心的企业作为信用担保,不仅如此,还能够将企业实际交易行为作为贷款抵押,从而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消除金融银行后顾之忧,使得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贷款。二是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在传统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在实际融资时,很大部分资金都是通过银行进行间接融资,期间存在诸多融资风险因素,比如信息不对称等,而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由于供应链融资过程中更加公开透明,并且通过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使得融资信息不对称难题得到了妥善解决,还能够成功的将投资人与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链链接在一起,更加便于双方进行沟通交流,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盘活资金量,从而能够让中小企业花费较低的成本成功获取融资资金。三是能够促使融资效率提升。
  在一个完整的产业供应链中,中小企业一般处于从属地位,并且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经常遇到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经常需要通过融资途径来缓解经营压力,而传统融资对于中小企业资质要求较高,往往只面向中小企业自身,需要企业独自承担较大风险,并且融资持续周期也比较长,不利于融资效率提升。而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能够立足于整条供应链,成功盘活供应链全局资金,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促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速度得到显著的提升,这对于推动整条供应链产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问题
  (一)内部融资风险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
  与传统融资模式相比,供应链融资模式无论是从流程方面还是从具体操作方面,都显得非常复杂,若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融资风险管理制度支撑,将会严重限制供应链模式作用价值发挥,致使中小企业金融风险增大,不仅如此,还会增加员工出现道德风险。比如由于供应链融资模式在我国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融资业务流程设置依然比较模糊,相关操作规范也不够明确详细,银行工作人员在进行该业务开展时,若不熟悉业务,将会对融资带来直接的风险。
  (二)授信制度的不完善
  在实际进行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金融机构不再是针对某一个企业进行信用情况进衡量,而是需要立足于整个上下产业链的企业,并且会重点对核心企业会重点对于企业的贸易背景、信用情况进行分析调查。然而当下由于授信制度不完善,实际授信流程也非常繁杂,并且在实际进行授信时,存在授信结构不合理问题,从而严重阻碍了该项目的应用推广,在实际进行批量式市场拓展时,经常会遇到重重险阻。   (三)信息平台不能满足所需
  正是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供应链融资模式才得以能够推广应用,因此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才能够更好的推进供应链融资发展。然而当下针对供应链融资信息化建设依然比较落后,在实际开展供应链融资活动时,很多融资操作都需要人工手动进行,信息传达效率较低,很容易使得银行与企业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为银行授信资产安全带来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对于供应链融资而言,一般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其中,然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当下我国物流企业实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信息平台建设也无法满足实际要求,最终导致针对抵质押物资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授信担保也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从而引发各种分险。
  四、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理优化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管理,银行需要成立专门的业务部门,专门负责中小企业授信审批,加强企业授信资产审查,完善审查制度与担保制度,加强抵押率审查,确保其趋于合理;针对第三方物流监管企业,应围绕货物出入库、监管等,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其次,针对不同融资产品,均需要建立针对性融资业务流程,做好细节实施设置,确保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开展时都能够有章可循。最后,还应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建设,便于银行针对产业结构链不同企业都有一个专门的业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有助于银行全面掌握一个行业或者产业的情况,提升监督管理实效性。还能够及时获知该行业或产业中企业真实资金需求,有利于银行帮助其选择更加合适的融资模式。
  (二)做好结构性授信开展工作
  在实际进行供应链融资时,不仅需要对供应链能够获取资金量进行充分考虑,还要考虑不同产业结构连的企业实际资金获取的需要,避免供应链融资资金分配不合理,对供应链整体资金流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此,银行在实际开展授信工作时,应采取结构性授信方式,通过考察该供应链下的中校企业整体风险抵御能力表现,不同企业实际资金需求量,进行统一结构性授信,如此一来,能够有效提升资金利用率,推动供应链融资业务实现更好的开展。另一方面,银行针对中小企业采用结构授信方式,有助于银行在进行融资审查时,目光放的更加长远,能够从某一个企业转移到某一条供应链上来,通过分析调查该供应链的交易背景,做好相应评估工作开展,从而使得授信更加合理,确保资金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降低融资风险。
  (三)建设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
  首先,银行在建设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过程中,为有效节约建设成本,可以对现有的外部信息平台加以充分利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当下的供应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能够帮助银行掌握相关企业真实的贸易背景,便于银行进行深入的调查,防止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融资风险隐患。 其次,银行应立足于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資业务,专门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专用于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业务开展,通过利用该平台,将相关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业务集中在一起,开展相关查询及操作工作,可有效提升业务办理效率,还能够增进不同业务部门沟通理交流,从而及时发展问题,降低融资风险。例如,针对抵质押物品出入库登记可以依靠该平台快速完成,减少因人工操作失误或者专业性不强而引起的风险。
  最后依托于完善的信息平台,银行应注重做好与第三方的物流企业选择。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一般有着众多的参与主体,很容易因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发融资风险,通过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有效整合供应链,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用于评价相应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而想要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这一作用,需要依托于完善的信息平台,选择信用好、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展合作。应确保第三方物流企业有着良好的信誉,因为良好的信用记录能够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带来的问题,与此同时,银行为合理转移风险,还要加强物流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的审核工作。银行选择业界口碑好,并且资金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这些物流企业的特点是客户群大,能在很大程度上扩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同时也能够保障相关监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应链金融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融资模式,它有效减小了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降低了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与融资成本,还能够有效提升融资效率,盘活整个产业链资金,为中小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然而在实际开展供应链金融融资业务过程中,由于参与主体众多,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诸多管理风险存在。因此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提升资金利用率,使得供应链金融模式真正成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吴睿,邓金堂.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新思路[J].企业经济,2018(2):108-114.
  [2]仝伟.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及风险控制研究[J].经贸实践,2018(1):127-128.
  [3]范方志,苏国强,王晓彦.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及其风险管理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12):34-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183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