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高校会计学科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高校各学科的教学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能够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高校需要补充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师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模式。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会计信息化教学应该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协调,但目前一些高校在教学内容、实验室设备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2.106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12-0-02
1 会计专业应用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1.1 调动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特点,传统课堂中教师多采用讲解的形式,学生很难理解复杂抽象的知识点,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会计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内容枯燥的知识讲授过程变得灵活有趣,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填制银行结算单据及流程时,若只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不加入图片、文字等演示,教师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讲述银行结算流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若将银行各种结算单据制作流程图,变抽象的知识为具体,学生则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2 强化学习效果
会计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如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外,还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提高会计信息处理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模拟实验环节,开展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安排学生利用财务软件将手工会计模拟实践结果在软件中实践,提高学生对会计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熟悉电算化会计化系统中工资、固定资产、材料、成本、销售利润等子系统软件的安装使用,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以及与手工记账的区别。
1.3 强化信息集成共享意识
在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行业不断变革发展,从事基础业务和简单操作的会计人员将逐渐被计算机取代,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根据信息数据参与决策分析、价值创造,对会计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高校承担着培养信息化会计人才的重任,应努力提高信息化硬件水平和软件配置,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善教学策略,校内开展财务会计实训,校外积极开展实训基地,培养具备专业业务能力以及具有信息化集成共享理念和决策分析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 信息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1 多媒体教学
会计内容的理论性和算理性较强,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知识复杂难懂,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高校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将复杂的知识和流程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表现,使教学内容直观易理解,调节学习氛围。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将网络上的案例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开阔学生的眼界,实现课程内容多样化。
2.2 网络教学
第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形式,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知识。通过网络开放的教学平台,如云课堂等,建立在线课程,将教学课件、视频、参考书籍等學习资料上传至在线课程中,方便学生在线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的现有功能,可以统计学生预习的水平,在线测试学生薄弱的知识点,生成直观的统计结果,使教师在上课讲解时更有针对性和侧重点,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第二,教师可以尝试录制微课视频,制作课程视频系列,提高了学生的接受度。此外,将一些重点知识点和易混淆的内容,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以及短期和长期借贷等录制成3~5分钟的短视频,传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利用新媒体自身传播快、接受广泛和碎片化学习等特点,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供学生随时阅读。第三,在移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上建立讨论和交流平台,丰富师生之间沟通的方式。
2.3 模拟实验室系统教学实训
会计学科在理论教学时,需要结合相关教学实验软件增强学科的综合性,通过设计实验性的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仿真模拟实验教学平台指通过使用多媒体平台模拟企业的财务环境,运用真实的会计工作流程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切实体验会计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技能,提高综合能力。例如,在管理会计课程中引入ERP沙盘模拟课程,借助ERP沙盘为会计教学搭建仿真企业环境,学生可以从财务视角出发管理企业整体运营过程,对研发产品、资金筹备、投资回收、现金流管理等进行分析,从模拟企业经营活动中获取实验数据,进行财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等实践。通过仿真模拟实验,学生可以清楚了解并全面管理企业整体的经营活动,将财务和业务一体化,不仅使学生对本专业有更强烈的认同感,也使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更加完整,有利于培养专业型人才。
3 信息化教学在会计学科应用的不足之处
3.1 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单一
一些高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停留在学习软件操作层面,在教学过程中,软件的功能应用操作根据教材框架的顺序,将会计基础知识以及财务处理流程分裂成独立的模块,例如在财务链学习中划分总账管理、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和固定资产等模块,没有真实再现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财务处理流程,导致学生认为总账管理就是录入一些会计凭证,再对凭证进行修改和记账等操作,学习内容较少且不能将各模块关联起来,割裂了会计信息化的整体知识,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一体化内容,不能从整体上感知实际财务管理流程,一旦遇到实际业务,无法做到独立分析处理,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 3.2 缺乏师资力量
一些高校相继开设ERP实验室、会计手工实验室和沙盘等实验实训室,但因为缺乏相应的指导教师,这些实验室利用率较低,只有在学校参观时或学生实训周开放,学生实践时间少。实践教学中既需要教师精通财务业务ERP等软件应用,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独立配置财务软件的运行环境,快速处理实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更要了解企业的会计财务流程,这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3.3 教学模式落后
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不同于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软件替代手工会计,完成收集、输出和存储信息的过程,实质上并没有突破手工会计核算的思维框架。会计信息化则指继承与共享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一个实时处理、高度自动化的系统,支持企业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目前一些高校软件仍是单机版环境,一个教师扮演多种会计岗位角色进行讲解并演示后让学生模仿操作,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互动和交流,实际操作过程仍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没有涉及信息管理共享集成,学生很难形成这种思维理念。
4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会计信息化教学改进措施
4.1 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设计教学内容
在会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目的,从而对总体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解。不以教材顺序为实验框架,而根据实际财务管理流程设置实验任务,在任务讲授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做到教学任务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不是一味使用多媒体课件,给予大量图片视频冲击,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无法专注学习知识,进行深入思考。
4.2 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进入企业学习锻炼,更好地将学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通过企业实践,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实验课程的内容,从建立套账到启用各模块、结账等流程收集编写资料,贴近用人单位的需求。教师提高了会计信息化的实践能力,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4.3 創新教学模式
为了让学生在学校中体验会计信息化的集成共享理念,学校应当改善单机版教学环境,争取实现网络版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学生可以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在同一个账套中同时完成各自的任务,体验会计信息化的工作模式。教师应当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会计信息化对整个社会以及企业运营的重要性与创新性。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方法,重视会计信息化教学,多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的比重。
5 结 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化是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对人才需求不断提高,高校肩负着培养新时期综合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应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做好会计信息化教学工作。高校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理念,灵活运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决策分析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专门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闫六河.信息化教学在会计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12).
[2]杜萌.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财讯,2018(34).
[3]胡争艳.信息化背景下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分析[J].经贸实践,2018(23).
[4]孙心驰.自适应学习系统在职业院校智慧会计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基于信息化教学管理视角[J].财会学习,201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57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