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之词在课堂教学中的恰当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每个人的劳动成果都是付出努力得到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尊重和赞扬。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取得了成绩,同样期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褒奖,及时恰当的赞扬是对学生的尊重和激励。本文基于近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结合人本主义教学观,对赞扬之词在课堂教学中的恰当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堂实践 人本主义教学观 赞扬之词
引言:赞扬能够促使人能够“主动”的为做到更好继续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适时地对某个学生或者全体做出合理的赞扬,更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能够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进而更加主动、有效和持久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也是罗杰斯(Rogers)为首的人本主义教育者倡导的教学过程。
让每一个人能够接收到公平、优质的高等教育,继续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是面向2030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构建更具有包容性的高等教育系统。
一、赞扬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1.赞扬能够使学生学习主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不再匮乏,通过手机甚至可以唾手可得,与权威共享权威参考资料。对于我们一线高校教师,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教师不再是教学参考资料的权威持有者,要转型为知识保障的教学组织管理者。教师的作用更多体现在能够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者。
2.赞扬能够使师生关系融洽大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往往彼此陌生,从来不问问题也不敢问问题,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教自己的教师的名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适时地赞扬,能够缩小师生之间的陌生距离,活跃课堂气氛。
3.赞扬能够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的教室如果能够兴趣盎然,气氛愉快的氛围中上完一堂课,教师和学生都会身心愉悦,在健康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可谓一举两得。
二、赞扬不等于放弃批评和教育
赞扬其实也有她不利的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学生或孩子盲目自大、忘乎所以。中国人不喜欢赞扬,不提倡赞扬,生怕让学生产生自大得意的情绪,以后不知进取,夜郎自大。或者认为一次回答对问题只是个小聪明而已。这也是中国传统一直不愿意赞扬学生和孩子的原因。
在课堂实践中,赞扬可以经常有,但批评和教育也是必不可少。根据一些研究发现,“现在大学生主动沟通和交流能力弱……追求完美主义的高自尊使他们不轻易向外展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大学生出现厌学的各种心态,有些问题是需要他们用时间和阅历去自己解决的,而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在互相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照顾大学生的自尊心及心理感受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教育,是需要不断实践和积累经验才能做到的。
三、赞扬的方式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切的渴求就是受到赞扬人人都希望自己有成就、被肯定,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我们作为人民教师,面对几十人的课堂,要充分利用这种人类本性的最深切渴求,尊重一下人类内心的期望,满足人类这种渴望被肯定的诉求,利用赞扬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甚至能够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一)直接赞扬
直接赞扬是在上课过程中、回答问题后和批改作业上对学生进行的直接赞美。比如“今天同学们听课都很认真,看手机的不多”“问题回答的切中要害”,“没想到这个问题你回答的这么清晰,语言组织的也很好”“作业正确率有待提高,我在实操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更喜欢的是“提醒”不是“批评”,如果批评的话,学生基本不会改正。
直接赞扬有利于传达你对学生的认真的和努力的直接认可,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负责和爱。但是这种赞扬不能经常使用,主要是因为经常使用就会效果不明显了。
(二)间接赞扬
通常有些激励和表扬的话不适合直接说出来,或者说直接表达不如间接表达效果更佳,间接表扬具有间接激励的作用,通过对概化的集体进行表扬和赞赏。比如为了鼓励班上女同学在这门课程能够更努力,可以注意观察班上女生的特点和优点,还有所有女生群里的优点和一些关于女生迷人的故事等,通过这些赞扬让学生理解和发现自身的优点,获得自信,来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
(三)善意的谎言式赞扬
这类表扬一般是通过对班级整体情况的判断,做出的笼统的表扬和赞赏。比如一般是教学班级是两个班级,通过两个班级的上课、听课、考勤和回答问题等综合情况对这两个班级进行综合比对,对这两个班级的综合情况做个心中有数,然后在适当时候表扬这个班级比另外一个班级好的那些点,提出对这个班级差一些的地方的期望,这样有利于班级整体氛围的提升。
结束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恰当运用赞扬之辞,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是能够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对学生对学习保持兴趣起到促进作用。本文总结了几个赞扬之辞使用的场景和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經常使用,是确实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氛围产生积极促进作用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76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