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随着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非营利组织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建立科学、完善、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仅有助于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有助于组织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提高其运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投入,防范风险,增强社会公信力。然而目前,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组织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其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全面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为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以A基金会为例,对该基金会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从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完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力、建立健全监督评价考核体系和加强预算信息化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为非营利组织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预算管理 管理会计
  预算管理是一项非常有效、科学、先进、完善的管理模式。随着我国非营利组织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预算管理已成为组织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但是就目前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的现状来看,由于行业特点和自身发展,部分非营利组织对预算管理认识不足,对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实施的重要性缺乏了解和认识,从而导致部分组织的预算的偏离和重大负面事件频发的现象出现,如红十字会的“天价帐篷”、儿慈会的“小数点”等。因此,如何制定完善、科学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加快对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实施的改进和优化,真正将预算管理落到实处,以促进非营利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助推组织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增加组织在行业的竞争力,在当前形势下就越显突出和重要。
  一、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的内涵
  非营利组织通常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慈善、艺术、教育、环保、卫生等。非营利性组织一般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组织性、志愿性、自治性和合法性等特征,而非营利性是非营利组织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二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因为出资而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三是一旦进行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按规定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是指组织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全面预测和筹划,科学、合理配置组织的各项财务和非财务资源,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分析,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进而推动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
  二、A基金会简介及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A基金会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公募非营利公益组织,是国家4A级基金会。成立至今,秉承“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增进人口福利与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与生态文明”的宗旨;以贯彻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为指南,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的主题,助力健康中国和健康扶贫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公益慈善行业的作用,通过推进“幸福系列”公益活动的开展,实现“人人健康,家家幸福”的愿景。
  A基金会目前的预算管理现状可以用以下几点概括:一是还停留在满足上级要求的基础上。尽管成立了预算领导小组和制定了部分预算管理制度,但在治理层面并没有意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因此预算管理较为粗放、预算工作全员参与性不强,仅财务部门组织人员进行预算相关工作编制以及汇总相关财务预算数据。二是预算执行缺乏刚性约束。由于对未来业务开展缺乏细化的分析和认识,年末各部门只是泛泛反映全年工作计划,没有实施路径和具体达成目标。工作计划的较多不确定性和缺乏连续性,导致预算目标和实际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三是预算管理手段落后。至今没有使用较为成熟的软件系统进行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信息还仅通过人工手段来反馈,导致预算管理信息数据反馈不及时且不完整。四是参与预算编制人员能力不足、预算编制质量不高,不能全面地反映该组织的营运状况及执行状况。其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预算管理意识落后
  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认识不够、治理层监督力度不够,导致预算工作无法落到实处,预算工作形同虚设。预算管理工作往往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完成,才能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科学、准确、有序地进行及执行,但是A基金会不论是治理层还是管理层都没有认识到预算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缺乏全员参与的意识,目前只是简单将预算看作是一种单纯地完成布置的任务,预算编制缺乏明确的预算目标及职责划分,预算目标的执行与具体工作的流程关联性不强,也没有广泛听取基层员工的建议,导致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预算编制流于形式。
  (二)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不仅能够促进非营利组织内部各方面协调发展,还能够有效地促进非营利组织为社会公共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作贡献。因此财务预算作为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其主要功能就是对公共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其能够对非营利组织的履行情况进行良好的约束。但是,就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来看,大部分预算管理还仅停留在简单的编制汇总阶段,忽视了预算的执行、评价、检查与监督等环节。例如A基金会,由于预算制度还不够完善,对预算部门工作的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对预算执行、监督、绩效评价等结果的科学分析,加之少数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和管理水平,导致A基金会在执行过程中资金的浪费及利益的受损,同时也对给机构声誉带来不好的影响。
  (三)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和严谨
  A基金会一般是在年终时根据当年业务数据和任务完成情况将来年需要的费用进行测算后,制定来年预算目标,然后按流程上报汇总管理层审批通过,下达分解目标到各部门,部门再根据来年工作重点,制定部门内部的预算目标。由于部门在编制预算过程中缺乏对项目前期的充分调研论证,本可以用更少的资金,更少的人力和时间完成的项目,却用了更多的资金来完成;其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少对数据的真實性、有效性的识别手段,对费用的定额缺乏标准,出现了同一项目实际使用的资金超过了预算资金或远远低于预算资金情况;最后为了完成项目的进度,随意调整资金用途,或者申请追加预算,进而使得预算脱离实际。   (四)预算管理执行弹性过大
  A基金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过多强调部门业务特殊性的情况,比如“收入不确定”“计划赶不上变化”“环境变化”等,从而使预算方案和指标不能很好地落实,导致预算管理虎头蛇尾;其次夸大业务活动预计所需资源和操作难度或压缩业务活动来预计产出水平,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浪费;最后在编制预算指标时,部门为防止不确定性导致无法完成预算的风险,压低产出预算指标,使实际业绩增大以谋取较高的奖励,导致业绩虚增,缺乏客观公正,考核的效果适得其反,员工士气受挫。
  (五)预算执行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A基金会预算的执行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健全,尽管在内部设立了预算管理工作小组,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预算的管理多为执行进度检查,或对临时超预算的情况进行审核。责任考核与绩效评价制度是对预算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环节,而A基金会预算执行考核评价制度尚不健全,预算考核形式单一,只是从收入、成本方面设定了简单的预算考核目标,其他涉及预算管理的目标尚不完善,如项目的筹资成本、人均费用等。其次考核结果的责任未分解落实到个人,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没有直接挂钩,干好干坏一个样,不能很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重执行,轻绩效。项目执行完毕后,相关管理部门对项目的执行效果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科学分析与评价,使得预算考核评价制度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
  (六)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低
  当前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各行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难以高效实现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管理和营运优化。通过信息技术在预算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全面提高组织的流程运作效率,财务数据更加准确、真实、透明。但是目前A基金会在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是投入不够;二是管理层对通过信息化技术来加强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够。A基金目前预算管理还停留在人工操作层面,无法满足机构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的对策
  通过对A基金会预算管理现状及问题的分析,结合A基金会实际情况,A基金会预算管理还需要从强化全员认识、完善预算管理机制、采用科学的编制方法、强化预算约束力和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等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具体优化和改进的建议如下:
  (一)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
  要想不断提高非营利组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首先要强调“一把手工程”。只有管理層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且是真懂、真学、真用,才能够通过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效整合组织的资源,使组织的战略目标得以落地执行,相关决策才能得以贯彻执行并接受监督。其次,以组织的内部工作环境为出发点,将全面预算管理融入组织的文化建设之中,形成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统一思想。完善培训管理工作体系,让每位员工能够掌握更多的预算管理知识,提升解决预算管理问题的能力,从而确保全面预算目标能够顺利地制定和执行。
  (二)完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
  目前,国家针对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监督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因此需要非营利组织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监督制度来进行相应的控制,加强对每一笔资金使用流向的监督;其次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设立风控或审计部门,用于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与控制,通过检查指导与提前预防,确保资金的合法使用;最后引入外部监督,通过第三方外部审计或专门的评估机构,对组织的资金使用、项目执行等情况进行专业化审计及评估,公平公正地评价资金预算使用及项目运行情况,并及时通过互联网及媒体对预算资金使用进行信息披露,让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接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科学化合理编制预算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首先要提前组织做好预算规划,拟定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案,对预算的调研、走访、分析等工作进行及时汇总整理,必要时可以聘请专家进行论证;其次,财务部门要积极与业务编制部门沟通和联系,对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耐心指导,提供合理的预算编制数据的依据;最后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结合实际,科学编制预算。
  (四)强化预算约束力
  在编制预算前,首先要在科学的调研、分析与论证的基础上,对各部门上报的预算结果进行仔细的审核沟通,使预算更加精细、合理、准确。其次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与指导,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支出,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减少资金滞留,做到序时进度与资金使用效益并重。对支出进度较低、存量资金数额较大的部门,适当核减下年度预算,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再次严格控制预算追加,预算未安排事项一律不得支出,执行中也不能随意“开口子”,除政策性和不可预见性因素形成的经费追加外,如重大政策调整、自然灾害及突发公共事件需增加的支出,其他不予追加预算提高预算执行率。最后与各部门的人员绩效直接挂钩,最大化地强化预算的约束力,避免预算松弛的情况发生。
  (五)建立健全监督评价考核体系
  预算监督评价考核既是强化预算执行的重要手段,又是为下次预算编制提供参考借鉴的依据。首先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预算考核,坚持逐级考核、上级考核下级、预算执行与预算监督考核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做到有奖有惩、奖惩分明;其次制定预算考核制度时应以预算完成情况为考核重点,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并查明产生的原因,进而评价各部门工作的完成情况;最后与相应的激励考核制度挂钩,促进部门及个人与预算目标相一致。
  (六)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系统能够从不同角度为组织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实现对组织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这也是今后非营利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保障组织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以满足当前不断变化的业务和互联网发展需要;其次注重实际、搞好规划,要结合组织的实际需要,把预算管理理念融入系统管理之中,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与反馈的全过程动态化监管,助推预算管理的全面实施落地。
  四、结语
  2016年9月1日中国首部涉及慈善领域的法律《慈善法》诞生,它的出台为规范慈善活动运行、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法治保障,也为完善社会领域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同时也对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组织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力量,是发现矛盾、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的交汇期、经济的转型期,如何更好地发挥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这对非营利组织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对A基金会的预算管理问题的分析发现,A基金会的预算管理各个环节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导致其预算不能被有效执行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不断完善制度外,还要增加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加强对全员的培训,提升认识、规范操作和加强管理。健全和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是当前A基金会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效果的需要,也是内外管理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确保战略目标实现的需要。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
  参考文献
  [1] 胡锋娟.浅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问题[J].财会学习,2018(18):225-229.
  [2] 张玉君.论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J].现代交际,2018(18):172-174.
  [3] 方安媛.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的分析[J].中国商论,2016(23):25-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323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