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移动学习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新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移动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强的互补性,将二者结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视野和提升理论应用能力。基于证券投资学的特征与发展要求,论文提出了基于移动学习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新模式的系统框架,构建了以学生证券分析和投资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学习评价体系。教学实践表明,融合移动学习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新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证券投资学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
【Abstract】Mobile learning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re highly complementary. Combining them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roaden their horizons of knowledge and enhance their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securities invest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teaching mode of securities investment combined with mobile learning, and constructs a learning evaluation system with students' securities analysis and investment ability training as the core. The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new teaching mode of securities investment combined with mobile lear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nthusiasm and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study of securities investment.
【关键词】移动学习;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
【Keywords】mobile learning; securities investment; 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8-0104-02
1 引言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课程内容信息量大,证券信息更新速度快。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知识传递方式效率较低,考核方式也局限于期末考试,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跟踪、督促和激励,很多学生都是在期末为了应付考试而仓促复习。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从课堂获取的知识很难及时有效地得到消化,也就很容易遗忘,这样就会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和韧性,缺乏持久的学习兴趣,也就难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网络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教师可以适时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推动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的变革,使教与学的效果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2 融合移动学习的必要性
移动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依托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活动,移动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因时、因地、因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也可以方便教师适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绩效表现,有利于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进程。证券投资学教学只有与移动学习相融合,才能及时有效地向学生传递资本市场信息和解答相关问题,从而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度,朝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方向发展[l]。
①移动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续,能适时保持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这是移动学习最重要的特征。学习者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增加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学习,而不必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同时,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使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开展教学。证券投资学教学任务重,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所有内容的讲授非常不易。实施融合移动学习的教学新模式之后,实际的教学量和学习量就突破了传统的32或48学时的限制而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在时间上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②移动学习是一种自由、便捷、高效的学习模式。证券投资学课程信息量大,教师会通过网络向学生适时提供相关信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查阅和探究。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们的网络探讨,学生能够加深记忆,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同时,通过采用微型化、多样化的学习媒体呈现形式,增强学习者的实践体验,激发了学习者对证券投资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融合移动学习的辅助教学功能模块设计
当今,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为证券投资学教学提供了巨大的信息空间,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证券信息,很明显单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无法实现的[2]。因此,本项目研究设计了基于移动学习的辅助教学功能模块,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和培养学习自主性。学生除了进行理论学习外,还必须了解和体验真实的证券市场,对证券市场的信息和风险要反应迅速,要学会敬畏市场,从而锤炼自己的证券投资心理和提升证券投资分析能力。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基于提升学习兴趣的移动学习方案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一样,特别是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证券投资学,大家对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学习要求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度存在较大差别。在学期期初,学生开始接触证券投资学时兴趣非常浓厚,到了期中阶段,随着学习任务日益繁重,问题越积越多,作业和实验难以完成,部分同学开始迷茫,到期末有个别同学甚至放弃学习。教师应该在学期期初、期中和期末各个不同的学习时段适时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动态记录与跟踪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相关信息,包括行为动机、学习行为、学习需求以及遇到的学习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消除其心理障碍,及时进行解惑答疑,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热度,把握自己学习进程的节奏。
3.2 基于共享教学资源的移动学习方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获取教师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教师授课的多媒体课件,学习资源相对缺乏,学生对很多知识点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把诸如微课、视频、辅导资料、案例及相关学术信息等资源通过网络向学生发布,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布置相关阅读材料或讨论题目。另外,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掌握的一些学习资源发布到学习群里,包括优秀的课程论文、实验报告、证券投资分析材料以及案例讨论等。同时,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查收,并适时检查学生的学习笔记并提供学习指导。
3.3 基于多维互动的移动学习方案
该方案主要是通过网络讨论互动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利用网络围绕教学内容定期设置讨论专题,针对当前学习要点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为了提高学习讨论的效果,应对讨论活动作出具体规划。讨论主题由老师或学生提供,讨论活动组织人由学生轮流担任,负责发动和记录讨论情况,包括讨论参与人数、发言次数、发言情况等,事后收集整理并形成讨论报告,对于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可以展开进一步讨论。一般来说,一个月要组织一次讨论活动,但是对于一些证券市场的敏感话题,可以随时展开讨论。
4 辅助教学模块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辅助教学功能模块设计要求,构建学生学习进程评价体系,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成长以及学习效果三个方面。每项一评价指标又包含若干二级指标,用来记录和跟踪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进程,最后汇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其中,学习兴趣的二级指标包括课程资源下载、课程资源阅读、课程资源分享、讨论发言及问题解答。学习成长的二级指标包括案例解析、课程小论文发布及实验报告。学习效果的二级指标包括证券模拟交易收益、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及网络测试成绩。学习兴趣层的每项指标都是按照次数来记录学习行为,该项指标主要侧重于考评学生對每一项资源的使用及反应情况,目的是强调学生应重视学习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学习成长层主要侧重于考评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要完成案例解析并形成小论文,优秀的论文及实验报告可以在学习群里公布。学习效果层主要侧重于考评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获取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网络测试的目的在于巩固学习成果,而模拟交易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投资能力。总之,以上学习评价体系的制定,主要是为了督促学生保持一贯的学习热度和韧性,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两年的实践表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每天进行证券学习的平均时间有了大幅提高。平时学生非常乐于就证券话题展开探讨和交流,对证券理论和证券市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特别是学生对市场风险的把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乐于参加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也较以前大有提升,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期末成绩也明显提高。可以说,教学新模式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5 结语
良好的证券学习环境和持续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证券投资学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融合移动学习的教学新模式丰富了学习资源,增加了学习机会,活跃了学习氛围,是现有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补充。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新模式教学功能的作用,教师要有意识地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适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证券投资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编.证券投资基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35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