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教学管理角度简述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高,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强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创新平台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教学管理;创新能力;平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高校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高素质建设者的主要基地,大学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之源,是国家和社会的人才资源;高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任。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工程,与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为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着许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教学管理方面,帮助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更是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目标。
  1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不高,部分高校大学生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精神。由于多数教师授课方式较单一,仍然是“应试教育”,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缺少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机会;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授,忙于赶进度,学生局限于抄笔记、划重点以应对将来的考试,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对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和学科竞赛积极性不高,或缺乏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难以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限制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挥。一些高校在管理制度方面缺乏对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有效指引,这也不利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第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已经进行大规模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尚未完全转化,教师占主体地位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占主流,使得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难以提高,甚至有所弱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启发,影响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业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下,自由支配的时间将会减少,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进而导致逐渐失去创新的兴趣和动力。
  第二,教师的创新能力参差不齐。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优秀教师严重不足也将影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在课堂或实践中关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引导和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不重视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创新精神得不到提升。
  第三,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激励机制。学校管理部门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学生参与开放实验室、创新创业竞赛、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另外学校创新创业竞赛和学科竞赛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好的同学参加,应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有创新想法的学生参与,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
  第四,课程内容知识更新速度偏慢,实践课程比例低。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高校的理论教材更新速度偏慢,使理论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先进的教育观念不能及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这些将会影响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实验和实践课程在一些高校所占比例过低,且开设的实验大多都是验证性实验,使学生缺乏创新想法,缺乏主动进行实验设计和创新科研的意识。
  3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管理改革策略
  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来临,要求教育的职能从以继承为主转向以创新为主,从以传播知识为主转向以发展智力,培养、开发创新能力为主[1]。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任,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国家创新能力的核心步骤。从教学管理角度,高校通过改革和完善大学生创新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3.1 更新教学管理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育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全面实施素質教育,以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增强学生的社会就业竞争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而教师是作为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大学生。在教学管理方面,要求教师对教育方法进行改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3]。
  3.2 加强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
  创新教育实施的好坏,教师是关键因素。教学是由“教”和“学”构成的,教师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具有良好创新教育素质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会在教学中言传身教,通过各种方式来鼓励学生创新,才会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要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培养创新型教师人才。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学位或进修学习。定期组织教师轮流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从而增强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其次,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聘请专家到校交流教学经验或开展专题讲座,为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前沿的教学方法提高机会和途径,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4]。在教学人员安排方面,把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善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优秀教师安排在教学第一线,设立奖励制度,对积极主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和创新竞赛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调动教师积极性。   3.3 优化教学管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调整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助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高校大学生培养的目标[5]。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上,注重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强调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需灵活多样。为学生提供自主、宽广的活动空间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大赛、科技活动等机会,使大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锻炼中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从而使大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高[6]。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上增加新的知识、增加专业发展前景知识和专业前沿信息,使课程内容具有前瞻性。在课程设置上可增设创新、创业选修课程,举办相关的系列讲座,增加学生实践创新的机会,激发学牛主动思考,探求新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欲望,激发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内动力[7]。
  3.4 搭建创新平台,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优质的条件
  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在培养国家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大学的创新氛围有关,为保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有利全面发展的条件[8]。一是学校要优化校园资源配置,如加大实验室与图书馆开放时间和范围、更新实验设备,建立更多优质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平台,对创新活动给予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二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大赛,积极完善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项目,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发挥自身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素质[9]。
  大学牛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长期且艰巨的工程,是高等教育的责任。从高校的教学管理层面,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可通过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调整教学培养模式、搭建创新平台等方面综合施策,需要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獻:
  [1]黄金侠,李晶等.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61.
  [2]李昱材,张东.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55-56.
  [3]钟佐彬.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析盯教育与职业,2014(35):183-184.
  [4]卢艳军,季英鹏.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创新创业教育,2014(6):15-16.
  [5]张建.比较创新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5(25):5.
  [6]吴帆.协同创新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7):98-99.
  [7]张敏,鞠春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3(9):105-106.
  [8]周喜华,邢靖.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学校创新氛围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26(7):1097-1110.
  [9]周伟,朱金波等.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7(8):49-50.
  作者简介:杨光英(1970-),女,汉族,籍贯:吉林九台,学历:硕士,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57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