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及实现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乡村发展的新方向。乡村振兴不仅是指经济方面的振兴,更主要是乡贤文化的振兴。我们必须把乡贤文化建设放在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培育和建设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乡贤文化,充分发挥乡贤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乡贤;乡贤文化;乡村振兴;乡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D 422.6文献标识码:A
1 新乡贤文化的概念
所谓“乡贤”,是指产于农耕文化之下的一种群体。一般而言,只有因在本土或乡凭借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被同乡人所推崇敬重的人才能被称为“乡贤”。在中国古代,乡贤是通过取得学品、官职或者功名而获得其地位,其独特的地位是在当时中国传统的等级制度基础上获得的。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乡贤始终是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的主导力量[1]。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贤”也具有了与过去不同的内涵,这种新时代之下的乡贤被称之为“新乡贤”。概括而言,“新乡贤”是指那些有才能、有善念、有行动,并且愿意为农村的建设出一份力的人[2]。他们是传统乡贤文化的接班者,他们都在不遗余力地为乡村的发展奉献着,希望能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新乡贤文化是在传统乡贤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了很大提升,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而乡村却面临本地人才流失和内部结构失调等问题,发展速度缓慢,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日益增大。新乡贤文化是在对传统乡贤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新乡贤文化推动了我国乡村社区的稳定发展。进一步发掘新乡贤文化的内涵,探索新乡贤文化的发展意义和发展路径,对于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
2 新乡贤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城乡一体化逐渐受到重视并开始实施相应战略,新乡贤对于促进乡村振兴的效用也更加明显。由于乡村存在着教育、经济、技术等落后问题,为了推进我国乡村的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新乡贤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媒介,为乡村引进更加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许多问题[4]。
2.1 新乡贤处理事务时“感情用事”
由于许多村民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如果运用法律手段来处理矛盾纠纷,可能存在村民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情况。当村民之间发生问题是违法却又是合乎情理的时候,新乡贤可能会以个人的“权威”来代替法律来判断这个事情,“感情用事”地解决问题,这就导致新乡贤成为乡村矛盾纠纷的判断者,而不是法律[5]。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一种好的倾向,只会对乡村治理和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2 新乡贤在村民中的认可度不高
有些没有担任过公职的新乡贤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并不像担任公职的村干部一样拥有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主要是与新乡贤自身道德素质以及协调能力等有关。比如,新乡贤中有部分是从城市回来的打工者或者是成功的致富人士,他们自身可能会有优越感和修养方面的缺陷,导致他们会出现“与民争利”的局面。另外,部分新乡贤由于没有担任过公职,缺乏解决村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的经验能力。因此,村民对部分新乡贤的认可度并不高,减少了新乡贤发挥能力和作用的空间。
2.3 缺乏培育新乡贤的规章制度
新乡贤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另一制约因素就是缺乏新乡贤的培育和壮大机制。对于新乡贤的管理我国目前并没有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条例,新乡贤的存在和发挥其能力得不到保障。并不是所有的新乡贤产生之后自成一个整体,大部分从乡村产生的新乡贤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难以形成一个整体,限制了新乡贤发挥其自身的能力和作用,而我国又缺乏与之相关的培育和壮大机制。这造成了没有产生新乡贤的社会组织条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乡贤团体的产生和壮大。
3 新乡贤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而建设乡村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乡村文化建设又离不开新乡贤的作用,离不开新乡贤文化的推动。新乡贤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3.1 有助于引领乡村文化建设
如今,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虽然城市化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乡村文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的领导干部建设文化产业的意识非常薄弱,建设资金全部依靠政府部门,一旦政府停止拨款,文化产业建设就会停止。二是虽然我国在乡村教育上投入很多,但是仍然存在乡村教师素质不高,乡村文化教育投资较少等问题,导致村民的文化素质并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制约了乡村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6]。此时,新乡贤文化的作用就凸显出来。由于新乡贤群体的知识水平较高并且对于当地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引领乡村文化建设。
3.2 有助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首先,我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国家治理以宪法和法律法规为基础,同样,乡村治理也以宪法和法律法规为依据,并在乡村内部设置相关的村规,在新乡贤文化发展的推动下,新乡贤与村干部一起共同对乡村进行治理,进一步完善基层乡村治理体系。其次,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留在乡村的人大都文化程度低或者是年龄较大,在处理乡村事务时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而新乡贤文化作为一种“软约束”和“软治理”[7],它吸引了更多有能力的新乡贤回到乡村,新乡贤发挥自身的作用,帮助处理乡村的各类事务,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了乡村治理的转型。
3.3 有助于保持乡村社会稳定
新乡贤文化是在优秀传统乡贤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中德治和善治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其对于维护和保持乡村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我國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乡村社会矛盾频频发生,对乡村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而新乡贤作为领导干部外的一员,发挥出自己的带头作用,积极与领导干部合作,以新乡贤文化为基准,采取措施对乡村进行治理,保持乡村社会的稳定。 4 新乡贤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
新乡贤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不仅是乡村邻里之间关系的润滑剂,也是村民行为举止的模范[8]。在着力建设新乡贤文化推进实现乡村振兴的时候,应该进一步重视和合理利用新乡贤作为乡村治理主体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4.1 以新乡贤文化为基础加强文明建设
由于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乡土社会,其文化本质上就是乡土文化,所以,乡村振兴显得更加重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其战略方针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同样也是建设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9]。实际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在乡村振兴战略总方针的指导下,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只有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因此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10]。
4.2 发掘乡贤文化以增强新乡贤认同感
新乡贤文化是对传统乡贤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也推动了乡村的发展。进一步对新乡贤文化进行发掘,加强新乡贤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乡村氛围。为了保持新乡贤的持续性,可以搭建平台给新乡贤和村民,加强新乡贤和村民的交流和沟通,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以此增加村民对新乡贤的认同感[11]。
4.3 制定制度和政策以培育新乡贤文化
实施城镇化建设之后,乡村人口有减少的趋势,许多村民都选择离开乡村发展,造成乡村人口分散、发展现状并不如人意的结果。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制定相应制度和政策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新乡贤队伍中。如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提高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管理和传播新乡贤文化的积极性;给予新乡贤一定的处理乡村事务的权利;设置独立的机构对新乡贤进行监督管理;制定和完善与新乡贤有关的政策和法规,使新乡贤在行使权力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12]。
5 结束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对于我国而言,乡村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乡村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但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乡村的文化建设离不开新乡贤,更离不开新乡贤文化。在现代社会,构建新乡贤文化是进行乡村文化建设的根本方法,也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新乡贤的积极作用,让新乡贤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另外,应该充分认识和理解新乡贤文化所具有的人文道德价值,不断发掘新乡贤文化的内在潜力,进一步弘扬新乡贤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新乡贤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王先明,乡贤:维系古代基层社会运转的主导力量[N].北京日报,2014-11- 24 (019).
[2]吴晓杰,新农村呼唤新乡贤[N].光明日报,2016- 03- 13 (001).
[3]梁新莉.新乡贤反哺:乡村治理的文化路径选择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03):47- 49.
[4]杨军.弘扬乡贤文化发挥乡村新乡贤作用[J].文化学刊,2015 (05):6—11.
[5]刘俊巧.新乡贤治村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7 (02):21-22.
[6]谢静.新乡贤文化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J].世纪桥,2016 (02):58- 59.
[7]黄海.用新乡贤文化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J].西部大开发,2016 (06):48.
[8]张鸣年.着力建设新乡贤文化[J].理论学习,2016 (08):39.
[9]于法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J].国家治理,2018 (03):3-6.
[1O]魏后凯.如何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田.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 (03):14- 18.
[11]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興战略论纲[J].改革,2018 (01):65- 73.
[12]蒋和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可借鉴发展模式田.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 (06):17-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577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