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内部控制日益受到关注,社会各界对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成果也在企业实践中得到有效运用。为提高内部控制实施效果,企业必须认识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效策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效益,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策略
  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企业也一样,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完善的时代,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和经营风险在持续增大,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内部控制、防范企业运营、财务风险,这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所在,如何加强及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成为一项有巨大价值的课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组织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开展的内部控制活动的过程,它不仅仅是文件化的制度、流程,更是一个目标、制度与执行的整合框架[1]。在快速发展阶段,企业家往往只重视销售额及盈利能力的增长,忽视企业的战略风险管理,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由于控制的缺失导致相关的运营及财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1.控制活动执行措施缺失:全面预算控制不力;2.内部控制环境不佳:忽视道德建设;3.信息沟通不通畅: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4.未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使得企业难以有效防范及控制风险,更难以长久发展下去。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无论是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还是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企业持续发展的迫切性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针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极其重要的。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設的策略建议
  (一)加强企业全面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最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方式之一,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应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使预算不局限于形式,更关键的是落到实处,动态管理预算。与此同时,加强对企业资金的管理,高效使用资金,体现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价值,预防遭受资金利用损失,用最直接的方式降低风险[2]。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的一种量化体现,是开展经营活动及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依据。企业通过细化经营目标,以销售预算为起点,从下往上在各个层级及各个部门落实各项预算,达到合理分配企业资源,降低公司营运成本,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虽然很多企业都在努力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但预算执行不到位、考核不严是通病,导致预算流于形式。编制健全、合理的全面预算,并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财务与业务预算脱节也是预算管理的通病。财务部门通常作为预算编制的执行主体,也因此被认为是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全面预算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不断的滚动及修正并且需要全体部门的参与的过程,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很难及时取得业务部门不断变化的数据及掌握的资源来修正预算的数据,容易导致预算的偏离。
  资金的预算和管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大企业破产清算的原因来看,资金链断链成为企业破产清算的主要原因。2008年10月,中国金属停牌停产,其2007年实现销售113亿元,净利4亿元,镀锌板产量超过鞍山钢铁公司,在全国排名第二。而导致企业猝死的根本原因在于运营资金不足导致的财务危机。当企业加速扩张或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时,更容易引发资金链断链风险,资金预算显得尤为重要。2014年白玉湖登陆新三板,2015年募集2亿资金,全部用于扩大生产,2016年,因前期投入资金过大导致白玉湖资金链断链,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企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经营活动现金流通常为负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是公司经营产生的现金流动情况,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即企业的造血能力,当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长期为负数时,企业需要不断地筹集更多的资金为企业提供新鲜血液以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企业家以获取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通常只关注利润带来的收益,忽视了现金流对企业的影响,从而引发资金断裂的风险。唯有做好有效资金预算计划,采取有效的资金管理措施,才能够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
  (二)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控制环境提供了内部控制的基本规则和框架。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涉及面较广,主要包括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战略目标、风险管理理念等,共同构成内部控制环境。为强化内部控制建设,企业就应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积极建设董事会制度,赋予董事会一定的话语权,预防决策过度集中导致企业承担决策失误风险[3]。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在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机构,研究、评估企业风险,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指导并监督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战略目标是企业的发展方向,是战略期内的总任务。战略目标决定了企业的风险管理基础。企业风险则是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因此应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与内部控制管理系统。企业应对外部及内部环境加以分析,根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宏观、产业、竞争等各种因素合理制定战略目标。企业可借助大数据的信息收集优势,高效分析数据和信息,监测企业环境,深入分析、综合考量,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建立内控机制,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如果说制度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那么道德就是其有效补充,是潜在的约束力,可以引导员工从被动遵守制度向自觉行动转变。公司应制定内部员工管理手册,落实岗位职责,明确分配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企业员工拥有良好道德标准、职业操守,这是他们做好日常工作、维护企业秩序的关键所在。一旦员工道德崩溃,企业道德将荡然无存,财务风险甚至是灾难自然会接踵而至。企业应按照高管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普通员工的职责与权限,结合层级不同的人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不同影响、要求,分别制定各层级职业操守准则、行为守则,明确监督、奖惩机制,形成全体人员都充分了解并严格履行职责的内部控制局面。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强化风险意识。
  (三)加强内部信息沟通建设
  良好的信息沟通体系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保证,企业应想办法增进与员工的交流,确保相关人员明确自己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权利、责任。企业还要扩大与外部的沟通,更高效地与客户交流,树立优良的外部形象,同时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使员工提高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益[4]。企业应建立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用性。及时处理企业的举报与投诉,重点规范反舞弊的举报调查程序,防范企业的资产被挪用、侵占,相关人员串通舞弊及高管滥用职权的风险。
  (四)加强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
  健全和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约束、规范并落实了企业的各项内控制度。企业应对内部控制进行常规、持续的检查,并形成长效监督机制。内部控制审计是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在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得以落实,但外部审计机构局限于完成任务,各部门也只是为应付审计而准备控制证据,有时候会临时增补一些控制证据,不能体现内部控制建设的合理性,通常使得审计工作流于形式。为此,企业应进行自我监控,在日常监督过程中,通过查阅、询问、检查、观察、穿行测试等方法检查内部控制设计及执行的有效性,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定期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确保内控和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险在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中是客观存在的、难以避免的,企业必须提高对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程度,从控制活动、环境、信息沟通和监控等方面加强建设,致力于提升内部控制水平,降低风险,最大限度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韩晨雪.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J].中外企业家,2017 (05):50-51.
  [2]朱丹,周守华.战略变革、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8 (02):53-64.
  [3]宋艳霞.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完善对策[J].中国商论,2018 (31):118-119.
  [4]龙永琴.如何完善企业财务内部管理控制之我见[J].财经界(学术版),2017 (04):81-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75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