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杨丙武 :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评价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财务风险评价分析,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隐患进行提前预测,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稳定。本文针对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和控制,首先简要介绍了财务风险的分类及成因,并详细介绍了财务风险识别及评价分析,最后系统论述了强化财务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财务风险;分析评价;应对管理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经营范围行业领域的不断拓宽,企业在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不断加剧。财务风险不仅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状况,财务风险管控不力带来较大的财务危机,甚至有可能造成企业出现破产倒闭问题。为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问题,要求现代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该强化对财务风险的评价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进而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正常稳定,促进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及其成因分析
   财务风险可以分为广义财务风险和狭义财务风险。其中,广义财务风险主要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以及财务管理活动中由于各种不可控的因素,造成企业经营预期和财务状况出现背离,造成企业出现经济损失问题。狭义财务风险则主要是由于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或者是筹资活动管理不当造成企业预期收益下降而出现财务风险。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的财务风险按照经营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筹资风险,企业开展经营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而需要企业通过债权或者是权益进行筹资,筹资风险则主要是指企业偿债能力不足或者是资本结构恶化造成的风险问题,筹资风险问题也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隐患问题。
   第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则主要指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过程中,由于投资项目受到外部市场环境或者是企业内部管理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企业投资项目资金回收或者是投资项目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问题。
   第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主要是企业的经营运转能力问题所带来的风险,在经营风险中较为常见的风险主要是资金回收风险,由于企业应收账款难以及时回收或者是难以回收资金而造成企业的流动资金被占用,造成了企业的营运资金不足,坏账可能性增加,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活动。
   第四,收益分配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取收益后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收益分配,如果在收益分配过程中投資分红相对较高则容易造成企业的盈余不足,在营运过程中无法及时补充后续发展资金,影响正常营运活动,而投资分红不足留存收益过多,则有可能影响投资者积极性,出现撤资问题。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评价及分析
   在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方面,较为常用的财务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财务报表识别,财务报表识别是较为普遍的财务识别方法,围绕着企业的财务报表为依据,对企业财务风险因素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以及比率分析等,对有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专家意见法,主要是选择具有专业知识以及经验丰富的专家,提供相关的资料,通过咨询的方式获取其对财务风险的分析结果。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也就是将企业的财务危机分别划分为潜伏、发作、恶化以及实现四个阶段,通过对流动资金紧张、偿债能力不足、财务指标恶化、资金周转困难、资金链断裂等症状的观察分析,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对于财务风险识别方法的选择运用,应该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体系、财务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为合适的财务风险识别方法。
   在财务风险评价方面,较为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一元判定模型,针对不同的财务状况选取不同的财务指标,如选择资产负债率等作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当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超出正常值,表明存在着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多元线性判定模型,较为常用的主要有F分数值模型、Z计分模型,在财务指标的选择上相对更加全面,更加强调了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功效系数法,主要是选取较为典型的财务指标,并对财务指标赋以相应的权重,同时对指标确定极限值,通过对各项财务指标分数的计算通过加权平均综合,对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分析;逻辑回归模型,主要是通过对财务风险发生条件概率的研究,计算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并科学的计算财务风险状况;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财务风险评价中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主要是通过对内部各类复杂的大量的连接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信息处理,尤其是对于各类非线性以及非量化变量的分析处理,对数据的修正等来判断财务状况;层次分析法,主要是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数学特征利用比较矩阵来进行向量预算,整个计算相对更为简便,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更加客观。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评价分析措施
   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分析,关键应该确保财务风险评价指标选择的全面科学,指标权重赋值合理,尤其是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第一,科学地选取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具体来说在财务风险指标方面,选择偿债能力指标反映筹资风险,选择净资产收益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以及总资产报酬率等反映投资风险,选择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以及资产现金回收率等来反映营运资金风险,选择营业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等来反映成长风险。
   第二,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评价标准,在财务风险评价标准的确定方面,主要是确定企业财务风险指标标准值、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系数,进而确定企业处于极小、较小、较大、重大或者是极大等财务风险状况等级,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具体状况进行相应的掌握。
   第三,确定财务风险评价结果,按照企业的财务风险综合分析系数以及财务风险等级的不同,对企业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以及利益分配风险等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并指导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策略的制定。   四、强化企业财务风险应对控制的具体策略分析
   1.强化对行业政策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研究分析
  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应该注重全面加强对于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政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的研究分析。在政策环境的研究分析方面,重点是关注国家对于行业内政策的导向,按照宏观的经济政策和行业内的发展指导政策来制定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和投资方向,制定更加前瞻更加科学的战略发展策略,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方向的科学性。在外部市场环境的研究分析方面,应该注重增强对于外部市场环境的预判能力,尤其是未来行业发展状况等,结合企业发展现状问题,根据外部市场环境需求以及客户需求信息等,提出市场研发报告等,提前在经营管理方面制定财务风险应对策略,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稳定。
   2.注重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状况
  在有效防范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方面,最为直接最为关键的方式就是改进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首先,应该注重改善企业的筹资结构,企業应该在扩大传统的银行信贷融资能力的基础上,在发行债券进行举债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定向投资的固定收益产品等方面来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不断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确保企业经营活动中资金保障的正常。其次,应该注重优化企业的负债结构,尤其是企业在投资项目的过程中,投资现金流在流出以后,往往回收时间相对较长,负债结构控制不合理则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以及信用风险问题,对这些风险应该对企业的负债结构的优化,对企业所融入资金在时间和长短期方面做好错配,并按照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规划,做好收支预算的编制,根据预算资金缺口等来安排融资的途径、期限和金额,确保企业的资本结构、负债结构、资产结构等科学合理。
   3.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水平
  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还应该注重增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建设。首先,应该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成立财务风险控制部门,对企业的业务活动以及财务管理活动进行跟踪分析和调查,及时准确地识别财务风险问题,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将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财务信息、重大事项变动等信息进行重点分析,并科学合理地制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同时,在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过程中,还应该注重信息化手段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运用信息系统等建立完善企业的风险基础信息库,对风险因素、后果、控制措施、责任主体、类型、管控措施等有关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归集分析,对有可能造成企业出现风险的事件进行分析预警,执行预控措施,进而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可能发生概率或财务损失严重程度。
   4.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
  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面,应该基于风险导向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重点是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目标,并对企业内部的各类重要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的梳理,尤其是对企业的预算管理、决策管理、资产管理以及投资管理等,对这些关键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强化财务风险评估,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在企业内部建立执行授权审批控制、预算管控、资金管控、成本费用控制、应收账款管理,严格执行财务会计核算各项制度,并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落实情况、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状况等进行系统的评价分析,通过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可能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各类隐患,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策略,从根本上防范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五、结语
   财务风险评价分析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分析和控制方面,应该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选择财务风险评价分析方法,提高财务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并通过积极开展财务风险预警,以及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强化财务内部管理等多种措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促进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成.基于风险导向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02):119.
  [2]魏红.项目财务评价风险分析方法及运用分析[J].时代金融,2018(06):175-179.
  [3]王剑玉.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控制及其有效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4):169-170.
  [4]梁玉媚.浅淡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时代金融,2018(35):213-2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296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