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偶遇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玺

  [摘    要] 旨在完善信息偶遇的系统化研究,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从而增加信息偶遇的发生概率。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网络环境下信息偶遇发生的情境、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信息素养高的人比信息素养低的人更容易发生信息偶遇;偶遇到的信息大多是较新颖的信息;有目标任务驱动时,用户更能偶遇到有用信息。
  [关键词] 网络环境;信息偶遇;信息行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3. 070
  [中图分类号] G252;TP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03- 0171- 04
  1      引    言
  在人们的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网络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自由地查寻获取各方面所需信息,从而满足个人信息需求。信息查寻行为更加强调用户对信息的主动获取,即用户有明确目标、有计划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查找。然而,用户除了可以主动地获取信息,还可以被动地发现信息。这时用户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去寻找信息。这种被动的信息获取行为就是信息偶遇。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查寻、浏览、信息交流等各种信息活动时,在没有预期的情况下意外获得感兴趣或是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能够帮助其解决某些问题。
  目前,信息行为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信息查寻行为上,而忽略了信息偶遇。在这种不平衡的状况下,对信息偶遇进行研究,不仅对信息行为研究具有理论的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本文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偶遇进行研究,总结出网络环境下信息偶遇的特点,影响信息偶遇的因素。
  2      研究方案
  2.1   概念界定
  2.1.1   信息偶遇
  信息偶遇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学者迪娅丽认为信息偶遇是指在信息搜寻过程中没有预期地、意外地发现资源的现象[1]。学者潘曙光在对国内外信息偶遇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信息偶遇是一种信息获取行为,既不是计划内的,也不是预料之中的。当用户并不是有意地要查找某有用或有趣信息时,却获得了它[2]。
  2.1.2   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系统。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还可以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 。
  2.2   研究方法与過程
  本项研究是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偶遇进行研究,为了方便选取调查对象,笔者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并进行了适当的观察和讨论。问卷由笔者根据已有参考文献及平时学习体会和观察交流自行设计,将设计好的问卷发布在问卷星平台。问卷共有23个题目,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和职业情况;第二部分是个人信息素养,包括基本图书馆技能和信息技能;第三部分是个人信息偶遇状况,包括信息偶遇发生的情景、对偶遇信息的处理方式和对偶遇到信息的评价。收集到的数据用网站提供的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并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一切调查结果以数据为准。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此次网络问卷调查共回收55份,有效问卷45份,问卷有效率为81.2%。调查中男女性别比例相当,其中男性为30人,女生15人。年龄均在18至30周岁之间,学历为专科的有6人,本科16人,研究生23人。大多数都为学生以及企业/公司工作人员。
  3.1   个人信息素养与信息偶遇之间的关系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信息素养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 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以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并将它们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3] 。笔者根据美国国家和大学图书馆常设委员会SCONUL的七阶段模型[4](按从最基本的技能到最复杂的技能这一个阶层来描述信息素养模式)设置了7个题目用以了解被调查者的信息素养。
  根据调查数据发现,大多数被调查者的信息素养处于及格或熟练这两个级别,如表1所示。当被问到“是否有过信息偶遇的经历”时,有4人选择“无”,这4人中有3人是属于信息素养初学者级别,1人属于合格级别。由此可见个人信息素养的高低影响着用户信息偶遇概率,信息素养高的人比信息素养低的人更容易发生信息偶遇。
  3.2   信息偶遇发生的情境
  本文主要是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偶遇。笔者将网络环境分成了信息浏览、信息检索和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沟通三种情况,将用户的网络信息行为分为有任务与无任务两种情况,对这两种情况下信息偶遇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可见,当用户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或是解决一个问题而上网时,在进行信息浏览时发生信息偶遇的概率较高;当用户为了休闲娱乐而上网时,在进行信息检索时发生信息偶遇的概率较高。
  3.3   偶遇到的信息类型
  根据表3显示,对于偶遇到的信息类型,53.8%的人认为偶遇到的信息的权威程度一般,30.8%的人认为偶遇到的信息较为权威;对于偶遇到的信息的新颖性,7.7%的人认为偶遇信息较不新颖,53.8%的人认为偶遇到的信息的新颖程度一般,38.5%的人认为偶遇到的信息较为新颖;对于偶遇到的信息的易获取性,有56.8%的人认为以获取程度一般,23.1%的人认为交易获取;对于偶遇到的信息的易使用性,53.8%的人认为易使用性一般,15.4%的人认为交易使用,7.7%的认为偶遇到的信息有较高的易使用性。   3.5   对偶遇信息有用性的评价
  偶遇到的信息对用户有没有价值,也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让被调查者对有任务与无任务两种情境下偶遇到的信息的有用性做了评价,如表7所示。用户在有任务时,53.8%的人認为所偶遇信息的有用性一般,46.2%的人认为所偶遇的信息较有用;用户在无任务时,7.7%的人认为偶遇的信息有用性较低,76.9%的人认为偶遇信息的有用性一般,15.4%的人认为偶遇信息的较有用。由此可见,在网络环境下,当用户当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或是解决一个问题而上网偶遇的信息,比休闲娱乐而上网所偶遇的信息有用性高。
  4      结    语
  本文利用网络问卷调查法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偶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信息偶遇的发生常常是嵌入在信息检索与信息浏览的过程之中,网络环境下更容易发生在信息检索时。偶遇最主要的特征是完全随意和不可预测,而且信息检索本身也是一种非线性的行为。因此,信息偶遇同样具备完全的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实质上是非线性特征的体现。用户偶遇的信息,大多数较新颖的信息,而且会将信息保存起来以后备用或者分享给他人使用,偶遇结束后会重返之前的信息活动。
  信息偶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了信息素养和用户动机这两个因素。个人信息素养的高低影响着用户信息偶遇概率,信息素养高的人比信息素养低的人更容易发生信息偶遇。动机作为用户进行网络信息行为的驱动力,可使用户在某个特定目标下设法满足信息需求,当用户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或是解决一个问题而上网时,在进行信息浏览时发生信息偶遇的概率较高;当用户为了休闲娱乐而上网时,在进行信息检索时发生信息偶遇的概率较高。
  良好的信息偶遇可以改变用户的网络信息行为,不仅可以减少信息查寻的时间,还可以提高用户浏览的兴趣。因此,如何利用好信息偶遇,启发和改变用户的信息搜寻行为成为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迪莉娅.西方信息行为认知方法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2):97-104.
  [2]潘曙光.信息偶遇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9-14.
  [4]张晓娟.信息素养: 标准、模式及其实现[J].图书情报知识,2009(1):17-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78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