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会计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论文集中讨论了中职会计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具体应用,即教师在对会计形成图式认知同时,需要其根据时代变化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可以形成动态学习态度和高级职业素养,不断更新会计知识,同时也要使其拥有自己的学习模式,确保知识从这一平衡状态向高一级平衡状态转变。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合理利用,可以实现综合素质教育,使得中职会计学校成为社会人才优良供给侧。
  关键词:中职会计;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改革;应用研究
  会计从业者素质高低对于社会企业发展、行业进步以及国家宏观调控都有积极影响。正因此国务院要求行政单位从自身开始进行严格财务审计,其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需要对接社会需求,积极地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武装思想,确保培养出高素质会计人才。因此,该理论的具体运用便成为了关键。以下从社会对会计人才要求、建构主义解析、中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三个环节来进行叙述。
  一、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在管理会计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企业纷纷审视传统财务会计工作方式,并力求用最低成本实现管理会计。笔者认为对企业来讲实现管理会计无外乎两个办法:第一,对现有人才培养,使其符合管理会计标准;第二,建立管理会计系统。这两个是企业管理会计的必要基础,然而最终都对接到人才技术能力、职业素养之上。由此可见,在并不遥远的未来,只有专业能力强大、职业素养高超的会计人才才会被企业器重。这也无形中向我国中职会计学校提出了人才培养新要求。而我国新课标下达之后,职业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等观点提出,也是站在社会发展角度给教育系统提出的高级要求。这样的要求促进了各地中职院校的积极改革,其中教改、课改成为核心,而教改站得更高看得也更远,其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属于教改范畴,其涉及到了学生认知模式以及动态学习理念的培养,故此需要中职学校格外重视[1]。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解析
  建构主义理论代表当属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将建构主义利用在儿童认知方面,提出了儿童对客观世界的图式,是同化、顺应、平衡的一个认知发展过程。图式,指的是每个人认知世界都有其自己独有的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然后会将具体的外来信息纳入到原有图式之上使得图式得以扩充,这便是所谓的同化,之后个体还会根据客观世界影响等对图式形成删减优化这便是所谓的顺应,而平衡则是个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认知模式,并能够保证自己从一种知识平衡状态向更高级跃迁,实现知识的新平衡[2]。中职会计教学只有保证教师、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式,才能使得学生成为综合性人才。
  三、中职会计教学建构主义理论运用研究
  (一)现阶段该理论运用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观念问题。中职教师并不能够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与学的配合中,教是一刀切、灌输式,并没有考虑学生会计教学中每个学生对会计专业认知,其是将自己图式强硬地连接给学生。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个体对客观世界认知,鼓励学生在以往经验基础上自己去总结会计专业特点和功能,当然这其中教师要做好导师作用。显然一刀切、灌输式根本不可能产生这些作用。
  第二,同化过程雷同。校本教材缺失,这是导致同化过程雷同的主要原因。中职会计专业教材具有普适性,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用一种教材,这就造成学生同化标准相差无几,没有彰显出学生的专业个性和特长,使得学生竞争优势不明显。
  第三,顺应过程学校缺位。顺应是需要复杂的因素刺激,包括学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堂改革等等,总而言之就是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地了解市场,将市场需求化为教学标准,例如根据社会企业对会计队伍思想道德要求,将会计职业素养培养课程建立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塑造。如此种种,使得学生接受到最为严格系统的培养,使得其专业图式各自不同,彰显其个性和特长。但放眼中职会计教学,校企联合走形式较多,课改创意不足,教师的积极性不足,导致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不能获得灵活使用。
  第四,平衡目的难以达成。前文所述所谓平衡笔者认为就是帮助学生建构出一种动态的学习模式,使其自主学习能够根据外部变化不断地保证自己的知识始终处在最优状态。而在教學过程中,日常基本的学情分析分组教学都落实较差,至于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有利的探究式、研讨式学习更是少见。主要是教师水平不足,或者教师积极性不足。
  校企联合提供实习环境、职业素养教学、摆脱考试教学向实操能力看齐、学生综合评价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外部影响因素使得学生不断地重整自己专业图式,形成更加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二)中职会计教学建构主义理论应用策略
  第一,教学改革观念先行。观念决定了行为,必须要从教师这一知识供给端进行思想教育,要使得其拥有责任感,能够平等看待学生,给予其充分重视,实现教师学生平等对话。另外要使教师能够明白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的特点,把握住图式形成的同化、顺应、平衡这三个阶段。为了确保学生已有经验成为图式形成基础,需要对其进行学情分析,这样才能确保接下来的同化、顺应、平衡环环相扣。诚然,中职学校也必须要给予教师足够的激励,使其能够主动思变,这样才能使其摆脱僵化思想,主动提升自己专业水准和教学水平。即只有教师专业图式具有灵活性、变动性、科学性,才能使得学生形成对应的专业图式。
  第二,积极地建立校本教材。将本地区利于会计教学的所有教学资源融合起来,经过筛选之后形成本校特有的专业教材,这便是校本教材。其可以作为统一教材的有效补充,是学生完成知识同化,建立独特就业优势的保障。笔者认为校本教材要以实践为主线,力求传输工作经验,将未来职业岗位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罗列出来,这样附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告别了以往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带来的弊端。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将“错账更正法”融入进来,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第三,构建多元化学习环境。包括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数据库建立、实战演练、道德思想培育、专业课程设置、新时代师徒式教学、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绩效考核等等,从学生主体到教师主体,实现主客观彼此影响机制,建立起多元教学方法、多元学习方法、多元管理方案。这样可以确保教师创新教学,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动态学习整合图式的能力[3]。
  第四,形成民主评价模式。即围绕着建构主义教学成果展开学生、教师、学校互评。学生的评价指标为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综合能力;教师的评价指标为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师资水平;中职学校评价指标为教学制度、激励制度等。评价的目标是:保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地建立起教师和学生的会计专业图式实现动态提升,确保教师专业教学动态化,学生学习动态化。
  四、总结
  中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关键是,教师本身的专业图式必须是正确的,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能够在其引导下完成同化、顺应、平衡三个环节,构建出属于其竞争优势的专业图式。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学校作为管理者需要建立具体的激励机制,确保教师教学积极性。因此评价环节不可缺少,其发挥着承上启下作用,确保教师教学始终沿着正确轨道运行。
  参考文献:
  [1]郭绍彬.中职学生认知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 (15):218-219.
  [2]倪国军.“建构主义”观点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8 (29):221-223.
  [3]刘国峰,蒋冉,康红冬.情境创设:基于建构主义的会计教学改革与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15 (3):79-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03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