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世界500强企业中80%以上已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应用更普遍。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主要以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模式为主。本文以结算中心模式为例,首先简要分析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然后,针对资金管理中凸显的账户管理、资金预算管理、银行票据及内部借款信用评定等方面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该研究对完善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增强企业经济竞争实力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集团公司 资金集中管理 问题 对策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资金集中管理是指在集团公司总部和成员企业中设立专职部门(或岗位职能)——资金结算中心,将集团所属企业的资金有计划地归集到集团公司总部,由总部进行统筹管理、调剂、使用和监控。从分散到集中,从资金管理到财务管理,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资金集中管理能有效增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促进集团经营业务的发展,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一、集团公司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等机构和部门十分关注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开展与落实,在有关规定和条文中明确要求建立并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在企业中,资金曾形象地被大家比喻成“血液”,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对每一个企业特别是组织结构更复杂、业务领域更多元、地域跨度更大的集团公司来说,拥有较强的资金管理能力就是保障血液供给和再利用的能力。因此,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是集团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优化公司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从集团层面来看
  从集团层面来看,首先,资金集中管理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集团公司资产多、规模大,生产经营活动大多分布在全国乃至全球各地。集团公司中有的企业发展相对平稳,受政策和环境等因素影响,缺少合适的投资项目,资金闲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有的企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需要大量资金保驾护航。集团公司通过对成員企业的资金实施集中管理、动态监控,一方面通过集团内部调配资金,可以使闲置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减少了不必要的对外融资,降低了资金成本。
  其次,资金集中管理有利于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平衡信贷结构。集团公司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以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结合整体资金状况及成员企业的实际需求,由集团总公司统一进行对外融资。集团公司相对各成员企业来说综合授信额度高,能充分发挥企业的规模优势,拓展丰富的融资渠道,优化融资方式。有利于与金融等机构开展更密切的合作,取得融资利率、结算费率等多项优惠政策,从而降低融资成本,使信贷结构更加趋于合理,为集团公司的投资决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二)从成员企业来看
  从成员企业来看,首先,资金集中管理降低了融资门槛与融资成本,融资效率更高。成员企业受其经营规模、偿债能力、授信等因素的限制,其外部融资成本较高。此外,由于外部融资条件高、审批放款环节冗杂,成员企业未必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融资效率也不高。而通过集团内部融资可以取得更优惠的条件,办理手续更简单、快捷,相对于外部金融机构融资成本更低,能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其次,内部资金结算效率更高,闲置资金收益更大。集团公司各成员企业之间难免会存在大量的业务往来,通过资金管理平台进行资金结算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无须支付额外的费用。同时,闲置的资金在集团资金管理平台进行中长期相结合的存款模式等能取得更多的收益。
  二、集团公司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大型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理念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管理模式也在不断优化,但是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关注并加强监督与管理的问题。
  (一) 账户管理不完善,境外账户资金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
  银行账户是企业经济活动收付款的必备载体,是实现企业资金集中结算管理、提升资金运营效率、加强资金监控的必要保障。现行制度对专用存款账户的管理弹性空间较大,部分成员企业为了各自利益或某些特殊要求,以各类专项资金的名义在外部银行或中小银行多头开立账户。此举必然导致企业资金分流,一方面阻碍了资金集中管理,另一方面不利于信贷资金的管理及优化配置。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走出国门,业务领域涉及全球多个国家,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开立的境外账户受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汇率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企业对境外账户的开立、使用、监管等内控与检查机制不完善,特别是对境外账户资金的监管仅限于对存量及流量数据的报送管理,缺乏有效的境外资金管理体系。这造成境外资金的不合理沉淀,不利于企业集团实现整体资金与财务的统一管理。
  (二)资金预算差异较大,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成员企业的资金预算受技术手段、应用能力及人员素质等各种主观与客观因素影响,预算能力参差不齐。有的成员企业资金预算编制过于随意,资金的收入与支出缺乏合理的、有效的技术材料支撑;有的企业对资金预算打包切块,预算项目不完整、不精细,重点项目不突出。同时,资金的收支没有形成完善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机制,资金预算与实际收支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加上企业集团对成员企业的资金预算大多仍停留在报告式和总量控制等粗放型管理上。因此,成员企业资金预算的随意性直接影响了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不确定性以及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企业集团集中管理资金。
  (三)银行(商业)票据脱离监管
  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近年来,银行票据业务活跃度较高。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4月1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票据融资总体增加了7833亿元。面对票据流通日益增长的趋势,部分集团公司仅对以银行存款为基础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而商业(银行)票据集中管理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游离于监管之外。成员企业的票据通常只能在企业内部进行有限的调剂使用,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来说,会形成有的企业有票用不出去,需要用票的企业无票可用的局面,不利于集团公司的资金周转和风险防控。   (四)内部资金调剂缺少必要的偿还能力与信用评定
  通常,企业集团对成员企业的内部融资借款会进行一定的风险与偿还能力评估,但成员企业在其内部单位资金调剂时却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缺少相关的、必要的信用评定与项目偿还能力和风险评估措施。申请借款与发放贷款实际上同属一家企业,如果事前没有对借款单位整体经营状况、项目环境和实施进度进行有效的分析、测算及评估,事中一旦发生经营偏差引发债务和资金风险时,最终将由企业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与此同时,企业对内部借款的事后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比如借款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是否按计划用途和金额使用、计划还款资金是否在预计时间内及时收回。
  三、加强集团公司资金集中化管理的措施
  为解决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真正发挥资金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应从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入手,引导企业规范地、有序地进行资金业务操作。
  (一)强化账户管理机制,全面覆盖各类账户管理
  成员企业开立境内结算账户时,原则上应从集团资金池归集账户中优先选择信誉好、结算能力强、营业网点多的金融机构开立,不得以各种理由多头开户,同时还应加强控制各类专用账户的审批与管理。境外企业银行账户管理是境外资金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境外账户的开立应严格按照外汇管理局和所在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企业应谨慎选择金融机构开立境外账户,优先选择中资银行(如中行、工行)或国际性银行(如汇丰、花旗)。账户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账户合规性管理,完善内部管理程序,定期开展账户检查。
  企业集团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池”的管控模式拓展资金集中管理范围。集团企业可设立跨境雙向人民币主账户,境内成员企业开立的人民币账户加入主账户进行银企直联管理,境外成员企业开立账户加入跨境人民币池境外账户组,按要求进行资金的跨境划转。一体化跨境资金池的有效运用对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全面覆盖,简化外汇收入、结汇支付,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二)增强资金预算的准确性,形成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应充分加强资金预算与业务的融合,围绕重点项目,依托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并结合生产经营的各环节与关键节点,有理、有据、适度地预测资金收入和资金需求;严格按照“有预算不超付,无预算不支付”的原则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构建完善的预算控制与分析体系,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同时,企业集团应强化对成员企业资金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建立预算审计监督与考核机制,从预算的编制、执行、差异到预算调整进行有效的监管,引导成员企业开展绩效考核,合理评价预算管理成效,激励成员企业不断进步,从根本上增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能力。
  (三)建立票据池管理体系,确保资金管理全面性
  企业集团应以财务公司为主,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各商业银行平台,建立票据池管理体系与考核指标,将成员企业的票据资产进行整合和运作,通过大小互换、期限错配等灵活多样的产品对接,加快票据流转速度。当然,在开展“票据池”业务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企业合同管理、优化业务流程,企业应尽可能减少票据的收取,在付款合同中应对票据支付比例进行约定。集团公司可通过票据池的低风险授信在金融机构票据服务和企业融资中搭建新的融资渠道,提高资源整体配置,降低整体资金成本。
  (四)健全内部借款信用评级制度,防止内部借贷风险
  集团公司应参考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立足集团建立特色信用体系,同时督促、指导成员单位加快构建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及风险防控措施。从2个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3个指标(经营管理、履约、发展和潜力)入手,严格审核借款项目的可行性、收益率及还款能力,以项目为基础结合借款单位的信用级别等因素综合分析。如果发生借款到期没有偿还、借款资金未专款专用,借款项目拆东墙补西墙等现象,应给予降级处理并按谨慎性原则审核该单位后续借款事项,必要时不予批准借款项目,防止资金回收风险。对于信用评级持续靠前的单位可以考虑给予一定时间及额度内的信用借款。信用评级定期更新,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资金预算、回收、使用的全过程管理。
  四、结语
  企业应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强化内部控制流程和监督体系,加强资金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根据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和管理特点,以创新性管理为突破口,不断完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从而有效提高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水平,实现企业集团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吉晋仙.关于集团公司资金池的应用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2019(2):16-17.
  [2] 史建设.煤炭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4):12-14.
  [3] 蔡铭.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管空间,2018(9):108-1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06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