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升油价优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庆

  升油价取代人民币升值,成为政府在恶劣经济环境下的政策选择;可引入“政府出资的保值储蓄计划”管理通胀预期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讨论,在政策路径选择上,一直以来存在两种不同思路。
  一种观点认为,大幅低估的汇率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源,人民币汇率升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企业竞争力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为压低的自然资源和能源价格,在相对价格体系没有理顺之前,无从判断均衡汇率水平,人民币汇率升值只是治标之策。
  从2005年以来的政策实践上看,在汇率升值和理顺价格之间,起初是齐头并进,渐渐地前者推进的速度要快于后者。主要可能有三个因素使然。
  第一,国际收支不平衡不断加剧,即使不能准确判断人民币被低估的程度,至少可以说,其低估程度并无明显改善;其次,理顺自然资源和能源价格,涉及一系列结构性改革问题(例如引入燃油税取代公路收费),不是简单地放开价格,是一个“慢过程”;第三,国内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政策制定者担心,短期内,理顺价格会进一步增加控制通胀的难度。
  然而,今年初以来,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最近几个月国际油价飙升,使中国的政策回旋余地越来越小。在升值和升油价孰先孰后的问题上,已经几乎没有讨论空间,结论不辩自明。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升油价将取代升值,并可能成为中国政策调整的核心内容。
  具体来看,首先,美元经过一段时间快速贬值,已经企稳,预计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小幅反弹。这样,要使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保持一定升值速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会较前一阶段有所放缓。
  其次,随着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工业化国家经济放缓,中国出口增速的放缓趋势已经确立。这一形势客观上也降低了靠汇率升值减少贸易顺差的迫切性。
  第三,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冲破每桶140美元关口。尽管短期攀升不排除有相当大的投机因素,但长远来看,国际原油价格将保持在每桶120美元之上,基本已是市场共识。
  第四,国内成品油价格即使经过调价,仍然远低于国际价格(低幅超过40%)。巨大的价差,不仅不利于实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中长期目标,还会在短期内大幅增加财政补贴成本,加剧短缺。
  以升油价为核心的能源价格调整,和人民币汇率升值一样,都将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但两者的着力点不同。
  人民币汇率升值,会迫使那些边际效率较低的出口企业,以及与进口产品存在竞争的企业退出市场,以实现减少外贸顺差的目的;能源价格调整达到此目的,则是通过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产能,从而减少对出口企业事实上的隐性补贴。
  汇率升值和升油价对通胀的影响截然不同。汇率升值一般会通过降低进口产品的本币价格,起到抑制通胀的作用;而升油价的直接影响是通胀性的,因为这样做会直接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胀。
  在当前通胀水平仍然较高的情况下,以升油价取代升值的政策思路,既彰显了政策制定者推动节能减排、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决心,也是中国在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情形下,一个非常现实的政策选择。
  换句话说,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降低了通过人民币汇率升值来实现“减顺差”这一政策目标的必要性;同时,国际原油价格的飙升,以及国内外油价差的大幅扩大,凸显了实现“调结构”这一政策目标的紧迫性。
  鉴于汇率升值和升油价对通货膨胀的不同影响,升值让位于升油价这一政策思路的可行性,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国内价格与国际接轨过程中,管理好通胀预期,以避免升油价引发的第二轮价格上涨,以及更大范围的通胀。
  升息通常是控制通胀预期最直接的政策手段。然而,当前中国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升息抑制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不可小视。只提高存款利率而使贷款利率保持不变,或其他形式的“非对称”加息,客观上也能起到稳定居民通胀预期的作用。但银行利差收益将会受到挤压,银行资产的质量问题可能显现。在此大背景下,非对称加息的空间也不大。
  鉴于此,可以考虑引入“政府出资的保值储蓄计划”来管理通胀预期。通过对居民的中长期储蓄存款进行保值,把已经从股市中大量回流的银行系统资金稳定在银行系统中。
  本质上,“政府出资的保值储蓄计划”是以财政政策取代货币政策的通胀预期管理手段。鉴于中国政府目前良好的财政状况,这一计划的财政成本应可以承受。再者,通过升油价节约的财政补贴支出,也可一定程度上覆盖这部分财政支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15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