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机制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洪琳

  摘 要:绿色物流是一个由经济、技术、生态、社会等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绿色物流的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但绿色物流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企业物流绿色化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实施,更重要的是政府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和监督机制,绿色供应链运营机制、技术进步推动机制、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竞争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健词:绿色物流 机制创新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181-02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国际社会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物流高能耗、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要求,发展既有经济性、又有社会性的绿色物流势在必行。
  一、绿色物流的概念及内涵
  绿色物流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绿色物流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绿色物流的实质就是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其根本目标就是实现物流系统效率、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和平衡,使得社会经济、物流产业、生态环境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绿色物流的活动范围涵盖了产品的整个生命过程,包括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分销、直至送达最终用户手中,以及对退货品和废物回收的逆向物流过程;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包括制造企业供应链上的全体成员、政府和社会公众。
  绿色物流的价值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价值,如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破除绿色贸易壁垒、获得竞争优势等;二是社会价值,如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提高企业品牌,以及避免资源浪费、对环境破坏,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绿色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方面。
  (1)绿色物流理念未能真正落实到行动。首先在政府层面,缺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总体框架与规划,未能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物流整体发展策略;其次在企业层面,依然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未能将绿色物流上升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的高度来认识,对发展绿色物流缺乏主动性;再次在社会公众层面,对于绿色物流普遍认识不足,绿色消费的理念还未能深入人心。
  (2)受到现行体制、政策环境的制约。我国传统物流业长期呈条块分割管理、多头管理、分段管理体制,各管理部门自成体系,独立运作,缺少有效的协调,严重制约物流体系的整体统筹与规划,影响各种物流活动的协调发展,妨碍物流社会化、集约化进程,导致物流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物流系统运作的不经济性;再者,我国目前针对绿色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缺乏对物流活动绿色化的有效监管和控制。
  (3)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落后。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物流基础设施与先进的物流技术的有力支撑,而我国在这方面离绿色化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在物流系统规划方面,缺乏全局性的统一规划,网络作用发挥不够,各种物流基础设施衔接和配套性还较差,不同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相应的物流园区建设滞后,线路和节点缺乏统筹协调,导致物流路径的迂回和不合理;在物流设备方面,设备的自动化、机械化、清洁化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的处理上,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信息技术方面,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信息平台,开发或使用的软件性能较低,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此外,区域物流发展的不平衡、行业物流发展的不平衡等,也都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物流绿色化的进程。
  (4)对绿色物流的研究相对落后,绿色物流人才匮乏。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起步较晚,从事绿色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较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是微乎其微。同时,由于我国物流专业的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都还没有形成规模,造成现阶段我国物流专业人才供需存在较大缺口,尤其是既具有环境知识又具有物流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尤为缺乏。
  2.企业绿色物流发展的微观环境方面。从物流服务需求方来看,目前仍有许多和行业及企业按照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自营物流模式运行,物流社会化程度较低,企业自备物流设施利用效率不高。从外包程度看,大多数企业仍然停留在外包部分物流功能,如仓储和运输业务。其结果就是在造成了资源浪费与效率低下的同时,又减少了社会化物流的需求。
  从物流服务提供方来看,服务主体“小、散、差、弱”的局面也决定了我国物流行业仍然处于数量扩张的粗放式经营阶段,网络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物流组织化程度低,2008年,我国物流企业前50强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国物流相关行业总收入的13.3%;企业主营业务附加值低;物流技术装备落后;标准化水平低;货运车辆、搬运设备、仓储设施等物流装备落后,运作效率低;先进的物流管理的技术应用不广泛,创新能力不强,最终造成物流企业运营成本高,赢利能力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国际竞争力差。
  由此可见,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限制了企业物流外包的欲望,企业自营物流又减少了社会物流需求,而社会化的物流需求不足又使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增加。物流供需双方陷入这样一种恶性循环,这是我国社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问题,也是阻碍物流绿色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机制创新
  绿色物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作用,逐渐形成环境产业,通过制定与推行严格的环境法规,然后通过市场环境自发调节实施,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物流发展实践证实了这一点。然而,目前我国的环境市场远没有发达国家那样完善、成熟和稳定,因此,需要有目的地优化绿色物流各相关要素之间的组合,在各种运营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活动以形成并增强绿色物流系统运行演进的动力。
  1.政府的激励与监督机制。现代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人类利用资源行为不存在外部性。与传统物流相比,绿色物流存在明显的正外部性,这意味着市场交易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物流成本和收益,从而导致市场失灵,使物流资源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因此,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有必要通过政府采取调节手段来完成。政府通过制定各种形式的政策、制度,减少物流的外部成本,同时扶持绿色物流产业,帮助其内化正外部性,保证市场机制有效地发挥作用,使物流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事实上,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与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并非始终保持一致,也就是说物流绿色化并非企业自身的自觉行为,而是其在一定制度安排下的理性选择。这种制度安排一方面体现在政府如何激励物流经营主体的绿色行为,另一方面体现在如何约束企业物流经营主体的粗放行为,从而引导和规范物流主体的市场行为,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推进绿色物流有序发展。
  2.以绿色消费为目标的绿色供应链运营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逐渐达到和谐的统一,全民的绿色消费观念迅速普及,绿色消费日益成为一种自发和自觉的行动。当今商品日益丰富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需求决定了供给,因此绿色消费对绿色物流有着决定性作用。这种绿色消费需求既对企业构成了巨大的绿色生产与绿色物流的压力,同时又监督物流绿色化的实施。如果没有绿色消费,绿色物流就将失去动力,绿色商品就只能停留在生产领域而不能成为现实的绿色产品,也就是说,没有绿色消费,也就没有绿色物流;而同样,离开了绿色物流,绿色消费需求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实现和满足。

  绿色物流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中介环节,物流绿色化运作只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因此,要真正实现绿色消费的目标,绿色供应链是绿色物流实施的必要基础与保障。必须将绿色意识渗透到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部门及个人,将绿色物流与产品的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供应、绿色制造、绿色包装、绿色销售以及绿色回收和绿色废弃结合在一起,实现整条供应链的绿色管理,促进整条供应链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负作用最小,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绿色消费与绿色物流。
  3.技术进步的推动机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早已毋庸置疑,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物流技术的支撑。通过技术进步,改进工艺,再造流程,合理布局企业和产业,在减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减少废物排放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形成物流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绿色物流的根本目标。
  信息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广泛运用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与物流日渐紧密的结合使物流的服务功能逐渐被强化,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地促进了有限资源的节约利用及单位资源利用下的高效物流。此外,物流标准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环保技术、安全防卫技术、监控技术、保鲜技术、垃圾处理和废物利用技术等,也都能极大地改变物流的运作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而随着新技术的研发成功与推广运用,那些高消耗、低效益、高污染的技术和项目会自然逐步被企业所淘汰,从而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与实施。
  4.基于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促进机制。第三方物流是企业物流职能由供需双方之外的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承担的业务模式,是绿色物流的主要运行模式,第三方物流的形成是物流专业化和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企业通过3PL,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集中于企业的核心业务。而第三方物流企业面向社会,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更大的范围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开展共同配送,简化配送环节,优化运输线路,提高车辆利用率等,从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社会化的物流需求不足,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健应从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入手。加强国内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的整合,加强物流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加强与国外优秀物流供应商的合作,以实现物流企业的共同成长,提高物流经营服务的水平与能力,降低物流运营成本。只有当第三方物流企业能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好的服务时,广大货主企业的物流外包动力才会增强,企业也才会放弃传统的自营物流模式。这样,在降低本企业物流成本的同时,增加了社会化物流的需求,也推动了社会物流系统的改善和优化,从而实现双赢局面,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与深化。
  5.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竞争机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及世界大市场的形成,一方面,一些传统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绿色壁垒”正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竞争中的重要砝码,如ISO14000环境认证体系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物流市场的日益开放,国外物流企业大量进入我国市场,这些企业起步早,经营管理水平高,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因此,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充分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积极主动地推进和发展绿色物流是理性的也是必然的选择。
  四、结论
  绿色物流是一个由经济、技术、生态、社会等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绿色物流的作用机制之间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只有当几种机制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时,对绿色物流的巨大推动才能清楚地显示出来。同时,各种机制不是自生、自发的,需要一个不断培育和优化的过程。
  发展绿色物流的主体从根本上是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目标首先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会根据成本收益核算的结果进行抉择,只有当绿色物流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如降低成本或增加收益)时,企业才有足够的动力去发展绿色物流。机制创新,归根到底,就是要使企业置身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感受到绿色物流的价值,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与经济效益的驱动下,最终作出参与绿色物流活动的抉择。这就是企业绿色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利益基础和根本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花永剑.杭州发展绿色物流的机制创新研究.浙江统计,2009(7)
  2.李羽飞.论绿色物流的动力机制.经济与管理,2007(5)
  3.李爱彬等.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政府激励与监督机制设计.生态经济,2009(3)
  (作者单位:杭州杭钢对外经济贸易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5)
  (责编:若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3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