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本视角的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绍铭
摘 要: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是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贯穿于科研项目的全过程。文章分析了在高校实际工作中由于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局限性以及计算方法的不科学性等表象,提出应实行科研项目经费的成本管理模式,完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体制,使有限的科研经费获得最大最佳的使用效益,以达到研究科研项目的实际成本及科研管理的信息质量的目的,来提升高等院校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科研项目经费 财务管理 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102-02
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各高校为了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地位, 将科研水平的高低成为促进或制约高校综合实力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性因素。与此同时,国家对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在不断地增加,使得科研经费的来源和渠道出现了纵向多层次、横向多元化的新格局。而科研经费的管理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基础工作,贯穿于科研项目的确立、执行及结题验收的全过程。近年来,由于各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不够重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只停留在经费管理的基础上,用多少要多少,实报实销,科研经费的结余现象日趋严重,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控制不全面,致使在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过程中存在种种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造成部分科研资金使用效益不佳,以及科研资金的投入和产出失衡。因此,要科学地管理科研经费,必须加强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建立内控制度,完善科研管理体制。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的管理方式可以准确地反映科研项目的实际成本,优化目前高校科研管理的信息质量,使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事后核算成为事前、事中的全面成本管理控制。通过准确的、及时的、有效的项目成本管理可以大大提升高等院校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以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健康、快速和持续的发展。
一、我国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概述
由于目前高等院校缺乏统一、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使得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相脱节。财务部门则认为科研经费只是一种代管经费,只进行简单的核算管理,对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不予参与,对科研资金的取得、耗费以及科研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更不会去过问,这样势必造成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财务管理不相协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存在的不确定性,可操作性不强
由于科研人员或财务核算人员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不够重视,科研人员为了提高项目立项率,不顾实际,凭经验估计,多列或少列预算,从而导致预算的失真;有些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申报预算时,往往不会过问财务,科研项目的预算应如何科学地编制;而财务部门在科研项目申报阶段基本上不参与,也谈不上对立项的预算是否具有合理性,更谈不上项目的预算是否能真实地反映项目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样失去了预算的严肃性和实际意义,最终导致科研经费的开支与课题申报时的预算不相符合,出现经费使用不当、超支使用等现象,为后续的经费核算和监督埋下了隐患。
(二)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1.由于高校在科研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课题组负责制”,这样使很多科研人员认为经费是自己争取来的,使用权在于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可以随意支配经费,主要表现为邀请专家补贴支出过多、虚开招待费和劳务费,更有甚者将日常财务管理中不能报销的费用也纳入经费列支,挪用挤占科研经费等现象时有发生;有些科研经费的使用混淆在学校的事业费中开支,科研项目的受益与费用的负担相脱节,导致科技经费耗用不实。
2.用科研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由于高校财务账只反映科研资产的金额,至于设备的型号、品名等在学校资产管理处反映,财务处无法知道设备的购置、利用是否合理,从而造成科研设备重复购置和利用率低下的浪费现象;虽然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对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也进行了验收、登记入账,但基本上是由课题组成员自己验收、保管、使用,在课题组成员工作调动和岗位调整时,缺乏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物随人走;而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对科研资产从未进行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等后续管理工作,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科研经费结题不结账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科研项目,有些已经结题,但在财务账面上仍保留着余额没有结清,项目的结余经费长期挂账,特别是横向科研项目。也有高校虽然制定了财务结账制度,但并没有落实。从理论上讲,科研结余经费应该按项目主管部门的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处理;而事实上,经费提供者对项目经费管理的要求并不真正执行。科研项目的结余经费沉淀现象的普遍存在,将影响国家的有限科研投入的使用效果。
二、科研项目经费核算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剖析
目前高校执行的是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尽管会计核算是借贷记账法,但这种财务的核算方式并不能准确地核算出科研项目的成本。大多数高校对科研项目的资金管理只局限于部分费用要素的简单归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还停留在经费核算管理的基础上。科研管理部门批准立项后,同意将科研经费划拨至学校财务部门,再由财务部门按照资金来源的不同划分到不同的项目类别中;由于科研经费实行课题负责人制,经费到位后学校扣除管理费后,余下的经费完全由课题负责人自行支配、管理,用多少报多少,实报实销;财务部门只是在经费核算上对每一笔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财务审核,仅仅是对科研项目发生的部分直接费用进行核算,而对各项目所耗用学校的公用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仪器设备、水电费等)既不在各科研项目中分摊,也不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再者课题负责人同时承担着几个项目,且这些项目研究存在着相关性或交叉性,日常收支完全由课题负责人自行确定,容易产生课题项目之间的经费串用,混淆科研项目成本。
另外,高校的大多数课题人员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其工资、津贴都在高校的教育事业费中的人员经费中统一列支。每月发放的硕士研究生补助及博士研究生补助、博士后工资也均在事业费中列支,科研经费只负担那些比例不小的加班费、劳务费。而财务人员不会了解科研项目的各类支出比例是否按照整个项目的预算支出执行,也无法对经费使用的正确性进行事中、事后控制,这样对科研经费管理的审计、监督,基本上是失真的。
大多数高校的科研项目在财务管理上没有形成单独的成本核算的管理方式。财务部门只核算科研课题组发生的部分直接费用追溯到具体的项目,而将共享的学校成本没有以科学的方式分摊归属到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其结果是从高校事业费中支出,使得高校每年的事业经费基本无结余或超支,而科研经费则结余较大,这样并未真正反映科研项目的实际成本。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系。
三、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对策和措施研究
随着高校科研工作的迅速发展,筹措的科研经费来源的多元化,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科学、规范地管理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能。这已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之一,这也将是今后加强高校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趋势。因此,应实行科研项目经费的成本核算方法,完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体制,使有限的科研经费获得最大最佳的使用效益,以达到研究科研项目的实际成本及科研管理的信息质量的目的,来提升高等院校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
(一)完善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被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范畴,即列入国库集中支付的一切支出都必须严格依据预算才能支付。这样,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应本着实事求是、勤俭节约的原则,合理地制定项目的支出预算,明确经费来源和经费开支计划。项目预算应包括经费收入的预算和经费支出的预算以及审核、调整、执行、分析与评价几个方面。财务部门应参与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使得预算既适应科研工作的需要,也符合财务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加预算的可操作性。科研管理部门应与项目负责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就科研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效益进行分析与预测,避免科研预算不符合财力,以保证科研项目和资助项目的质量;同时也应增加对支出预算计划的管理,将审批后的支出预算计划纳入合同管理中,为财务部门进行成本核算提供执行依据。财务部门则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从立项申报开始,进行收集、归类、整理和分析,指导项目预算编制,审查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将有问题的信息及时反馈给项目负责人,使其能及时调整方向,保证科研资金的合理使用。项目负责人要按规定编制经费的预算,积极配合管理,开支要严格按预算执行,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各部门和项目负责人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过经费管理来完善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
(二)建立以成本为界定的科研经费成本管理的模式
1.成本的界定。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成本可划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能够容易和准确地归属到成本对象的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不能容易或准确地归属于成本对象的成本,无法按某一特定标准直接归属有关对象的成本。从会计核算方式看,凡是直接成本必须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直接成本对象;凡是间接成本则要先计入间接成本对象,再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给相关的直接成本对象。
就高校科研成本的构成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科研成本的会计本质是通过货币计量而对特定会计对象――科研项目。只有当其科研收入足以补偿科研成本时,才能维持科研活动所需的人、财、物资源。如何划分科研项目的成本呢?我国政府在《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规定》文件中规定科研项目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耗用的可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间接费用是指依托单位为组织和支持课题研究而发生的难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各项费用。”由此可见,科研项目的直接成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及其他研究经费等。间接成本包括:支付依托单位课题服务的人员费用和其他行政管理支出、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
2、建立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的研究方法。确定科研成本的合理界定后,直接成本中的人员费应当纳入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中,将科研人员以及其科研管理人员的工资、研究生的劳务费等从科研经费中列支,冲减高校事业经费的人员费用支出;对于间接成本,也应在项目预算中按性质和用途分门别类地列示支出,并对其经费来源和开支编制详细类别说明。间接成本是指利用学校提供的共享资源消耗的费用,如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耗材、水电费等,这部分费用可通过仪器设备占用工时、水电费的测算分摊等办法进行核算,从科研经费中提出,增加高校的专用基金及冲减水电费支出;计划管理费用是学校管理科研项目及科研经费而支出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可根据学校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定的提取比例计入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增加高校的专用基金;为了能真实反映科研成本,搞好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对在用的仪器设备等应当计提折旧或使用费。折旧率由主管部门参考本行业审定,折旧方法可以用年限折旧法、工作量法或其它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有效地使用仪器、设备,才能合理地计算科研项目成本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使有限的科研项目经费取得最大最佳效益。
(三)建立和形成一套支持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的网络信息系统
科研项目有效的财务信息共享平台,是以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为主管,资产管理部门、各学院及项目负责人参与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根据高校各自的具体情况,在课题立项后,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的信息数据库,如项目经费的拨款、预算情况、项目的用款进度、节余情况等,做到实时、动态查询、统计,实现信息共享。这样使项目负责人可随时了解该项目经费的预算及经费使用情况等,有利于项目负责人合理控制项目进度;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也可以对科研项目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和管理,实现了科研经费由事后控制转化为事中控制。同时通过该信息平台,各职能部门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达到管理环节的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相互渗透,有效地解决科研经费管理各环节部门衔接不够、沟通不畅以及数据不及时准确等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科研经费管理是否科学与完善,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科研水平,影响到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以科研带动教学,科研引导产业,科技服务社会将成为未来高校发展的趋势。高校上下应当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科研经费对增强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意义。因此,科研经费管理需要各职能部门乃至科研人员密切配合,在经费管理过程中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建立内控制度,加强经费成本核算,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开展审计监督,真正做到“投而有效,放而有度,行而有序,管而有法”,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的最大最佳效益。
参考文献:
1.蒋业香,李存芳.试论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科学与管理,2007(4)
2.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财会通讯・综合,2009(1)
3.孟凡生.科研成本控制问题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6(4)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计财处 浙江杭州 310053)
(责编:贾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4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