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万税之国加拿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辛 平
加拿大一向以高福利、高税收著称。个人税务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人喜欢交税,但又不得不认真对待。新移民对加拿大生活的适应,有很多都和税务有关。以下的几个例子,也许能让新移民品尝到一点加国生活的原汁原味。
商品服务销售税各省规定不一
王先生来加拿大已经两年了,每次看到购物收据还是不习惯。一台电脑在货架上标价688加元,交款时得付777加元。为什么?里面含了一个13%的商品与服务销售税。商家一向只标出商品本身的价格,而商品与服务销售税在结账时再另行计算。大到买房买车买家电,小到针头线脑儿一元店的东西,另外还有服务,比如上网、手机服务、收看有线电视、吃快餐等,都得交这个税。很多华人移民很不习惯这种制度。在考虑预算时,必须时时提醒自己所付出的比第一眼看到的要多。
联邦政府的商品与服务销售税(GST)全国一致,目前为5%,各省的销售税(PST)则由自己定。有的是8%(如安大略省),有的为0(如阿尔伯塔省,该省盛产石油,省府非常富有,所以免收省销售税)。细分起来,有的商品和服务只交联邦税,比如书籍和房子;多数商品和服务则联邦税和省税都得交;而未加工的商品,比如新鲜蔬菜水果、米、面等,则均可免交。有时会看到商家打出广告:免税日,也就是说不用交商品与服务销售税。其实政府的税永远是要交的,只是商家降低了商品的价格,相当于把税免去了。也有一些省份,把GST和PST合二为一,称为HST,即统一销售税。除了未加工的商品外,所有商品和服务都交统一销售税。安大略省将从2010年7月1日起开始用HST取代GST和PST。
地产税随房价起落
刘女士十多年前定居加拿大多伦多,几年后,她以22万加元的价格买下一幢独立屋。这些年来多伦多地产一直稳步上升,现在她的房子涨到了32万加元左右,很是开心。只是每年初接到地产税单时,心中不爽。因为她每年要交的地产税已从当初的不到2000加元涨到了现在的3000多加元,而且还可能年年涨下去。
地产税是各个市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每个市政府的地产税率不同,相对而言,小镇上的地产税率低,而大城市的会高一些。多伦多市的地产税率大约是房子价值的1%。一套32万加元的房子每年的地产税约为3000加元。房子的价值每年都在变动,每隔两年会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评估每处房产的价值。市政府也要年年制定新的地产税率,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地产税是养房的重要支出,因而有房族对房价的上升总是既喜又忧。
个人所得税细致且琐碎
每年的2~4月份,加拿大百姓无一例外都要忙一件事,那就是报税。各个公司机构要给自己的每一位职工开具上一年度收入及纳税证明,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要给每一位客户开具上一年度资产增值证明。会计行、报税行纷纷打出报税服务的广告,大型购物中心里也会设有报税厅,帮人们报税。各种讲座随处可见,既普及知识又招揽客户,媒体也开辟专版介绍了各种报税技巧。这就是所谓的报税季节。
加国的个人所得税规则多如牛毛,细致并且琐碎,而且年年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报税表如迷宫一般复杂。如果自己对数字和金钱有强烈的兴趣,并且对个人税法有基本的认识,又超级喜欢DIY,可以自己动手。但是,一般人都会请专业人士代劳,包括用专门的报税软件来申报自己的个人所得税。不过,了解基本报税原则还是十分必要的。下面的几个小贴士,或许能帮你在初来加国期间,不致于迷失在报税季节。需要提醒的是,加拿大税法非常专业细致而复杂,这里只提供一些最基本的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常识。
贴士一:报税不等于交税
有不少新移民觉得,自己刚来加国,没有收入,不用交税,所以也不用报税。其实报税不等于交税。在加拿大实行的居民主动申报制度下,人人都要自觉申报自己的收入,包括零收入。通过申报可以算出自己是需要补交税款,还是会得到退税,或是有资格得到各项福利。可以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一位母亲初来加国,没有工作,也就没有报税,结果自己就无法领到小孩子的牛奶金及GST退税。因为这些福利都和自己的个人收入挂钩。所以只要移民加国居住,年年都应主动报税。
贴士二:报税三大块――应税收入,税率,税务补贴
报税单看似密密麻麻一大本,基本原理倒也简单。
第一块先计算个人的应税收入,也就是所有的收入(如工资、利息、投资收入、福利、租金收入等),再减去各种抵税项目。假如王先生所有的收入为6.5万加元,减去抵税项目,主要有养老金供款5000加元,托儿费用4000加元等,他的应税收入就变为5.6万加元。
第二块是税率。与收入有关,收入越低,税率也就越低。下表是以安大略省为例,大致划分出2009年度的联邦及省的联合税率。
以上面的王先生为例,他的应税收入为5.6万加元,那么头1万加元收入不用交税,1万~4万加元的部分(计3万元)交21%的税,4万~5.6万加元的部分(计1.6万元)交31%的税。他要交的税约为3万×21%+1.6万×31%=1.1万加元。
第三块是政府的税务补贴,各种补贴名目繁多,因情况而异。大致来讲,收入低,补贴就会多一些。简言之,王先生税前收入为6.5万加元,减去个人所得税1.1万加元,实际收入为5.4万加元。平时王先生拿到工资时,雇主已帮他代扣了税款(在加国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在报税时,根据雇主开据的证明,他可以算出是需要再补交不足的部分,还是会从税务局拿回多交的部分。假如他在平时交了1.2万加元,那么税务局就会退还给他1000加元的税款。
挣钱,消费都要留意税前税后
孙老先生来加拿大探望儿子一家,准备在国外多生活一段日子。他很快发现,在加拿大讨论挣钱与消费时,都必须得时时想到税前与税后的差别。举个例子,比如年薪10万加元和年薪5万加元收入真的相差一倍吗?人们在讨论年薪时,都是指税前。扣掉所得税后,差距就没有那么大了。而50加元的衣服和100加元的衣服,付完销售税后,差距反而拉大了。孙老先生有点纳闷,政府要收税无可厚非,但直接把税算到价格里不是更加方便吗,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单独算一次呢?后来,通过两次政府的税务调整,他悟出了一点门道。一次是2008年,政府为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推出了一项公交税务补贴。老百姓购买月票的费用,可以得到15%的税务补贴。另一次是2009年,政府为刺激经济,提出装修房屋的费用也可以得到15%的税务补贴。这些补贴能给符合条件的百姓带来数百到上千加元的退税。
其实,寻常百姓的生活主要是围绕着挣钱和消费这两块。实际上,各级政府通过把税收从这两块中单列出来,其主要目的是使税收这个概念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调整税务工具,就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家的消费。从另一方面,英语中有句俗话叫“A dollar saved is two dollar earned”(省下1元钱相当于挣2元钱),也非常精辟地点出了在高税收国家税前与税后的差别。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就是税务自由日(Tax Freedom Day)。每到加拿大的税务自由日,各类媒体少不了都要议论一番。其实,这并不是法定节日,而是有关机构通过计算得出:全国人民从年初到税务自由日之前所挣得的金钱可以足够交政府的税了。从这天起,百姓不用再为政府打工了,税务自由了,剩下的日子所挣得的钱都归自己了。全世界有多个国家公布自己国度的税务自由日。2009年加国的税务自由日是6月6日,美国是4月13日,英国是5月14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0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