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进入中性观察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先安
从2009年初开始,央行的货币政策再次进入中性观察期。判断的依据如下:一是,在金融危机仍未全面退去的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长仍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仍名义上保持着适度宽松的状态,但实际上央行货币政策在2008年第四季度之后并没有采用扩张性政策。二是,央行的利率工具和存款准备金率再次缺席8个多月。虽然存款准备金率处在不低的水平,央行要刺激经济增长完全可以调低存款准备金率,但实际上央行并没有出手动用重武器。三是,国内经济从2008年底金融危机猖狂到2009年上半年贷款快速增长的切换异常迅速。在这种变化异常的外部环境下,央行的占优策略是保持观望,而不是忽左忽右的变动。
目前经济复苏仍面临着很大不确定性的内外部环境。在外需还没明确恢复时,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半年以33.5%的速度增长。下半年预计仍将维持一个较快的增长,从而对货款和货币需求形成软约束。
在观察期期间,央行政策最多是微调,因为央行不会冒对经济增长踩刹车的风险。在开始调整名义利率时,预示货币政策已经进入紧缩期间。所以央行在真正开始调高名义利率时还是会比较谨慎。
结合对未来一年内经济的乐观判断和对未来CPI变化的判断,我们判断货币政策中性观察期还至少会持续半年。整体感觉,央行在中性观察期里可能有以下选择:
方案一 乐观选择
如果四季度经济增长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最乐观的情况是预计央行四季度不采取进一步措施,不动用紧缩型工具,甚至到2010年前三个月都只是保持观望的状态。这种情况下,相对充裕的货币尚能支撑股市上涨。
方案二 中性选择
在相对比较确认经济复苏的情况时,央行判断在四季度不会出台在今年生效的政策,而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宣布2010年对商业银行贷款再度实施额度控制的方法。
方案三 悲观选择
我们预计央行在2009年动用基准利率工具的可能性很小。货币政策要再次进入加患通道,估计最早要到2010年4月份或5月份。在央行动用基准利率调控前,央行可能会先调整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并以此作为向市场传递的信号。如果今年四季度国内外经济恢复较快,最快预计央行会在2010年初开始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总体来看,今年四季度央行的货币政策出台紧缩型调控工具的可能性很小,很可能货币政策会继续维持观望状态。
政府调控股市的七种武器
1 新股IPO
新股IPO的重启与暂停对于中国股市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它表明政府担心股市过热或者崩盘,通过增加或减少新股供应来调控市场走势。A股市场共有7次暂停IPO和7次重启,最近一次重启是今年的6月29日。IPO暂停或重启能对市场中短期趋势产生影响,但它不能决定市场出现是反转还是延续之前的走势。
2 大盘股上市或再融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中石油的上市,是不是终结2007年A股大牛市的罪魁祸首?不好妄下结论。但每当市场出现狂热的时候,总会有大盘股上市或巨额再融资来让市场冷却下来,比如中国平安的再融资以及最近中冶的上市,这显然也成了调控市场的一种手段。当然也可以这样解释:只有在市场热起来时,才能让这些大型国企和金融机构顺利圈到钱,无论怎样解释,最终的效果都是一样的。
3 印花税
2007年的“5・30”,让投资者见识了印花税这种调控股市的武器的厉害。其实早在1990年底的时候,就因双边增收千分之六的印花税让股指出现长达9个月的长跌。直到1991年10月将印花税率下调到千分之三来救市。无论是单边还是双边征收,上调还是下调税率,方式不同但目的一致,就是抑制泡沫或拯救市场。
4 社论
熟悉1999年5・19行情的人都清楚,背后有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起作用。当时《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坚定信心规范发展》一文,用带有强烈宣示性和引导性的言论,引导了一波行情。目前,社论依然是调控股市的重要手段,只是效果没那么直接和明显,但可以明确表示出政府的态度。
5 信贷资金
信贷资金对股市的调控有两层含义:一是信贷量本身就是中国经济的领先指标,信贷的扩张往往能启动一波股市行情;二是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是公开的秘密,监管机构只要严查,往往会引发市场的恐慌,尽管很多时候是虚惊一场。信贷资金的松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股指的涨跌。
6 政府组织资金
虽然中国没有平准基金这样的专门稳定证券市场的基金,但A股历史上,政府组织资金秘密救市的事件也不少。面对2008年A股的暴跌,中央汇金公司增持了银行的股份,银行殴是A股市场上权重最大的一部分,显然这一举措对稳定大盘有积极的作用。
7 与机构投资者座谈
机构投资者是新世纪以来逐渐发展壮大的,目前已经成为股市的主导力量。机构投资者一般也是助涨助跌,但这不妨碍在关键的时刻,管理层需要召集机构投资者共同行动,来稳定市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45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