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来源于思考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欧明刚
作为学金融的我来说,对于学军博士的名字早就比较熟悉,看过他不少见诸于有关金融期刊的文章。一个直观的感觉是:这些文章既来自于工作实践,又闪耀着理性的光芒,让人觉得过瘾和解渴。前些年我协助王松奇教授主持《银行家》杂志的编辑部时,就曾约于博士为我们撰稿。但几次得到的答复是:“暂时没有合适的”。我当时以为这只是托辞而已。
2006年8月28日,他在《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根源:美元主导下的货币膨胀――兼议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结果引起了广泛影响,为此王松奇教授特意嘱咐我们赴深圳对他进行一次专访。原来,这几年他一直在思考着宏观经济问题,力图有所创新。我看到之后,即与他联系,既是祝贺,也有“怪罪”成份。不久我即到深圳与他进行了长谈。随后就有《于学军:打造高水平的地方监管当局》之文发表。在这篇文章里关于他对宏观经济的心路历程和主要观点并不是重点,似乎在这里有补充之必要。
思考经济问题对于学军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长期在人民银行系统工作的干部,关注宏观经济似乎也是他的职业使然,所以在人民银行深圳分行担任处长、副行长之职时,写了许多与宏观经济和中央银行相关的文章。银监会系统与人民银行系统分家之后,他作为筹建中国银监会深圳银监局的负责人,在筹建工作千头万绪、建章建制耗费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仍然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并忙里偷闲,不时写出阐述宏观经济的精彩文章。
一般来说,研究宏观经济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模型法,通过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编制一套复杂的指标体系来判断;一种是经验法,即通过经验数据和指标来判断。前者可能很科学,但每当遇到疑难杂症时,指标之间相互排弃,难以下结论;后者可能犯简单经验主义的错误,要么因为支撑经济运行的背后机理发生变化,要么就是很难找到相同的情形。作为在经济学理论上训练有素、科班出身的于学军来说,他有条件选择上述任何一种模式,但他却不是,而是从金融实践中来进行理论思考。
中国经济学界,当前最流行的趋势可能就是浮躁了。有些媒体经济学家是为了名利,通货紧缩时大论紧缩,通货膨胀时大谈通胀,没有自己长期的研究方向,什么问题热就讨论什么问题,为了吸引眼球,怎么标新立异就怎么说,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经济管理部门的研究人员,虽有独自观点和独立思考,可能因为屁股指挥脑袋的缘故,结果却使自我有见地的观点被湮没掉了。更多的官场学者则将大量的精力用来揣摩高层的偏好,甚至人云亦云,趋炎附势。
于学军说他研究宏观经济问题是“业余爱好”,这种“业余”水平之高却让专业人士汗颜。当然他曾是专业队员,受过专业训练,但毕竟不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业。我觉得他的研究之所以取得成绩首先是基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本人就是一个爱思考、爱探讨学术性问题的人。如果说以前他的研究尚有工作需要因素的话,那么自担任深圳银监局局长后仍然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则不是为了评职称,也不是为了出名(深圳银监局局长之职足够有名),所以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少了很多世俗的功利色彩,没有职称压力,没有升迁顾虑,没有经济诱因,没有部门利益因素,不急功近利,主要是因为兴趣,这样他的研究自然在比较宁静和理性的状态下进行。
他的成功因为坚持。坚持是成功的关键。干任何事情贵在坚持。经济问题的研究更是如此。经济问题既因为其不可能有效试验和摸拟,也因为涉及到人的行为,因而就变得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可以说经济学仍然还不能称为一门现代“科学”。因此,经济问题的判断,可能更多的是需要中医的理论,需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和辩证思维的理论来分析来解释。这就更需要长期跟踪和研究。于学军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变迁,对此有切身的体会。当本轮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某种不同寻常的迹象时,他就能有研究的敏感和研究的冲动,他就要寻找各方面的资料来寻求合理的解释,并找至解决办法。相反,我们现在许多宏观经济学者拿着建立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教科书,随意下结论,结果总是一错再错。还有一些研究者,纯粹是因为这个问题热,这方面的文章好发,或者某位领导同志关注,于是拿着现成的分析框架一套,肤浅得很,结果可想而知。
他的研究当然还基于其对现实经济运行的理解。与许多高层和经院派的经济学研究者不同的是,他的研究主要基于对深圳经济运行的理解。深圳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之一和中国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深圳经济的变动直接体现着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变化。他的工作经历让他看得更清楚。我们常说研究宏观经济要关注微观基础,也就是他常引用的一句话“从大处着眼,微小处入手”,负责宏观经济的官员和跟踪宏观经济的学者不能老是拿着几个数据揉来揉去,而应需要更多的微观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本质性特征。
于学军博士的宏观经济研究并没有止步于以往的理解。最近他又有新的思考。2007年11月,他将一篇新作《警惕资产泡沫型通货膨胀》交给我,在这篇文章里他将其宏观经济观点进一步升华,特别是对本轮通货膨胀的特点及治理措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也兑现了他对我们的承诺。
后来,他又将2003年以来关于宏观经济的文章连同最新的思考结集《货币视角――中国宏观经济解读》于2008年5月出版。就在书得以出版之前的2008年年初,于博士被调任中国银监会江苏银监局任局长,在做好监管工作之余,继续其宏观经济的思考,给我们提供了一篇近2万字的长文,我们摘其要者冠名为《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式与力度》,放在本期发表。从此书和本期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于学军博士宏观经济思考的动态一致性。
(本文原载《货币视角――中国宏观经济解读》,本次刊登时作了修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8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