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EVA在供电企业的应用研究(系列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靓 杨志鹏

  【摘要】文章对经济增加值(EVA)价值评估模型的理论基础、计算模型和相关信息的辨别与采集展开论述,进而探讨EVA指标在国有企业实际应用中对会计信息作出的调整;在现有制度规定下。侧重探讨了EVA模型在供电企业的应用,并对该指标在供电企业应用的难点做了初步的分析,以期对该指标在供电企业能够更好地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EVA理论;企业价值;调整项;应用
  
  一、EVA计算原理简介
  
  (一)EVA理论渊源
  EVA理论源于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莫顿・米勒和弗兰克・莫迪利尼亚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建立在“剩余收益”(即经济利润)概念的基础上。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J.Stern和G.B.Stewart引入EVA并向可口可乐公司首次推介了这一理念,使其在实际运作中见到成效;EVA作为考核指标,与传统利润指标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引入了“资本成本”的理念,考虑了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在传统会计利润方法下净利润为正,企业是盈利;但用EvA计算方法,企业可能实际上存在亏损。这种虚假盈利很可能给决策者造成错觉,导致错误决策,不断加大投资,而其实隐形亏损却不断增加,最终变成显性亏损,导致企业失控甚至突然倒闭。
  
  (二)EVA计算原理的简介及构成项目的调整确定
  EVA指标用公式可表示为:E-VA=N(JHAI-ICWACC
  从公式构成来看,EVA的计算结果取决于三个基本变量,三个变量都必须对现用财务报表数据进行适当调整:
  NOPAT(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税后净营运利润”的缩写):
  TC(Total Capital,“资本总额”的缩写):
  WACC(Weighled Average Cost ofCapital,“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的缩写)。
  1 NOPAT的调整:
  到目前为止,Stern&Stewart公司确认的NOPAT调整项目达到200多项,通常选择5-15项。就可以使得NOPAT比较真实。本文考虑的主要调整项目如下:递延所得税项目、财务费用项目、营业外收支项目和补贴收入项目、研发费用项目、商誉摊销、各种会计准备项目。公式具体表示为:NOPAT=税后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一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一营业外收入)一补贴收入+(已摊销的研发费用一应摊销的研发费用)+商誉摊销额+各种会计准备金增加额之和]×(1一所得税率)
  调整项目的简单介绍:
  (1)递延所得税项目的调整:在NOPAT的计算中,所得税不是我国财务报表中。所得税费用项目列示的金额。两者的差异体现在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资产中。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应加上,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应减去。
  (2)财务费用项目的调整:在资本成本的计算中已经包括了债务部分的成本。因而在计算NOPAT时,支出的利息等相关费用不应计入期间费用,避免重复计算。
  (3)营业外收支项目和补贴收入项目的调整:EVA理念强调企业应主要关注其主要业务的经营情况,对于营业外项目和补贴收入项目则需要从税后净利润中予以扣除。
  (4)研发费用项目的调整:在计算NOPAT时,需根据EVA理念要求,具体分析企业当期费用化处理的研发费用,哪些应该资本化。哪些应该费用化,确定真正符合EVA理念要求的费用化金额和应摊销金额。
  (5)各种会计准备项目的调整:对企业的股东而言,各种准备金并非当期费用的实际现金支出,将这些资产减值损失从利润中扣除的做法不利于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因而需要加回,商誉摊销项目的调整原因也是如此。
  (6)少数股东损益的调整:EVA指标的计算是从整体上评估企业是创造了财富还是毁灭了财富,出于对企业整体价值创造评价的需要。对已经从合并利润中扣除的少数股东损益应该加回。
  2 TC的调整:
  根据EVA指标中有偿资本概念,TC应包括所有当期投入企业正常业务经营以产生经营利润所用的全部需要支付一定成本的资本,对于无息负债、未来业务的长期投入、不反映企业真实损失以及非正常营业收入支出的资本占用都应予以剔除。TC通常需作如下调整:
  (1)债务资本的计算。从企业债务的构成来看,许多负债项目都不要求支付成本,因而无息流动负债必须从资本中扣除,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等不产生利息的商业信用负债。因此,债务资本=平均短期借款+平均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平均长期借款等长期负债合计
  (2)权益资本的计算。在我国,企业的权益资本应包括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合计和少数股东权益之和。
  (3)约当权益资本的计算。本文主要考虑各种会计准备项目、商誉项目、递延所得税项目、非正常营业外收支项目几种调整项目。考虑此几种调整项目的原因简要如下:
  第一,各种会计准备项目:与NOPAT中的调整原因相同,商誉项目的调整原因也是如此。
  第二,递延所得税项目:根据EVA的思想,递延所得税资产已经支付,不应作为企业资本的一部分,应从资本中扣除;相反,递延所得税负债留存在企业。是企业的纳税义务向后推延,这对企业明显有利。因而应加入。
  第三,非正常营业收支项目:同NOPAT中原因一样。
  约当权益资本=平均各项会计准备金余额之和(不包括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平均商誉累计摊销额+平均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一平均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累计营业外支出一累计营业外收入一累计补贴收入)x(1-所得税率)
  (4)在建工程项目:在转为固定资产之前由于暂时不产生收益,应从资本中扣除。有些观点认为货币资金也具有相同特点。也应扣除,本文中暂不考虑扣除。
  (5)研发费用项目:与上述NOPAT研发费用调整项目的理由基本相同。
  综合以上,TC的计算公式具体表示如下:
  TC=债务资本+权益资本+约当权益资本一平均在建工程+平均未摊销研发费用
  3 WACC的确定:
  WACC是指企业债务资本的单位成本和权益资本的单位成本根据债务和权益在资本结构中各自所占的权重计算得出的平均单位成本。用公式表示如下:
  WACC=(债务资本成本率×债务占总资本比例)×(1-所得税率)+权益资本成本率×权益占总资本比例
  (注:在这里,权益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用倒算的方式推定,即=1-债务占总资本比例)
  WACC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投入资本的最低回报要求,本文在确定WACC具体考虑如下:
  (1)债务资本成本率的确定。可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作为税前单位债务资本成本,也

可以自身实际发生的利息情况为准予以确定。
  (2)权益资本成本率的确定。当前国际通行采用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的缩写)来计算权益资本成本率。公式如下:
  权益资本成本率=无风险收益率+p系数×市场风险溢价
  其中:第一,无风险收益率,一般可以当年发行的记账式国债的平均票面利率为参照。
  第二,P系数表示的是一个较长时间段的系统风险指数。是企业的单位运营风险相对于整个市场的一个风险系数,目前P值可以不用建立模型计算得到,可以通过有关数据库获得,如锐思数据库。
  第三,市场风险溢价是指市场期望回报率减去无风险收益率。美国最常用的风险溢价平均为6%,而清华大学杜胜利认为,结合目前实际,考虑将我国的市场风险溢价定为4%。
  
  二、EVA理论在供电企业的应用分析
  
  (一)EVA指标应用对供电企业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改变传统业绩评价中仅仅注重利润指标而忽略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单维思维模式
  与其他的国有企业一样,供电企业对企业的业绩评价也多偏重利润指标的考核,EVA指标的运用,将使得管理当局开始意识到国有资本的使用也是有成本的,从而能够规范投资行为,谨慎投资,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 有利于供电企业更加重视资产使用效率,合理确定企业的资产规模,妥善处理不良资产,以免侵蚀存量资本创造的收益
  供电企业有明显的自然垄断性质。占有的资产量十分巨大,其承担的资本成本相应也十分庞大,在EVA指标的考核下,原本丰厚的利润将会被巨额的资本成本摊薄。甚至出现负的经济增加值;因此,EVA指标的运用,将使得管理当局开始关注企业存量资产规模及其使用效率,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资产闲置。
  3 有利于供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编制精度和控制力度的整体提升
  一直以来,供电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也多偏重利润预算的管理,EVA指标的运用。也必然带来预算编制重心的变动,之前不被重视的项目需要重新予以考量。比如利息费用、研发费用、在建工程等,这些方面也一直是供电企业预算编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二)EVA业绩考核指标在供电企业的应用分析
  供电企业属国资委业绩考核范围内的国有企业,相关调整项目的选择必须遵照《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所附的《经济增加值考核细则》中的相关规定。
  1 EVA计算公式确定:
  (1)NOPAT的计算公式:
  NOPAT=税后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一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目x50%)×(1-25%)
  注:不考虑各种可能的税收优惠政策统一按照25%计算所得税;
  (2)TC的计算公式:
  TC=平均所有者权益合计+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3)WACC的确定(《经济增加值考核细则》中对资本成本率做如下规定):
  第一,中央企业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
  第二,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较重且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资本成本率定为4.1%;
  第三,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工业企业和80%以上的非工业企业,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
  第四,资本成本率确定后。三年保持不变。
  2 公式构成项目对EVA指标的影响分析
  (1)税后净利润:该项目于EVA指标呈同向等额变化趋势。
  (2)利息支出:该项是作为加项存在的,可以按照(1-所得税率)的比例增加当期EVA,但由于利息支出与税后净利润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不考虑企业自身所得税率与国资委考核设定税率的差额,利息支出对NOPAT的增减没有影响,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WACC的影响上,通常来讲,如果利息支出增加,债务资本成本也会相应增加,从而降低企业的EVA值。
  (3)研究开发费用/勘探费用调整项:该调整项也是作为加项存在的,这样的规定将会鼓励企业管理当局敢于进行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益的研发费用的投入。
  (4)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该项是作为减项存在的。主要是出于限制非主业经营的考虑。
  (5)无息流动负债:该项是作为加项存在的,即在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平均无息流动负债比重增加,EVA值也会相应增加,从而影响企业的债务决策。
  (6)在建工程:该项也是作为加项存在的。即在资产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在建工程越大。EVA值也会越大;然而,在建工程项目却是一把双刃剑,当在建工程转化为固定资产时。就会立即变成EVA值的减项,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在当期有大量转增资产时,将会使得当期的EVA值降低很大,这种行为对EVA的贡献只有随着资产的折旧计提才能逐步放大。所以对连续的EVA值来讲,在建工程并非越大越好,企业应该根据在建工程项目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间点的分布特点来规划设计在建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
  
  (三)EVA在供电企业应用面临的难点分析
  1 EVA计算模型的确定是应用中的障碍之一
  要想真正把EVA理念引入企业管理中,在供电企业现存的会计管理模式下,执行和操作都面临很大难度,会计调整项目的选择和资本成本率的确定问题都需要依赖大量详实的历史数据,这些数据是之前没有积累的,需要重新开始;且当前会计科目体系的设置并不能直接支持EVA的计算。更加大了难度。
  2 EVA如何与目前的资产管理模式相结合也是应用的难点之一
  供电企业占用的资产量是十分庞大的,在EVA的考核下,企业将不得不关注资产存量的质量问题。在大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推行的当下,如何把EVA资产管理理念融入程序设计中,比如及时反映出企业当前在建工程出于什么阶段、闲置资产和不良资产是否需要处置、对EVA值带来多大影响等等,来为企业今后科学进行电网投资决策、确定企业的资产规模提供客观有力的数据支撑。
  3 EVA如何与目前的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也是应用的难点之一
  为确保EVA考核指标的顺利完成,各级省网公司通常需要将上级单位下达的考核指标进一步向基层单位分解下达,但EVA考核指标是不适合直接下达的,因为EVA的构成项目中有些项目不受基层单位自己控制,如所得税和财务费用等,而平均资产、平均在建工程和平均无息流动负债等项目,基层单位还是有一定责任的,可以考虑直接分解下达。所以。EVA如何与全面预算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作用也是应用的难点之一。
  
  三、结束语
  
  EVA指标的核心在于促进企业树立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将该理念贯穿到企业内部管理、外部投资等各个方面去,这也是国资委对央企实施EVA业绩考核的终极目标,但实现EVA价值管理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那些立志于实施价值管理的企业必须树立推动价值深化的决心和保持持久改善的耐心,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的价值提升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伟.EVA在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研究,2006(5).
  [2]王炜.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J].价值工程,2003(4).
  [3]赵世鸿.经济增加值指标(EVA)解读[J].西部财会,2008(10).
  [4]王卉.EVA理论在发展传统绩效评价基础上的经济应用[J].价值工程,200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86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