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利益相关者目标的高校绩效指标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志宏

  【摘 要】 进入21世纪,绩效问题已成为众多组织特别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盈利和非盈利组织都希望通过绩效指标的设计和考核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应当构建以国家、学生家长、教职员工和学生等主要利益相关者目标为出发点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以提高高校管理者和职工创造良好绩效的积极性,促使高等院校在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教育资源的占用和耗费。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利益相关者; 绩效指标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校经费支出也出现了大幅度增长。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之一。
  
  一、高校利益相关者及其目标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渊源及其本质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逐步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政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甚至是社区居民,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美国经济学家弗瑞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看作是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是利益相关者,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拓宽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但是,弗瑞曼的利益相关者的解释却无法得到实证研究产生令人信服的结论。布莱尔把利益相关者定义为“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并在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所有权与控制》一书中指出,公司应该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而不应该仅仅是为股东的利益服务,股东只是拥有有限的责任,一部分剩余风险已经转移给了债权人和其他人,而且股东所承担的这种风险可以普遍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化解。因为利益相关者专用性资产的存在,利益相关者也就可以根据其资产的多少和它们所承担的风险来获得企业对其利益的保护,这样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分享公司利益也就有了依据。
  
  (二)高等院校利益相关者及其目标
  利益相关者理论现在已成功引入高等院校,罗索夫斯基在《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一书中就采用了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框架。他将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即教师、行政主管和学生;第二层次,即董事、校友和捐赠者;第三个层次,即政府和议会;第四个层次则是大学利益相关者中最边缘的一部分,即市民、社区、媒体,是次要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因国情体制差异、时间和空间转换以及考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大学利益相关者的层次划分也就不同。
  高校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可以为大学提供人、财、物等有形资源,还可以向大学提供政策和制度(来自政府)、各学科知识(来自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地理与人文环境(来自社区)、经营理念(来自企业)、管理技能(来自大学管理者)、情感投入与校园文化(来自教师、管理者和学生)、信息(来自所有利益相关者)等等无形资源。其中,作为大学“核心资源”的大学声誉的创造更是与众多利益相关者紧密相关,特别是教师、学生、校友的口耳相传才使大学被人所知,从而造就了被认为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大学声誉。高校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如果试图满足全部现实和潜在众多利益相关者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主要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的目标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也无必要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绩效指标体系。笔者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为大学提供人、财、物等有形资源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国家、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和学生四个方面,寻求建立更完善、更科学的高校绩效指标体系。
  1.国家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和人才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高校的投资者、经费提供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国家对高校的期望主要是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提供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教职员工
  教职员工是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的提供者,也是高校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合作者。高等学校工作绩效的高低是教职员工在某一时期内的工作结果、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的总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绩效与薪酬是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对等承诺关系,绩效是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而薪酬是组织对员工的一种绩效承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绩效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社会分工所确定的角色承担他的那一份职责。他的生存和发展是由其他人的绩效保证的,而他的绩效有保障其他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高等学校的教职员工对组织的绩效要求,不仅表现在薪酬上,还表现在个人的发展机会上。因此,高校职工的目标:一是工资待遇的提高;二是个人成就(职务升迁、学术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3.学生家长
  近年来,学费收入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除财政拨款外的第二大经费来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只要孩子有能力读大学,每位家长都会尽力从资金上给予保障,这种保障会一直持续到孩子找到工作为止。学生家长对高等学校的期望对绩效指标的构建正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学生家长的期望: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预期收益,包括学生的未来薪酬、荣誉、地位、精神回报等。
  4.学生
  高校建设“必须以学生为基础,而不是以教师或知识为基础”,“没有学生就没有大学,学生毕竟是大学存在的理由。从这一意义上,学生是大学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正如《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所指出的:高等教育要采取学生为中心的新思路以及新模式,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学生不仅是被关注和服务的对象,同时还是影响大学的重要力量。选修课制度有助于决定大学的哪些领域和学科将得到发展,学生的种种选择,像消费者一样,引导着大学的扩展和收缩。
  学生对高校的目标:优秀的教师素质、基础管理水平和高校的影响力。教师素质是指教师的学术地位、文化素质、道德水准、专业水平、参与高校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及爱岗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基础管理水平是指维系高校教学正常运转及生存与发展的组织结构、内部管理模式、各项基础管理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后勤服务等的建设及贯彻执行状况。高校的影响力,是指高校对其生活、学习、就业和未来发展的影响。
  
  二、高校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绩效指标的概念及其意义
  1.绩效指标的含义
  
  “绩效”一词源于英文中的Performance,原意是性能、能力、成绩、工作成果等。绩效指标是指从哪些方面对工作产出进行衡量或评价。世界经合组织(DECD)将其定义为“一种用来测量那些难以数量化之物的数量价值”。马丁・凯夫(Martin Cave)等人认为,绩效指标是通常用数量形式测量高校活动特征的一种官方的测量工具,这种测量既可以是序数性的,也可以是基数性的;既可以是绝对性的,也可以是相对性的;既包括固定的、机械的程序,也包括一些非正式的如同行评价或声誉排行等过程。高校管理领域中广泛采用绩效这一概念来表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与所取得成果的比,即“投入产出比”。在高校中,绩效可以包括教学绩效、科研绩效、管理绩效等。教学绩效是指教学投入与教学效果之比;科研绩效是指科研投入与科研成果之比;管理绩效当然是指在管理方面的投入与管理结果、管理水平之比。
  2.绩效指标的意义
  绩效指标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国外高校中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应用。绩效指标的测量能够提供关于高校运行状况的准确信息,同时也能衡量高校完成战略目标的情况。1997年,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HEFC)设立了一个绩效指标研究小组(Performance Indicators Study Group,PISG)研究和设置绩效指标体系。绩效指标是指运用特定的评价指标、合理的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一定经营期间的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高校绩效指标主要考核国家财政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可用于考核部门申请学校拨款资金的使用效益。高校构建的绩效指标,从“用钱效益”出发,根据部门绩效大小予以支持与削减,对业绩突出的部门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对业绩较差的部门削减拨款额度,敦促其整改,从而提高管理层对资金使用的满意度。绩效指标涉及高校办学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增加人才培养的数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节约资源的投入,从而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绩效指标的设计
  高校绩效指标的设计应以高校利益相关者目标为基础,并把各利益相关者目标予以层次化。可以从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去设计绩效指标(这四个方面包括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以及硬评价与软评价),以实现高校利益机制的利益相关者导向,行为过程的利益相关者控制,组织模式的利益相关者优化,最终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具体的绩效指标如表1。●
  
  【参考文献】
  [1] 代蕊华.西方高校的绩效指标及其评价[J].全球教育展,1999,06:56~59
  [2] 张思强.高等学校绩效预算的理论框架[J].事业财会,2006,4:4~6.
  [3] 张思强.基于资源管理的事业单位绩效预算模式研究[J].财会月刊(综合),2007,2:18~19.
  [4] 张泽明,王丽萍,等.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9:97~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74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