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生风险新审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贵军

  上期谈到了新《生命表》出台对当前寿险产品的价格影响,本期则直入生命表的本质,即生命表直接反映出来的生存和死亡的风险。
  
  新生命表的数据
  
  新生命表的非养老金业务表零岁余命男性为76.7岁,较“1990-1993生命表”增长3.1岁,女性零岁余命为80.9岁,较“1990-1993生命表”增长3.1岁,主要年龄段男性死亡指数在80%左右,女性则在70%左右;养老金业务表零岁余命男性为79.7岁,增长4.8岁,女性零岁余命为83.7岁,增长4.7岁,男性死亡指数总体水平在60%-70%之间,女性在50%-70%之间。
  
  新旧生命表所反映的风险变化
  
  无论是非养老金保险(即含有死亡责任的寿险)还是养老金保险(只含有生存领取责任的寿险),被保险人平均生存时间都增加了,也就是死亡风险概率都降低了。当然,投保死亡保险的人群其整体寿命平均值低于投保养老保险人群的寿命平均值。
  
  如何重新评估现在的养老风险(生存风险)
  
  此次新生命表的出台,用一个科学的数字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量化了的养老风险,那就是男性要活到79.7岁,女性为83.7岁。假如一个男子60岁退休养老,对于旧生命表,他会活到74.9岁,平均养老时间为15年,而按照新生命表,他会活到79.7岁,平均养老时间为20年,那么,他必须多准备5年的养老基金。从比例上来讲,他要比原来多准备出1/3的养老金,才能保证养老生活水平不降低。如果不增加养老金的储备,那么他就必须降低养老生活水准,降低的幅度为25%。增加三分之一的养老金或是降低25%的生活水平,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讲,都是必须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新生命表中的人均寿命会比我们想象中的大一些。比如我们普遍认为男性预期寿命为73岁左右,这个数字指的是国民预期寿命,代表全体国民的平均寿命,79.7岁仅指保险公司统计的被保险人的平均寿命。由于人们买保险都会有逆选择倾向,例如健康风险要高一些,会更倾向于参加医疗保险。因此,家庭有长寿史的人或是自认为身体健康的人更倾向于养老保险。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物质条件极为丰富、医疗条件极为发达的地区,人们对自己的寿命预期还会更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职能转变,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个人日益成为医疗风险和养老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有合适的商业保险做后盾,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保障。购买养老年金保险,不仅是分散养老风险,还可能是增加收入的有效手段(目前养老年金产品多为分红型产品)。
  既然参加商业养老保险,我们希望规避的自然是长寿和高龄的风险,如果一个养老产品只负责75岁前的养老风险,显然是不合适的,至少要到80岁,最好到90岁。当前已经有非常多的人寿保险其生存领取定为80岁、81岁,以前人们总觉得太遥远,现在从生命表的角度来讲还是非常合理的。
  
  如何重新评估现在的死亡风险
  
  生命表体现的数据是死亡率大大降低了,因此,在寿险产品其它定价因素不变的基础上,对于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险种,比如定期寿险、终生寿险价格相比原来有可能会下降。
  那么,我们是否就可少投保或延缓投保死亡保险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生存风险人人都有,因为活着就需要花钱,多活多花,少活少花。死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一辈子只有一次,而在一个特定时间内,死亡风险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一旦发生,他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对于发生风险的家庭,他损失的概率是百分之百。只有通过死亡保险才会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分担损失,减轻风险家庭的损失。
  重视死亡风险的存在,其实就是关注家庭的责任。正如一位保险人总结的:一个明智的家庭,他(她)对家庭的责任是指“使家眷免于饥饿,不至于无家可归;使子女完成必要的教育,不至于失学;使父母安享晚年,不至于老无所养;使家庭财产完整,不至于受损”,这份责任没有“如果、万一”、“没有只要……就……”等的条件。不允许推脱,不能假设,没有期限,没有条件。人只有假借死亡保险,才能做到这一点。死亡保险可以将“只要我活着,我就可以照顾家庭”中的条件除掉,不管我是否活着,我都可以尽责任照顾家庭。
  
  如何重新评估现在的健康风险和保险理财风险
  
  对于分红、投资和储蓄型险种以及重大疾病等健康型险种,《新生命表》所反映的数据变化都不大。目前,分红、投资类产品和重大疾病等健康类险种占据80%左右的市场比重。大病保险被广大客户长期追捧,说明国人已经有较成熟的健康风险理念。理财类保险的畅销又说明国人对纯保障类保险(死亡风险、养老风险)的接受度仍待提高。
  综上所述,新生命表出台重点在于对养老风险的重新定义,这必将带来养老类保险产品的重新调整,从而推动更多人养老风险观念的建立。从长期来看,分红、投资类产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中国寿险市场险种格局必将改变。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早已过亿,占全国人口10%左右,而且人口老年化以每年3%的速度在递增。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养老问题将更加突出。对于百姓而言,除了传统的储蓄养老外,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保险作为晚年生活的理财工具。深圳市保险同业公会的调查说明,在人寿保险产品中,商业补充养老保险的预期购买率位居榜首。笔者衷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关注养老风险,及早建立养老规划,创造从容人生。
  (王贵军 新华人寿 130310181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850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