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韩国成立以来,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得到一致肯定,而高校无疑在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研究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透视其内容和方法,对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的意义。文章试图从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方法等方面入手探索创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路,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韩国;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236-03
  21世纪是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和剧烈碰撞的新时期,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如何面临挑战、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借鉴他国经验、博采众长。在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备受关注的韩国显然是个比较典型的成功案例,其思想政治教育被称为“有国籍的教育”。而韩国和中国在历史传统与文化渊源上有很多相似之点和相同之处,当今我们研究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其内容和方法,显然能够为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因子,这有利于我们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韩国的社会政治历程几经波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有不同的主要任务,但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我们可以提取出一些贯穿其中的主要内容。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国民精神教育。国民精神教育是贯穿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该教育任务主要由高校国民伦理教育课程承担。所谓国民精神教育,“就是要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立自我的民主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和民族复兴的责任,确立民族主体性,以实现复兴韩国的民主思想。”[1]也就是强调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这是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和教育目标。其宗旨就在于,教育要有助于韩国国民树立牢固的国民观念,培养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坚毅的民族性格及创新进取的先锋精神等。
  2.政治教育。韩国在高校积极推行的政治教育是本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理念,即资本主义制度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以培养具有高度自觉的法制观念和赋有民族责任感的韩国公民。韩国教育体系的政治色彩和政治立场十分鲜明,其大学的政治教育内容始终以维护和传播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为核心。例如,在1968年颁布的《国民教育章程》中把“反共教育”写了进去。民主法治乃西方文化精神中的普世价值观念,是韩国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自1948年建国以来,韩国国民对民主法治进行了不懈追求,在1988年终于实现了韩国政体的转型,开启了民主宪政体制。
  3.道德教育。韩国非常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尤其是学校德育,其道德教育主要包括儒家伦理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早在1953年韩国就设有道德教育研究会,1947年成立的大韩教育联合会在每年召开的“全国教育研究大会”中也频频把德育问题作为主题。
  韩国隶属东方儒家文化圈,该国教育以传承和重整儒教精神为重要任务,这是韩国一以贯之、长期坚持的。韩国著名的儒学家琴章泰先生曾指出:“在民族的思想领域中,儒教从开始直到今天一直作为一个轴心在起作用”[2]。除了重视外来的儒家伦理教育外,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是韩国德育的重要内容。如今随着东西方伦理道德观念的不断交织和冲突,韩国试图走的是一条融合东西的道路,结合吸收儒家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伦理观念中的有益因子,以成其民族性格。
  二、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
  在韩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定的概念,韩国的大学也不像中国大学一样有“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这样的课程界定,但这并不代表韩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韩国高校的宗教、道德、政治等课程都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下面我将通过几所韩国著名大学课程设置方面的分析,揭示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注重宗教的道德教化功能。根据2008年韩国统计厅数据,50.7%的韩国人信奉某种宗教,其中佛教徒占信教人口的45.6%,基督教新教教徒占38.7%,天主教教徒占13.1%,儒教教徒占0.9%,其他占1.7%[3]。由此可见,宗教在韩国人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必然也会融入韩国的教学体系中。韩国高校中的道德教育很大部分就是由宗教课程来完成的,但宗教课程本身其实并不属于道德教育课程,但是由于它特殊的道德教化功能而成为高校德育的主要载体和重要途径。
  经研究发现,在韩国文理科学校中,宗教课程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例如高丽大学、梨花女子大学、汉阳大学、韩国中央大学四所高校开设的宗教和道德课程共33门,其中宗教课程有26门,占75%[3]。这些宗教课程在知识介绍的同时具有道德教化功能,这是韩国政府和教育部都非常重视的。把发展学生的宗教价值评估能力作为高校重要教育目标,是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一种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和整体发展。
  2.加强政治课程的政治教化功能。韩国高校的政治课程是意识形态性最强的课程,在课程性质上,有倾向于纯粹理论灌输和知识性介绍两种,可概括为思想政治理论和国际政治两类课程,前者相当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
  据统计,韩国著名的高丽大学和韩国中央大学的政治课程数量分别是12门、15门,与我国相比并不多,而且这些政治科目中多数是世界政治现状的介绍,如《国际政治》《德国绿党与环境运动》《日本政府与政治》《美国政府与政治》等,这与我国的政治课程设置有很大的不同。不过,政治课的性质决定了其不可避免的意识形态性。通过介绍国际政治的相关知识,也在间接灌输着韩国政府的政治立场和整个民族的政治观点,而且,这种间接的政治知识介绍手段使韩国高校的政治教育显得较为隐蔽,容易为学生接纳和吸收,其潜移默化的功能值得肯定和借鉴。   3.注重历史课程的政治教育功能。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曾深刻地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人民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这反映了历史教育对于国民和国家的重要性。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韩国学校教育承担了“保护历史、传续文化”的神圣使命,对历史教育予以极大的关注。
  经调查发现,韩国高校历史课程大都比较注重世界历史的介绍,尤其是以中、日为重点的东亚历史,比如汉阳大学、高丽大学的《现当代中国历史》,梨花女子大学的《现代日本史》等,这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原因,韩国有着反日和反共教育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则是地缘因素,通过对东亚其他国家历史文化的介绍和比较,可以促进本国学生对韩国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可。通过设置历史课程,韩国学校致力于强化学生对韩国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培育学生的文化情怀、增强历史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增强学生对民族身份的情感接受和理性认同。
  三、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非常完备,与之相配套地,韩国高校还有一套立体的方法体系。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以各种恰当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引导他们的思维活动和行为方式,把理论落实到实践,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
  1.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各国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第一途径。韩国高校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已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纳入其中,再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参与互动,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很好地传达出来,并且经过反复教育强化吸收。同时,随着社会发展,韩国高校也在不断更新和调整着课堂教育的内容,根据时代需要增设了许多新型的道德、历史、政治等文化课程,力图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与社会要求同步。
  2.课外教育。一是实践育人。一定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吸收也才具有生命活力,韩国政府和学校都非常重视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除了提供政策和设施的帮助外,政府部门还会从财政收入里划拨一定的专项资金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做经费支持。
  二是环境熏陶。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又有隐性感染力,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韩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重视课堂教育,更重视本国的历史文化的教化作用,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打造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软环境。例如在韩国校园的活动室、走廊、教室等,精美有力的书法、字画随处可见,广播、影视、网络媒体等也是校园环境的一部分。
  三是社团教育。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特有的构成部分,也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学生成长和学校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根据一份对韩国高校的调查显示,每校平均有35.4个社团,参与人次平均为1 121.3人,加入社团的学生占全体学生的50%,社团普及率为96%,配备指导教授的为87%[4]。另外,韩国还有各种非正式的教育组织,如童子军、青年团等,这些组织通过各种活动方式极大地支持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韩国,各种社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而有效的载体,而且由于其隐性的意识形态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各个高校都受到极大的重视。
  四是社会活动的引导。韩国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拓展到整个社会,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的结合,引导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培养公民意识。经考察,韩国自成立以来举行了许多形式的社会活动,如1970年朴正熙发动“新生活运动”,韩国有两千多所学校参与之中,是一次规模巨大的十分有意义的社会活动。通过这些社会活动,极大地激发了韩国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唤醒和激发了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收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四、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完备,方法独特多样,效果尤为明显,不仅在每一位韩国学生心里种下了“身土不二”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全国弘扬了国民精神,增强了软实力,更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不可阻挡的韩流文化。其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之大、影响之深,不得不让我们去反思、去比较、去借鉴。经过长时间的查阅文献、访谈、讨论,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我发现中韩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其实大同小异,无非是马克思视域下的意识形态问题,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围绕统治阶级的思想设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通过直接灌输和间接影响的方式达到目的。但是,特殊性是绝对的,不能因为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各种似曾相识而去否定其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必须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和突破点。经比较,中韩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差异之所以那么大,一是既有的理论没有落实,另外即使落实了也是浅尝辄止没有加强加深,最后是某些内容和方法的缺失。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应该从理论落实、落实程度、补充创新这几个方面去努力。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知与行的统一,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在实践中深化、提升和发展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们的要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任何知都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以求得发展,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每一次循环都使知行双方进入到了更高的层次,有了更为充实的内容”[4]。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存在知与行的分离的倾向,这是非常危险的。从上文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韩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注重理论教育,而且注重教育实践。学习和借鉴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结合、知行统一的思想,无疑会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起到推动作用。
  2.把握重点领域,攻克薄弱环节,加强国民精神教育。首先政府对学校国民精神教育应赋予足够的重视,把国民精神教育放在社会建设最为突出的位置上,从政府投入到管理机制进行倾斜式重点保障。其次,要形成立体的多层次的国民精神教育网络;另外,要适时更新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当今中国崇洋媚外之风盛行,三星、苹果等电子产品充斥眼球,奔驰、宝马川流不息,韩剧、美剧、英剧应接不暇,流行进口奶粉、进口蔬菜等,总之国外的才是最好的。毫无疑问,大多数中国人还是爱国的,但是什么是爱国的表现呢?经简单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韩国的国民教育注重从细微处入手,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宏观着手,更注重对国家政策和方针的宣传等,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显得空洞无力。我认为很有必要引入韩国身士不二的爱国教育,当然并不是提倡狭隘民族主义,而是提倡支持国产、发展民族工业,加强国民精神教育。向韩国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在程度上深化,还要在范畴上细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我国国民精神教育、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隐蔽化、艺术化。韩国没有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而是在“国民精神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的旗帜下悄无声息地进行着意识形态教育。隐性教育的作用机制在于有意识的“教育情境”设计与隐性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兼具间接性与渗透性的教育淡化了教学痕迹[5],因而具有吸引力。与中国相比,韩国的隐性教育做得很好,而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艺术化,比如环境熏陶法、社团教育法等。而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仍以传统的课堂为主要阵地,且较多地实施“单边政策”,缺乏艺术性。我国高校需要在这方面努力,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和贯彻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的理念,重视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社会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实际、勇于创新,积极创造和运用形式多样、使用方便、承载信息量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4.建立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合理与否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着其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抽象性、不易操作性增加了评价工作的复杂性。针对这一问题,韩国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坚持多样化原则,从评估的内容、手段、角度等方面实现多层次、多角度地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力求形成全面客观而准确的评价。借鉴韩国的思路和经验,建立客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应该从三方面努力,即评价的内容要多样化、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评价标准要具有客观性。
  五、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功能,在凝聚人心、巩固政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各个国家都不必羞于学习他国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今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实环境突出了借鉴契机,相似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渊源也确定了融合根基,结合我国国情和思想政治教育实况,对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剖析和借鉴成为时代的诉求。总之,通过本文对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我们需要做的是从中汲取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探索出适合我国的、行之有效的、且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孙义兰,王思鸿.日新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2).
  [2]田玉敏.韩国的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4).
  [3]高翔.试论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特色[J].青春岁月,2010(10).
  [4]靳义亭.论韩国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5).
  [5]高晓溪.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学理论,2013(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1284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