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什么是赏识教育
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欣赏、赞赏,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中,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
二、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赏识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如果一个同学掉队,对班级来说或许只不过50分之一,很正常。但就是这位掉队的学生,在家长眼里,也是他们的希望,在众多亲友的心目中,也是他们的宝贝。如果我们放弃了他,对具体的家庭来说,失败的比例就是100%。而英语学科更具有重基础的特点,一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起来就异常吃力,更易丧失学习兴趣。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教育公平是人生公平的起点”。不让一个同学掉队,这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但我们中的许多老师,因为种种原因,眼里所欣赏的,就只有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对其他同学不闻不问。其实,更多的差等生在学生群体中常被忽视,因而多数都具有自我放弃、破罐破摔的心理表现,他们更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与关怀。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悉心的交谈发现,他们往往都具有强烈要求学好的愿望,渴求理解、帮助和信任,他们对老师的一个眼神、一种语气都十分敏感。在适当的时候当众或私下给予欣赏,他们便会牢记于心,发愤努力。因此,我们欣赏的对象,应该是我们的全体同学。
2、赏识教育的基础是了解每一位学生。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分析和研究学生,这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是赏识教育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有的学生对英语学科充满了兴趣,但有的学生却对英语感到头疼。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自己基础太差,或感到英语学科没意思,或因教师不妥善的批评而赌气放弃……作为教师,找准了学生厌学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每位学生相对于昨天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自我,基础再差的学生,也有他进步的地方。因此,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才能寻找到他们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目光看待他们,放大他们的优点,他们就会越来越优秀。全面地了解学生,用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具有实效性,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不了解学生,何谈去欣赏学生?
3、赏识教育的方式是以激励学生为主。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学生奋发努力的金钥匙。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每个学生,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而教师的每一次表扬不但鼓舞了学生,也巩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学生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在教学中学生听写了单词、背诵了课文,独立完成了作业等等,都会得到我的赞扬。
4、赏识教育的表现可以很简单。赏识教育,不需要我们刻意去做作,它也许就是一句“我希望你下次做得更好一点”,“我就知道你能做到”,就是拍拍学生的肩、握握学生的手、就是在学生完成背诵后像明星一样给他们签上自己的名字,就是帮没有自信的学生建立起自信。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关爱。
三、英语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误区
1、赏识教育不是表扬的堆砌。赏识教育应该是在学生取得成绩和进步时,我们及时地给予真实表扬和肯定。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能够从中寻找学生优点,给予他们必要的信任,增加他们解决困难的信心,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素质。不能简单地把赏识教育理解为表扬的堆砌。否则,盲目的表扬只会收到相反的效果,让学生失去了辨别事非的能力,失去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使他们在困难面前不堪一击。这就是过分赏识带来的恶果。
2、赏识教育应着眼于受表扬者个人的劳动和努力。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如相貌、力气、智商等;每个学生因为家庭状况的不同,在穿着打扮、物品使用等方面也会有很大差异。但这些与生俱来或外界给予的东西,与他们自身并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我们给予赏识,学生会认为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本领,是他们值得骄傲的资本,从而误导学生。因此,赏识教育应着眼于受表扬者个人的劳动和努力,着眼于受表扬者今后的发展。我们不能去赏识那些非学生自身努力而取得的东西。
3、赏识教育不是站在批评的对立面。毋庸置疑,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鼓励,离不开老师的表扬。夸奖是一种激励,它比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但也不能走向极端。我们不能一味地、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而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听之任之。反思我们的教学,会发现由于不适当的表扬留下的后遗症,比如备受家长、老师赏识的学生,往往经不起批评,心理承受能力差。这是为什么?实际上就是家长、教师滥用表扬给宠的!因此,对于学生身上的错误,我们也应该大胆批评,只不过这种批评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教育是科学,它需要缜密的思维并按规律办事;教育是艺术,它需要“匠心独运”的创新意识。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充分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众多成功的机会奉献给学生,让他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轻轻松松地学习,从而享受一份学习英语所带来的乐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3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