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代大学生普遍没有接受过良好的生命教育,其原因既有高校生命教育体系不完善的因素,也有家庭生命教育的缺失,还有整个社会对于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不够重视的因素,最终导致很多青年学子轻视生命事件发生。文章旨在厘清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深刻内涵,提出针对当前生命教育不足的改善方案,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生命教育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当代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的长足发展,更关系到国运。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同思潮的涌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的形成,大学生自杀率逐年上升已经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一、生命教育的概述
“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他在《生命教育》一书中阐述了早期的生命教育思想,并在加州创建了“阿南达村”学校,让生命教育从理论迈向实践,到了20世纪末,生命教育在美国已经得到普及,旨在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英国在1986年创立第一个生命教育中心,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培养积极向上的公民,从而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快速发展,提升社会文化、公民道德及社会风气。
我国的生命教育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学术界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说法也不统一。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是生命教育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有关的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向学生系统传授生命相关知识、经验、技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和追求生命意义,从而促进个体自由全面健康发展。但是,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回答生命教育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因此,学术界往往对于生命教育都是泛泛而谈,研究并不深入。
二、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不明确
何为生命教育?不同的学者的解释不同的观点,冯川川(2017)认为生命教育是遵循生命之道﹑关爱生命﹑生命有爱的教育;吴福寿(2018)认为生命教育的核心是死亡教育;王晓晨(2014),杨祥禄(2014),张理甫(2017),陈刚(2016),徐其清(2016),崔小娜(2013)主要探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影响。除此之外,其他学者也对于生命教育有着不同的定义,侧重点不同,学术界也没有对生命教育有明确的定义。由于缺乏对生命教育内涵的准确理解,这就导致生命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理论支撑,实际应用中很难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生命教育的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
由于学术界没有对生命教育内涵给出明确的界定标准,因此,高校在教育過程中往往简单地将预防自杀事件的发生作为生命教育的唯一标准,也鲜有高校将生命教育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去教学,构建生命教育体系更无从谈起。这就容易导致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最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这也就很容易解释当今时代为何自杀率逐年上升。
(三)生命教育队伍建设滞后
教育实践的主体在于教师。西方国家在20世纪末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将生命教育上升到全社会层面,贯穿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一直以来,由于缺乏完善的生命教育的制度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并没有成立生命教育的机构负责这方面的师资配置﹑师资培训﹑教学科研﹑课程设计,导致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长期停滞不前,教学效果也很难得到科学评估。
三、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一)厘清生命教育内涵
综合不同学者对于生命教育的看法,不难发现有一个共同点,即生命教育是关注个体生命的教育,诠释着个体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教育理念,帮助个体正确地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意义和珍爱生命。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分析,本研究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生命教育概括为生命知识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涯教育﹑生死教育五个模块。其中,生命知识的教育主要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爱护生命和领悟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存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形成生命安全观;生活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挫折应对教育和正确理解生活的真谛;生涯教育包含规划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生死教育以死亡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还应该根据个体的性别,年龄,家庭环境等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二)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里面并没有将生命教育作为一个固定的模块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当中来,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学理论研究滞后等,因此,构建高等院校生命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增设一个单位负责生命教育工作,监督和指导高校生命教育工作,包括师资配置﹑师资培训﹑教科书的编制﹑教学目标及计划的设置﹑科学研究等。高校还可以根据学校﹑专业的特点,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人文课程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生命教育模式,采用体验式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认识生命,领悟生命的真谛。另外,积极探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生命教育体系。
(三)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剧烈变革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巨大挑战,越来越多的轻视生命的案例时刻警醒我们生命教育形势严峻。要想生命教育获得实效,引进具有生命教育背景的教师是有必要的,同时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让他们通过培训了解高校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学习到当代生命教育的典型案例,从而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质的提高。
四、结语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在现阶段,我国生命教育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要想提高当前高校的生命教育质量,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共同努力并形成合力,弥补过去生命教育的不足。除此之外,高校应该增加一些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本人积极主动参与到当中,增强学生的自我适应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认识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CherylA.K.LizaG.Open Education,Open Minds.PLOS Biology(2010),8(10):1(2.
[2] Daniel,T,Blumstein,&Charlie,S.The Failur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PLOS biology(2007),5(5):973-977.
[3] Leslie,L.R,Elizabeth,W.W.Life course epidemiology:modeling educational attainment with administrative data.PLOS ONE(2017),12(12):1-16.
[4] Noriyasu,S,Yujiro,K,&Kasumi,N.Views on life and death of physicians,nurses,cancer patients and general population inJapan.PLOS ONE(2017),12(5):1-12.
[5] Patricia,T.Itamar,S.S.Fernanda,B.M,Sylvia,C.E,Bruno,P,etal.Relationship among Medical Student Resilience,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Quality of Life.PLOS ONE(2015),10(6):1-13.
[6] 崔小娜.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和途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01):140-144.
[7] 陳刚,翁文香.新形势下提升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探究[J].西昌学院学报,2016(04):111-116.
[8] 吕晨阳.社交网络视角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16(5):114-116.
[9] 刘晓娟,夏小华.心理观照视角下的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6(5):108-110.
[10] 孟庆新.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佳木斯大学学报,2015(3):191-192.
[11] 冯川川.由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7(1):110-113.
[12] 王晓晨.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其路径探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4(03):160-162.
[13] 吴福寿.大学生生命教育之死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8(5):119-121.
[14] 徐其清,李后梅.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几个重大关系问题[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6(02):124-128.
[15] 杨祥禄.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05):80-83.
[16] 颜伟红,孔志学.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5):152-153.
[17] 张理甫.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3):19-24.
基金项目:2018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重点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8SZZD01)。
作者简介:张军(1985- ),男,安徽庐江人,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王玉宝(1980- ),男,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烹饪工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693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