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图书馆和学科服务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策略;思路探讨
  摘 要:摆脱传统服务模式的局限,致力于学科化服务模式的有效探讨,提供个性化、多元化及便捷化的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优化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文章主要就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进行研究,探讨了具体的服务创新举措,以期提升高校的学术科研水平。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2-0056-02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高校更侧重优势及重点专业学科的扶持和培育,这也对图书馆建设提出了学科服务的新要求,学科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点内容而备受关注。学科服务具有开拓、自主等特征,学科服务必须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积极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和个性化需求。学科服务必须契合互联网时代环境,积极寻求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学科建设的融合点,实现学科服务的专业性、个体性及创新性。高校图书馆只有致力于学科服务,才能实现学科服务建设的深化。
  1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内涵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最早产生于美国,其初衷是为了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价值的深层次挖掘,满足院校与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对文献信息咨询的需求。跟踪服务是学科服务的早期运作模式,能够精准定位用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导读服务,赢得了高校师生的肯定。进入21世纪,多数高校都将学科服务作为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点工作,并明确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创新发展方向。
  2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
  目前,高校图书馆致力于学科服务已形成社会共识,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与努力的方向之一。我国各大高校都已将图书馆学科服务上升到战略高度,尝试探索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学科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带动学科服务理念及实践的创新。但是,基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建设起步晚、发展慢的实际情况,各大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参差不齐,服务内容也略有差异,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例如,有的高校图书馆虽然着手学科服务,但仅围绕学科馆员开展工作,学科服务模式不健全;有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学科服务责任意识,对学科服务缺乏热情与耐心;有的高校图书馆将学科服务分散于多个职能机构,学科服务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努力做好学科服务的创新研究。
  3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策略
  3.1 以开放为导向,建立共享平台,优化数据整合
  目前,高校图书馆多沿袭传统的封闭式阅读模式,封闭的阅读环境导致信息资源流通及传播受阻,降低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资源优化配置程度低。各大高校图书馆建设相对独立、自成体系,馆际之间难以进行信息的共享,用户交流缺乏有效平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价值导向也越来越模糊。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为高校学科服务提供了开放共享的可能,高校图书馆理应摆脱封闭局限,实现学科服务的精准定位和科研的创新带动。开放式学科服务模式能够使学科馆员更主动、更积极,用户交流更便捷,从而带动资源的整合,提高学科知识的利用率。高校图书馆要搭建学科服务与交流平台,基于平台发布学科信息,推送相关的资源和服务,还可以发掘平台的资源沟通与共享优势,通过“馆员摘取、系统抓取”的模式为高校各学科提供文献调研、学科导航等学科专属服务;帮助科研人员做好选题的查重、文献的传递、学术动态的提供等数据分析及学科服务帮扶工作,逐步实现学科服务到科研项目的深度嵌入,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服务用户,提高学科服务水平。共享平台搭建的关键是资源的有效整合,图书馆要基于学科服务的实际需求,加速学科知识资源的整合。高校图书馆要对各学科数据资源、学科网络资源、学科馆藏纸质资源等进行整合,实现学科数据资源整体效应的充分发挥和一键式检索,使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更健全和完善。学科资源整合也会带动数字化资源建设,为学科资源的共享提供便利。在学科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必须做好整合資源的优化配置及科学管理,做好现有资源的有效维护,开发完成的学科课程资源可以定向发布到图书馆网站上,为高校师生提供学习指导。地区高校图书馆要实现馆际交流,将每个馆的优势学科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建设丰富的学科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优质学科信息资源有条件的共享。学科服务信息资源优势整合的最终落脚点是用户需求的满足,高校图书馆应整合各类用户诉求,区分各种用户的来源与性质,将结果反馈给学科管理团队,而管理团队要根据反馈结果进行学科调整和课程完善,高校图书馆还要在学科服务中提供自始至终的数据资源指导。
  3.2 以需求为驱动,关注多元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传统的学科服务流程相对固化和封闭。学科馆员将结构化的文献信息及资料数据进行编辑处理,最终提供给读者,从本质上说这种学科服务属于单向服务传输,缺乏与读者的交流互动,缺乏学科服务多元需求和个性需求的有效反馈。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用户的需求更为多样,用户更希望获得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学科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应以个性需求为服务驱动,做好用户浏览记录、生活数据及社交信息等非结构化数据的整合分析,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制订个性化的学科服务方案,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指导,实现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保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取得实效。具体来说,高校图书馆必须根据用户信息和个性化需求对用户进行归类分析,明确不同的服务需求主题及类别,依托知识管理及智能分析技术制订个性化学科服务的决策方案;必须做好学科个性化服务方式的创新,如优化阅览环境、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供多渠道的信息资源、组织学科服务的专题活动、挖掘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用户培训、参考咨询及文献反馈等都是高校图书馆学科个性化服务的有效手段,在新时期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注入了活力,实现了学科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   3.3 坚持专业性教育培训和引导,优化队伍建设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除了受学科服务平台搭建、学科服务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更受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影响。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想实现学科服务的创新提升,必须凸显学科服务的专业性,加强馆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在营造学科服务协同创新良好氛围的同时,鼓励并引导学科馆员走出去,通过自主学习与定期培训,积累学科服务经验,提升学科服务业务水平。学科馆员必须明确岗位需求,认识到学科服务的动态性与灵活性,做好学科服务的整体统筹规划与微观思考分析。高校图书馆要通过建立长效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实现馆员队伍的后续提升和发展。队伍建设最核心的内容是专业提升,高校图书馆可以与学科用户、院系协同合作,共同进行馆藏资源的建设、整理与维护。教学与科研离不开学术资源的支撑,而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图书馆必须确保好钢用到刀刃上,使馆藏资源服务于教学科研,避免资源的闲置浪费。学科馆员要加强与学科用户群体、院校的合作交流,协同参与馆藏资源建设,从源头保证学科服务方向的正确性与专业性,奠定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文献基础。如:学科馆员可以与高校专业教师加强合作,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教学内容,融入课程开发,基于信息资源的学习模式实现学生课堂参与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引导学生利用馆藏信息辅助自身学习。学科教师讲解专业学科知识,学科馆员重点介绍信息检索、利用及评价实操方式,实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与专业教学的无缝对接,而学科馆员在参与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好地明确学科服务的方向与重点;学科馆员还可以与高校的科研团队加强合作,实施科研团队信息专员网络计划,增进彼此联系,建立合作关系,实现高校图书馆馆员学科服务专业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更迭迅速,学科研究更是动态更新的过程,因此,高校图书馆只有树立动态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才能实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的提升,为高校科研项目及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创新也应避免跟风盲从,根据校情和馆情走特色学科服务之路才是关键。在新的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只有分析学科服务的方向与重点,做好學科服务精髓的把握,有的放矢,实施精准服务营销,实现用户学科服务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打造契合用户需求和馆情的学科化服务机制,学科服务创新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刘睿远.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35):12-15.
  [2] 徐健晖.“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7(2):55-58.
  [3] 宁耀莉.大数据思维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机制探究[J].图书馆界,2017(1):1-4.
  [4] 钟思.“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8):89-91.
  [5] 袁红军.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协同创新模型及实现机制[J].图书馆学研究,2015(17):62-65.
  (编校:崔 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815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