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简述中国刺葡萄的酿酒潜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中国是世界上葡萄品种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很多原生品种具有果粒小,质量大,皮厚色深等特点,因此很适合用于葡萄酒生产。刺葡萄(Vitis davidii)就是中国很重要的原生葡萄品种。本文简述已知中国刺葡萄的酿酒潜力,为进一步开发原生葡萄品种用于酿酒总结一些基础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刺葡萄;酿酒;葡萄栽种
  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 L.)已在中国种植了2000多年。在亚洲国家的“红酒热潮”影响下,葡萄种植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根据OIV的报告,中国自2000年以来葡萄种植面积增加了177%。中国近80%葡萄种植面积被鲜食葡萄品种占据,如巨峰和红地球等。酿酒葡萄只占有15%,另外5%是制干葡萄和制汁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是中国种植最多的酿酒葡萄品。其他种植品种还包括: Carmenère、Merlot、Cabernet franc、Chardonnay、Riesling、Syrah和Pinot noir。目前,中国葡萄园没有根瘤蚜虫的问题,而且大多数种植材料都是通过插条繁殖的。 在寒冷地区,葡萄藤通常嫁接在耐寒的砧木上,例如Beta(V.riparia和V. labrusca之间可能的杂交品种)和来自V. amurensis的品系。
  中国是世界上葡萄品种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很多品种具有果粒小,皮厚色深的特点,因此很适合用于葡萄酒生产。 然而,利用非酿酒葡萄品种(non-vinifera species)酿酒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V. heyneana,V.piasezkii,V.bryoniaefolia,V.amurensis,V.betulifolia,V.adenoclada,V.yanshanensis,V.pseudoreticulata,V.heyneana等。 中国的野生葡萄普遍具有低糖和高酸的特点,有机酸含量因品种各异。与此相反,V.labrusca和V. vinifera的杂交品种则以高糖(葡萄糖+果糖)和低酸为代表。酿酒葡萄(V. vinifera)通常比鲜食葡萄含有更多的糖和酸。
  刺葡萄(Vitis davidii)又名中国荆棘葡萄,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野生葡萄品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亚热带雨林覆盖的山区。 刺葡萄的枝条无毛且有刺,这是它们形态上与其他葡萄品种的不同。 刺葡萄适应高温和高湿度条件,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抵抗力。有研究称,刺葡萄的果实重量高于其他中国野生葡萄品种和赤霞珠的果实重量。
  说到酿酒潜力,刺葡萄表现出比赤霞珠更低的总酸和酒石酸与苹果酸的比率。此外,刺葡萄的皮中黄烷-3-醇的含量高于赤霞珠。 有研究表明,(+)-儿茶素是刺葡萄中最高含量的酚类化合物,羟基肉桂酸是其中主要的酚酸。从V. davidii获得的红葡萄品种Junzi#1,与Junzi#2,莲塘(Liantang)和白玉(Baiyu)(白葡萄品种)相比,具有很高的酚类化合物含量和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这个研究结果表明,刺葡萄这个野生红葡萄品种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刺葡萄酒中最高含量的花青素是malvidin-3,5-diglucoside,黄烷-3-醇是主要的酚类化合物。Quercetin-3-rhamnoside是刺葡萄酒中主要的黄酮醇物质,还有coutaric acid和fertaric acid是主要的酚酸。有研究称,与一些北美葡萄杂交品种和酿酒葡萄(V. vinifera)相比,东方葡萄品种如V. dividii和V. ficifolia呈现出更高含量的总酚和黄酮类化合物。同一研究还表明,赤霞珠表现出酚类化合物和抗氧化特性的最高值,其次是马斯卡顶葡萄(Muscadines),而最低值出现在东方葡萄品种中。刺葡萄在成熟初期呈现丰富的黄酮醇,在成熟后期呈现高水平的malvidin型花青素。
  参考文献:
  [1]OIV. Distribution of the world’s grapevine varieties. Paris, France. (2017).
  [2]Li S-H. Grape production in China. Thailand. (2001).
  [3]Jing Y, et al., 2017. Sci. Agric. Sin. 50(5): 890-902 (2017).
  [4]Yu J, et al., 2017. Food Sci. 38(7): 142-148 (2017).
  [5]Liu H-F, et al., 2006. J. Sci. Food Agric. 86(10): 1526-1536 (2006).
  [6]Meng J-F, et al., 2012. Food Res. Int. 49(2): 664-671 (2012).
  [7]Wu Z, et al., 2004. China Science Publishing and Media Ltd. 48(2): 140-141 (2004).
  [8]Meng J-F, et al., 2012. Food Chem. 134(4): 2049-2056 (2012).
  [9]Liang N-N, et al., 2013 J. Agric. Food Chem. 61(25): 6016-6027 (2013).
  [10]Xu C, et al., 2010. Food Chem. 119(4): 1557-1565 (2010).
  作者簡介:刘书言(1990-)男,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酿酒学本科毕业,西班牙布尔戈斯大学葡萄酒文化研究生毕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03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