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诊改体系的构建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些年,我国教育部一直在教育改革方面持续加大力度,高职院校是我国重要的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是促进高职院校新发展时期教育质量与水平提升的关键。国家教育部就学院教学工作诊改工作提出了相关的规定指导文件,高职院校也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推行的策略,构建内部质量诊改体系,以促进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的有效优化。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诊改体系构建还没有达到成熟标准,需进一步思考其体系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诊改体系;构建思路
一、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诊改体系构建的基本情况分析
2017年,教育部职成司发布《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对全国高职院校诊改工作进行了部署。由此,高职院校都着手开展内部质量诊改体系构建工作,综合分析高职院校教学的实际情况,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对高职院校诊改目标、任务与相应的规范标准进行合理的制定,从而对诊改方案进行分析规划,致力于培养更多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内部质量诊改体系的建设是一切教学改革目标实现的基础,通过内部质量诊改体系的科学构建,从多角度对院校教学进行改革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水平的有效提升。因而高职院校对内部质量诊改体系构建工作极为重视,但目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诊改体系构建期间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内部质量网络建设信息化水平低、监控评价机制不完善、管理方法落后等。因而高职院校还需要根据自身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找准内部质量诊改体系构建的重点,梳理构建思路,构建符合院校发展的内部质量诊改体系。
二、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诊改体系的构建思路分析
(一)内部质量诊改标准的设定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诊改工作需要贯彻全方位质量管理理念,运用零缺陷思维理论,推进质量方针、目标、规划及标准的制定,强化“质量生成”系统运行与数据的实时采集,建立诊断与改进的长效机制。首先,高职院校在内部质量诊改开始阶段,需要找准诊改的目标,为后续的诊改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内部诊改体系需要从多个层面构建教学质量强化系统,包括院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层面,让高职院校的所有内部结构都包含在诊改体系当中。具体如下:
(1)从专业课程层面进行分析,学院教学管理部门需要对各个专业课程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整理,对专业课程当中的课程体系设定、专业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实际质量等内容进行集中收集,然后对照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将院校专业课程开展的实际水平进行明确,生成分析报告,为内部质量诊改提供参考依据。
(2)从教师层面进行分析,要重点对教师提升发展标准进行分析和制定,将教师在学院工作发展的晋升途径与机制进行建立,使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职称分类晋升、人才选拔激励机制与教师发展标准融为一体。以此,来促进高职院校师资水平的提升。
(3)从学生层面来分析,要明确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和任务,新时期教育发展指出,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光是学习成绩方面,还有职业素养、社会能力、个人品德等方面。在内部质量诊改体系当中,需要建立学生发展质量监测系统,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实际情况进行随时掌握,及时调整学生培养措施,保证学生培养有效性。
(二)内部质量诊改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诊改体系需要具备两项功能:诊断与改革。通过对高职院校内部不同层面结构运行质量的诊断,明确学院教学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此采取策略进行改革优化,下面对其体系构建具体优化策略进行分析。
(1)院校专业课程质量的优化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建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养,专业课程开设主要通过教学资源的运用。首先,对高职院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结构情况,对专业课程种类及内容进行调整,高职院校学生完成学业后会进入社会产业,成为地区企业的职业技术人才,因而专业课程的设置需满足当地产业的人才需求。其次,从长远角度对专业课程发展进行规划,并丰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如校企合作模式就是现代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新型的教学模式。还要建立专业课程质量检测与评价系统,对专业课程教学运行的实际质量水平进行掌控,作为专业课程持续优化的参考依据。最后,要加强专业课程实习机制优质性,组建高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提高创新性,打造特色专业课程,促进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提升。
(2)建立完善、科学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建立将直接影响实际课程教学开展的成效,首先,需对各个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要求进行明确,每一项专业课程都有对口的职业领域,需要综合分析社会职业发展的新需求,明确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具备的素养,以此制定专业课程素质培养标准。其次,明确专业课程培养标准后,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课程内容设置逻辑性和创新性。最后,设定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各个阶段的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准确的方向。
(3)建立學生与教师发展标准
首先,建立学生发展标准,对学生学业、职业、个人及团队四个层面的发展标准进行合理的设定,并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学业方面要对学生理论与实践技能水平进行定期考核,并建立完整的考评机制;职业方面要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以此作为学院教学优化指导参考数据;与实习合作企业建立学生发展评价机制,由企业对实习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评价,以此作为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参考资料。其次,建立教师发展标准,教师的发展要形成阶梯式结构,致力于打造专业、高素养的师资团队,持续推动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三、结语
高职院校是我国社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成为新教育改革时期的重要任务。而想要保证高职院校教育成效向正确的方向提升,满足现代教育需求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就需要对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管体系进行科学的诊断与改革,寻找到正确的内部质量诊改体系优化构建的思路,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程宜康.基于“问题导向”的高职院校质量体系与诊改认识[J].职教论坛,2017(24):5-11.
[2] 王晓敏,孙永安.论职业院校专业年审标准的构建——基于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改”制度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8).
基金项目:文章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与改进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JB13160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52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