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标准下关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创新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历经近40年时间的发展,渐渐从高等教育序列中显现其独特特点,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理念逐步渗透到高职教育实践当中,现代学徒制的“五位一体”教育机制逐渐形成,然而由于高职院校科研、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导致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尤其航空服务专业在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过程中进展缓慢,文章以长沙市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为例,结合本地行业、专业发展现状,力图找出症结所在,并给出创新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五位一体”;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等各行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世界工厂”成为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一张响亮的名片,然而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双创”等国家战略大背景下,“中国制造”如何向“中国智造”转变,制造大国如何成为制造强国,这其中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其不断注入的活力。
  一、“五位一体”现代学徒制职教机制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历经近40年的发展,其办学规模、层次、教育理念、定位和模式等都经历了重大的改革与转变。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提出明确了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针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014年作为中国职教元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其中规定:“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开展职业技能比赛。”教育部随后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工作原则:“坚持政府统筹,协调推进;坚持合作共赢,责任共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系统设计,重点突破。”自此,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为教育理念,学院、政府、企业、行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组成的“五位一体”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构建完成。然而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面临了很多现实问题,尤其作为服务专业的空乘专业因其专业特殊性在学徒制办学过程中进展缓慢。
  二、以航空服务专业为代表的高职教育学徒制发展现状及困难
  高职院校对行业、企业服务能力不强,创新与研发能力不够,专业设置与市场存在脱节现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匹配度不高,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合作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校企融合双向互动机制没有形成。
  专任教师缺乏现代学徒制职教理念,欠缺企业一线实践经验,专业知识和行业实际发展存在脱节现象,“双师”素养有待提高,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业务素养和行业影响力不足,企业兼职教师数量、质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企业人员没有参与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选定及编写,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实训条件需要进一步优化,校外实习基地有待进一步拓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一体化实训室数量不足,专任教师没有走出去,企业人员没能请进来,顶岗实习的内涵需要进一步扩大,企业职工和学校师生间融合不足,没有形成教室、校园、企业之间多维度的职业文化氛围,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没有得到有效的融合开展。
  职教联盟(职教集团)的提出与建设虽然已经开展多年,但在现代学徒制新理念及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更有效的推行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办学的机制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突破的问题。
  三、以航空服务专业为代表的高职教育学徒制创新机制及举措
  (一)“五位一体”共建职教新模式,打造校园职业文化氛围
  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趋势,打破院际壁垒,拿出院校优质专业,组建校际间强势专业群,扩大职业院校产、教、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增强职业院校对区域关联企业的吸附能力,吸引重点、龙头企业及行业、协会入驻,共建“五位一体”职教新模式,共建校企双向互动融合机制,循序渐进,逐步发展,针对弱势专业,要做到以强带弱,积极大胆地进行专業结构的调整。鉴于其行业特殊性,空乘专业作为服务类专业,在我国大力发展民航事业之机,尤其应当加强校际合作,强化资源整合共享,坚持行业用工标准即招生、教学标准,融入行业发展,让企业参与到招生及教学过程当中,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形成区域航空服务职教文化氛围。加强以考代练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考取客票销售代理人证书、BSP操作员等执业证书及英语三、四级等综合能力证书,鼓励参加各个级别的模特、才艺比赛,拿到证书或获得相应级别的名次即免考相关科目,坚持空乘专业学生综合素养与职业素养齐头并进,职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共同发展的职教机制。
  (二)以行业实际及市场发展为依据,建立发展新标准,引领产业发展
  从全国性产业发展的高度,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将企业、协会纳入教育、督学主体,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引入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准入资格等,逐步发展引领行业发展标准,形成职教培养新标准;化整为零,将传统“2+0.5+0.5”顶岗实训模式融入到每个学期的教学当中,建立理论教育和实践操作交替进行的“嵌入式”培养模式,增加实践维度和层次,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育人发展机制。航空服务专业作为高端服务业人才培养专业,应当打破校际间隙,做到人力、设备设施、实训基地等资源共享,形成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首,专任教师为中坚的航空服务专业建设委员会,与企业、机场对接形成区域性产学研联合会,同时融入“互联网+”教育,与全国航空服务专业及产业共同发展,只有通过教育资源整合与企业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做到服务区域航空服务行业发展,建立行业新标准,引领全国同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共生、共荣。   (三)加强专任教师产研创新能力,建立科学完善多元化形成性考评方式
  积极探索由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育行政部门(或第三方评价机构)、家长、院校、教师、学生等多元主體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要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态度和兴趣的深层次问题,学生的身心素质、职业素养需要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学生活动、校园文化、校内外素质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健全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加强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就需要完善课程设置,融合比赛竞争机制,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性学习氛围。专任教师科研服务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在市场实践中领悟、打磨,着眼校际资源整合,学生联合培养,企业、行业参与教学监督,从而完成行业新标准设置,引领行业发展。
  四、结语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自九十年代末开始逐步走上了快车道,引来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参与职业教育的主体也逐渐发展到政府、行业及产业层面,然而从现代职教思想的构建到付诸实践,各个专业、院校都遇到了实际困难,尤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相关产业、行业、企业发展业较为落后,因此无法配合政府决策,结合院校做到产学研的结合,于是区域经济的发展陷入了十分被动的不良循环之中,职教强国的发展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中西部贫困地区更需要政策的扶持、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可以借鉴普通高等本科教育,进行东西部跨区域的院校、企业、行业结对帮扶。
  新课程标准下航空服务专业的发展应当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建立完善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立足于我国航空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将职业教育同航空产业进行有机的结合,构建互利共赢的模式、机制,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区域实际和国家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 管丹.黄一波.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的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27):61-63.
  [2] 王丹.孙玥.航空服务专业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营销,2018,36:92-93.
  [3] 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40-42.
  [4] 袁丽英.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编制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31-36.
  [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2014-05-02.
  [6]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5]6号,2015-07-27.
  作者简介:唐玄,男,汉族,湖南宁乡人,硕士研究生,讲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78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