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专业互联网+现代学徒制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互联网+教育”是指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教育领域,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同时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绩效的一种改革思路。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学徒制教育”培养人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结合“互联网+”时代教学理念的基础,将“互联网+”与现代学徒制有效融合,并为更好地完成新时代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9-0144-02
一、传统学境下现代学徒制的优劣
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是将学生、教师、企业资深员工进行有机结合,学生在校由教师培养理论知识,在企业由师傅通过手把手传授、指点,将理论实用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行合一的目的。
现代学徒制的运行,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弥补了大部分教师都是从科研院校到科研院校没有实践经验的缺陷,更利于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适应企业对大批量人才的迫切需求。
但是传统学境下推行现代学徒制却又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
1.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第一,大学生一直在读书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未完全成熟,需要在大学中成长,而企业接受的人才一般都是毕业生,面对生活的压力,已毕业学生会更加的务实,这就导致在读学生在接受企业严格的训练中容易抱怨、放弃。
第二,在学徒制教育中,校方希望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不断地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但是在对接企业的过程中发现,企业的出发点更多地偏向于人力资本价值和企业利润目标,让学生从事的工作较为单一,也就是说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专业性的通识教育,而企业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技能手段,是片面的,导致双方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存在矛盾。
2.无法突破地理限制,教学管理中问题重重
传统的教学管理最害怕的就是学生脱离校园环境,变得不可控。大学生在法律上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行为。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常年念书,与社会有一定脱节,使得直接进入社会实习有着不可确定性,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对个人进行非工作时间的限制,学校的管理又不可能精确到每个人每天,非工作时间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不小。所以大部分院校对学徒制采用“校中厂”的模式进行,但实际上与企业真正的运作还是有区别。另外企业的大部分运作都是24小时制,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要求“不得安排学生加班和夜班”,两者存在矛盾。
二、互联网+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创新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互联网教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讨论的热门。互联网生态的基本特征是开放、透明、互动、迅捷、反馈,这正是现代教育中所需要的。
所谓“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思维以及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部门中,以改变工作、生活的理念和方式。
“互联网+”的教学理念主张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1],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活动脱离了物理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学习方式更为多元化,除了可以接受各种正规的、非正规的教育之外,还可使用维基、博客等互联网工具进行学习,甚至可以将游戏和视频融入课程设计中,以模拟真实世界的活动[2]。
互联网+现代学徒制模式,可以有效地跨越地理限制,将学生实习的舞台扩展到校外、省外、国外,通过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企业与学校可以实时互动,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互联网+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创新点:
1.教学模式的创新
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和学校在培养学生目标上的分歧,共同设计教学大纲、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定课程体系,使得在企业看来就是为了自身发展需要而订制的人才培养方案,自然而然会有动力配合与实施,而对于学校来说,可以精准地把握住企业、行业、产业的发展趋势,更好地培养复合型通用人才。
2.教学手段的创新
“互联网+”环境下,学徒的培训不需要在学校、企业两地不停奔波,通过远程互动平台、手机App以及笔记本等就可以及时有效地在线交流,使所见即所得,师傅和徒弟无障碍地实时互动,既有利于双方关系的不断加深,也有利于对日常工作进行及时的反馈。
3.评价体系的创新
新的体系下,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均是在工作中的问题所引发,发现问题越多,所学会的知识就越多,得到的评价就越多,教师最后根据学生的活跃点数和知识的掌握程度给分,解决了以前师傅为了给徒弟分数还要去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很好地减轻了企业师傅的负担。
4.自我能力的提升
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翻转课堂”“项目化学习”等教学方法其实都是预设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去学习,而“互联网+”模式下,学生沉浸在真实工作环境下,更容易发现问题,通过限定时间内迅速处理问题的压力,逼迫自我学习,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被动去学到主动去学,效果明显不同。
“互联网+”的出現,让物流产业、教学产业都产生了重大改变,信息爆炸式的增长,产业更新换代速度的提高,使得学习变得更加开放化、多样化、复杂化。如何培养出适合时代快速发展需要的人才,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和简单的实习是不够的,是滞后的。将“互联网+”与行业的发展、教育的升级有机结合,培养出专业性更强、复合程度更高、知行合一的高级人才,帮助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更有利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Z].2016-06-07.
[2]付丽琴,冀建平,荣瑞芳.“互联网+”时代认知学徒制实施的新特点[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8(1).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级课题(2017YBJY0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雷(1979—),男,江苏南通人,副教授,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物流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物流管理、采购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3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