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微生物免疫学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微生物免疫学是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它既涵盖了免疫学、微生物学、又结合了临床诊断、预防医学等知识,对医学生系统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问题,探讨如何提高当前医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兴趣,希望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有利建议。
  关键词:微生物免疫学 教学改革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1-0-01
  微生物免疫学主要研究两部分,包括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和免疫系统、 免疫性疾病以
  及患病的原因,还囊括了诊断、预防、治疗等方法,对于临床上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较大的帮助作用,是临床医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门课程本身的枯燥性、抽象性、晦涩性,使现在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难以深入学习该门课程,逐渐成为大多医学生的“拦路虎”,针对这一越来越突出的现象,如何让改善和解决目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微生物免疫学教学现状分析
  1.大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解归纳能力差
  微生物免疫学涵盖知识信息量大,学科之间交叉密切,往往在学习本节知识时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但事实是,现在的大学生入校时是单招生,基础差,底子薄,课堂上大量的知识信息量讲完,他们难以接受,逐渐出现厌学、不学等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惑,重点突出,浅显易懂地将免疫学知识丰富形象地呈现出来,逐步提高学习的兴趣。
  2.课程自身性质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手段
  微生物免疫学课程有较强的严谨性和复杂性。教材中有大量的专业词汇,自学难度大,晦涩难懂,对于开展翻转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只有通过提前预习,大量记忆专业词汇,看明白这些晦涩的文字,再通过课堂讲解去理解,才有可能掌握难点和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挖掘章节重难点,提炼精准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安排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目前微生物免疫学的教学还存在理论学时高于实践学时的安排,这样极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综合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学检验的相关实验设计越来越多,如设计性、综合性等提高性的实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更深层次认知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改革措施
  1.课堂派、学习通等软件的引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逐步开展,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引入课堂派、学习通等软件,教师可以在软件上上传课件、视频、论文文献等资料,适当给学生预留作业,提前预习,课后复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能力。目前已经实施了一学期,效果初显,今后将持续推进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混合式学习。
  2.组建微生物免疫学俱乐部,提高学习兴趣
  组建微生物免疫学俱乐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改变以往只看老师演示,或者是按照书本上的描述进行被动操作,很难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无法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实行免疫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兴趣小组,进行小组竞赛设计,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研组在前期探索成立了科研兴趣小组,科研兴趣小组成员的确立采取兴趣选拔的方式进行首先,在开课 1—2周之后,由带教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这项活动的目的、过程和意义,强调兴趣优先,严格筛选定期考核等关键点,人数控制在 10-15人/班,以保证科研兴趣小组的质量,通过制定培养目标、活动方案,根据学生特点量身定制学习和活动内容。实践效果表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有利于教学相长。
  3.重视过程性考核,多元评价
  过程性考核是在原有考核基础上,加大课堂考核的力度,尤其是实验考核方面,打破原有的实验考核只看实验报告成绩。过程性考核包括学生出勤率、实验阶段性考核(期中+期末)和平时作业完成情況几部分。该门课程的总成绩包括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对于学生来说,提高了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能更合理地评价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
  多元评价机制的加入,改变了以往任课教师一人定成绩的片面现象,通过实施过程性考核和科研兴趣小组,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学生互相评价的融入,使得该门课程的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深得学生认同。
  三、小结
  总而言之,微生物免疫学的相关理论和实验技术对于临床医学各个领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由此社会及医学院校对临床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培养全面的医学人才,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是很重要的环节,因此,加强对微生物免疫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婷婷.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科研兴趣小组实践活动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7,4(35):36-38.
  [2]王婷婷.”课堂派”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为例[J],中文信息,2018.11(251):84-86.
  作者简介:李林珂(1983.01—),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籍贯:漯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954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