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务要名林》疑难建筑词语“押壁”考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俗务要名林》中的“押壁”和《广韵》中的“押篱壁”同义,指建造篱笆或编壁。“押”的本字當作“夹”“挟”。通过考察敦煌壁画和建筑物,可知篱笆和编壁在唐宋时期的敦煌地区流行。
关键词:俗务要名林;押壁
中图分类号:G256.1;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9)06-0065-08
Abstract: Both the word jiabi(押壁)in SuwuYaominglin(Dictionary of Commonly Used Words)and the word jialibi(押篱壁)in the text Guang Yun means the making of fences or wattle-and-daub structures. The original forms of jia(押)are jia(夹)and jia(挟), both of which mean“pressing in between”. A study on the Dunhuang cave murals and architecture indicates that making fences or wattle-and-daubs was a common practice at Dunhuang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Keywords: Suwu Yaoming lin; Jiabi; interpretive analysis
一 前 言
《俗务要名林》是一部流行于唐代的口语辞书。在敦煌文献中,该书有P.5001、P.2609、P.559和S.617号等写卷。全书按类属约分为40部,包括“亲族部”“宅舍部”“男服部”“女服部”“田农部”“肉食部”“手部”等,内容十分丰富。《俗务要名林》“收录的大都是口头词语或日常生活用语”,其特点是“贴近生活,注重实用”[1]。因此,该书是我们研究唐代社会生活、敦煌地方文化和近代汉语的重要资料。
学界对《俗务要名林》非常重视,相关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张金泉和许建平二位先生的《敦煌音义汇考》{1}一书就曾对《俗务要名林》作过校录和考证。目前,对《俗务要名林》整理、注释最为全面准确的当属张涌泉等先生的《敦煌经部文献合集》{2}。另外,高天霞先生的新著《〈俗务要名林〉语言文字研究》则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对《俗务要名林》作了全方位的阐述{3}。
由于时代久远、语言文字的演变等因素,《俗务要名林》中的某些词语,我们今人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的至今尚未得到详细的解释,这无疑影响到了我们对《俗务要名林》一书的理解和利用。“宅舍部”中的疑难建筑词语“押壁”就是其中的一例。
二 对“押壁”一词的考释
(一)“押壁”和“押篱壁”
(1)《俗务要名林·宅舍部》:“押,押壁。音甲。”[2]
该条中的“押壁”,不太易解。《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对该条的注释为:“《广韵·狎韵》古狎切(与‘甲’字同一小韵):‘押,押篱壁也。’”[2]3640《〈俗务要名林〉语言文字研究》一书则未作注解[3]。《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引《广韵》的“押篱壁也”为佐,当然是十分有帮助的,“押篱壁也”和“押壁”可能义同,只是我们不知二者的确义为何。笔者查阅了《广韵疏证·狎韵》“押”字条,该书对“押”进行疏解时引《龙龛手鉴·手部》“押,音甲,捒也”和《玉篇·手部》“押,古狎切,辅也,检也”,并认为“押篱壁”之“押”与“捒”和“辅”义近[4],赵先生的疏证值得引起重视,但并未对“押篱壁”一词作具体明确地解释。
“押篱壁”之“篱壁”,《汉语大词典》未收录,不过该词在文献中习见。例如:
(2)《世说新语·排调》:“桓玄素轻桓崖,崖在京下有好桃,玄连就求之,遂不得佳者。玄与殷仲文书,以为嗤笑,曰:‘德之休明,肃慎贡其楛矢;如其不尔,篱壁间物,亦不可得也。’”[5]
(3)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南中有虫名避役,一曰十二辰虫。状似蛇医,脚长,色青赤,肉鬣。暑月时见于篱壁间,俗云见者多称意事。”[6]
(4)宋陆佃《埤雅》卷一一《释虫》:“守宫乃蝘蜓也,今俗谓之蝎虎,喜缘篱壁者是。”[7]
《汉语方言大词典》“篱壁”条:“{1}〈名〉竹片编成的墙壁,上面涂以泥和灰浆。西南官话。{2}〈名〉篱笆。闽语。{3}〈名〉菜园子。闽语。”[8]这三个义项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最为核心的是义项2。义项1“竹片编成的墙壁,上面涂以泥和灰浆”,这种墙建筑学上一般称作“编壁”{4},编壁是以编织的竹片、树枝、秸秆或芦苇为壁体,在此基础上涂泥和灰浆而成,可以说是由篱笆演变而来的一种墙壁;菜园或果园的边缘往往有篱笆,所以义项3“菜园子”应当是“篱笆”的引申义。具体到例(2),“篱壁间物”指果园里的桃子,“篱壁”代指园圃;例(3)、(4)中的“篱壁”则指篱笆或编壁,二例都是指壁虎等爬行动物在篱笆或编壁上爬行。
由于缺乏上下文语境,加上篱笆和编壁二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无法判断《广韵》“押篱壁”中的“篱壁”究竟是篱笆还是编壁,但不可否认,“篱壁”可以统称二者,在具体语境中,则指其中之一;而“押壁”之“壁”或是“篱壁”之省略。至此,“篱壁”和“壁”的意思我们基本弄清楚了,而难点在于“押”应当如何理解。若想解决该问题,需要我们调查更多的例证和古代辞书。
(二)“押”的其他用例和词义
笔者在口语性较强的佛经音义中,也查找到一些与“押壁”“押篱壁”相关其他用例。例如:
(5)《玄应音义》卷八《优婆塞戒经》音义卷六“押頟”条:“(押,)又作笚,同音甲。押束也。押篱、押物皆作押,字从手。”[9] (6)《慧琳音义》卷二六《大般涅槃经》音义卷三二“打擲垖押”条:“押,正体作‘压’,乌狎反,镇也。押字,古押(狎)反,(押)篱辟也{5},非此义。”[10]
例(5)的“押篱”,大意当是制作篱笆;例(6)中的“篱辟”当即“篱壁”,《汉语大词典》“辟”字条义项16:“通‘壁’。墙壁。《逸周书·时训》:‘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辟。’朱右曾校释:‘蟋蟀生土中,有翼而未能飞,但居壁上。辟、壁同。’”[11]“押篱辟”即“押篱壁”。
《玄应音义》和《慧琳音义》记录了很多唐代的口语词,“押篱”和“押篱壁”出现在此二书中,说明“押”的这种用法在唐代较为常见。若进一步溯源,“押”的这种用法可能很早就出现了。例如:
(7)《古今韵会举要·支韵》“离”小韵下“篱”字条:“藩也。《尔雅》:‘樊,藩。’郭璞云:‘藩,篱也。’或作‘杝’,《通俗文》:‘柴垣曰杝,木垣曰栅,南土悉押竹 为之,斜织者谓之巴飞杝。’”[12]
例中“南土悉押竹 为之”大意是指南方地区用竹片制作篱笆或编壁,“押”当指制作篱笆或编壁的动作,“竹 ”则是用来作篱笆或编壁的竹片。《通俗文》是东汉学者服虔编写的一部俗语词典,如果《古今韵会举要》引书无误,则该用法的“押”至迟在东汉时期就存在了。
“押”比较常见的读音是“乌甲切”(即“yā”),常见的用法有“画押”“抵押”“关押”或者通“压”等[13]。据《俗务要名林》《广韵》《玄应音义》和《慧琳音义》等书,“押壁”和“押篱壁”中的“押”则音“甲”“古狎切”(即“jiǎ”),而且从意义上讲,“画押”“抵押”“关押”或者通“压”等,都无法解释“押壁”“押篱壁”之“押”。
在制作篱笆时,一般需要先埋下篱笆桩,然后在篱笆桩之间挖出一条浅槽,将竹木、秸秆等物逐次插入浅槽,用横竹木或绳索作为夹条,夹条将交叉或竖立的竹木、秸秆等物夹住,以保证篱笆的稳固。在篱笆上涂抹草泥和石灰后就是编壁{1}。制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动作之一就是夹条将竹木、秸秆等物夹住,所以,笔者怀疑“押壁”“押篱壁”之“押”义谓“夹”。“押篱壁”指夹篱笆或夹篱笆后涂泥作墙(即“编壁”)。表“夹”义的“押”至迟在汉代就产生了,如上文例(7)中的《通俗文》例。又如:
(8)《周禮·夏官·廋人》:“及执驹、散马耳、圉马。”郑玄注:“郑司农云:‘散,谓聒马耳毋令善惊也。’散马耳,以竹括押其耳,头动摇则括中物,后遂串习不复惊。”孙诒让正义:“段玉裁云:‘括、押皆当从木。柙同夹,以竹为櫽栝,夹其两耳,头动摇则栝中物,后串习不复惊。串,同贯,习也。’案:段说是也。”[14]
“散马耳”是一种通过在马耳朵上安置竹片的方法,防止马受惊。郑玄对“散马耳”的解释是“以竹括押其耳”,段玉裁认为郑玄注中的“押”当从木作“柙”,同“夹”。段玉裁的观点大体上正确,特别用用“夹其两耳”来注释“押其耳”,只是从众多用例来看,“押”本身就可以表示“夹”义,不必将其校改为“柙”字。
表“夹”义的“押”也见于字书的记载,如:
(9)《篆隶万象名义·手部》:“押,古狎反。輔也,夹也,捡也。”[15]
《篆隶万象名义》明确记载了“押”有“夹”义。此例由南京师范大学苏芃教授提供,苏教授还赐告:“《篆隶万象名义》一书节抄《玉篇》,‘押’之‘夹’义应该有故训或字书来历。”此说甚是,《篆隶万象名义》的记载有可能就是源自例(8)《周礼》郑玄注。
又有同义复词“押束”,在佛经音义中多次出现,如上述例(5)。又如:
(10)《玄应音义》卷一一《增一阿含经》音义卷二四“所押”条:“(押,)音甲,《尔雅》:‘押,辅也。’谓押束、押障等皆作押也。”[9]233上
(11)《玄应音义》卷一六《大爱道比丘尼经》音义卷上“捡押”条:“(捡,)居敛反。捡,括也,括犹索缚也;下古押反。《尔雅》:‘押,辅也。’谓押束也。”[9]349上
(12)《慧琳音义》卷二七《妙法莲花经》音义卷八“ 油”条:“有作‘押’,音甲,《尔雅》:‘押,辅也。’{2}亦押束也。”[10]992上
(13)《可洪音义》卷一二《增一阿含经》音义卷三六“押之”条:“上音甲,押束也。”[16]
以上诸例中的“押束”义谓“夹持束缚”。用夹条、木板或绳子将物“夹”住,就是将物体束缚住,因此“押”“束”可以构成同义复词。另外,例(10)中的“押障”当与“押壁”同义,都是指制作篱笆或编壁。当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建造编壁时,除了制作充当墙壁壁体的篱笆,还需要涂抹泥浆、石灰等活动,但由于夹束篱笆是建造编壁最为重要的工序之一,所以用“押篱壁”代称整个劳作过程,即以局部表示整体{3}。
(三)“挟”和“夹”
在表示制作篱笆或编壁时,比较常见的还有“挟”和“夹”。“挟”的相关用例,在五代以来的文献中也有。例如“挟篱壁”:
(14)《可洪音义》卷一八《善现律毗婆沙》音义卷一二“脚挟”条:“(挟,)古狎反。如挟篱壁也。”[16]203中
例中脚挟“如挟篱壁”指双脚像编篱笆墙的竹木或秸秆一样并夹在一起。
(15)《入就瑞白禅师语录》卷五:“古人岩居穴处,茅屋石室,张弓打土,搬柴运水,挟篱插锹,皆是弘扬个事。”[17]
例中“挟篱”指夹编篱笆。
明王圻《三才图会·人事》卷五讲到画法时,专门为“挟篱”配图(图1)[18]:
图1绘制的是一种比较稀疏的简易篱笆,只用绳索夹持束缚住几根竹竿。
“挟”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得到保留。例如:
(16)《岁月》:“佟成贵借此机会,把关鸿涛挟的篱笆墙,全都给拔了。”[19]
(17)同上:“‘这是咋回事,篱笆挟起来咋又拔了?’村长指着被拔掉的篱笆故意问一句,‘这是谁挟的篱笆?’”[19]77 (18)《猴子精》:“看见西面有一户人家,树杆挟的篱笆,门口站着个老大娘。”[20]
三例中的“挟”都是和“篱笆墙”或“篱笆”搭配使用。
(19)《岳阳市君山区志》:“当时的茅草房四周用芦苇挟壁,顶上盖草,又称芦壁子茅屋。”[21]
例中“用芦苇挟壁”或指用芦苇夹编墙筋的编壁。
更常见的是“夹”。例如:
(20)《齐民要术》卷四《园篱第三十一》:“凡作园篱法:……秋上酸枣熟时,收,于垄中穊种之。……至明年春,剶去横枝,剶必留距。剥讫,即编为巴篱,随宜夹縳,务使舒缓。”[22]
例中“縳”,《农桑辑要》引作“缚”[22],当是。例言用酸枣枝条编篱笆,“随宜夹缚,务使舒缓”指根据具体情况将酸枣枝条夹持绑缚在一起,枝条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不能过紧。
(21)《四时纂要》春令卷二:“种园篱:刺榆夹垄中种之……又至来年剔去横枝,留距,如不留距,疮大即冬死。剔去讫,夹截为篱,来年更剔夹之,便足用焉。”[23]
例中“夹截为篱”指夹编裁剪刺榆枝条为篱笆[23]39。
(22)白居易《新亭病后独坐,招李侍郎公垂》:“趁暖泥茶灶,防寒夹竹篱。”[24]
例中“防寒夹竹篱”指用竹子夹编的篱笆墙抵御寒风。
(23)《王祯农书·百谷谱集之二薥黍》:“其梢可作洗帚,稭秆可以织箔、夹篱、供爨,无可弃者。”[25]
(24)《农桑辑要》卷二《播种·薥黍》引《务本新书》:“(薥黍)稭秆织箔、夹篱寨、作烧柴,城郭货卖亦可变物。”[26]
二例中的“夹篱”“夹篱寨”都是指用高粱秸秆来夹编篱笆墙。
(25)《华北的农村》第四章《谷类上·高粱》:“(高粱秸秆)最简单者为夹篱笆,虽然简单,而几几乎家家用之。”[27]
(26)《毗邻而居》:“在乡村,围篱笆唤作夹篱笆,也叫勒篱笆。这是从工作程序上命名的。围篱笆中间,一道不能少的重要工作是用材料将篱笆拦腰横向夹住,再用草绳勒紧。”[28]
(27)《篱笆墙》:“笔者的家乡(浙江余姚),称篱笆为墙笆或笆埭……当年夹笆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頭两天,父亲上山去砍夹笆埭的野竹,吩咐我们在家搓稻草绳。夹笆埭那天,一早就开始工作,先隔二米放一根木桩,然后由我扶桩,父亲挥着‘敲草榔头’打桩,深浅以桩不会摇动为限。之后,在桩与桩之间绷两道草绳,就可以‘插竹为篱’了。我和父亲各取一头,蹲着,旁边放一堆竹竿,如绞麻花一般,绞一下绳子插一根竹竿,将竹竿牢牢地插入泥土中,再绞再插。……夹好后,笆埭内外再用两片竹片拦腰夹紧,就会更加牢固,连猪、羊、狗都无法撞入。”[29]
通过例(26)和例(27),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制作篱笆墙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道程序就是用将篱笆拦腰横向夹住,因此,整个制作篱笆过程可以用“夹”来代指{1}。
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夹篱壁”一词。例如:
(28)《老何所依》:“西充人聪明手巧,用竹子编背篓、篾席、簸箕、抓耙,夹篱壁,却没有吃笋的习惯。”[30]
(29)《超级富豪》:“三间居室、一间灶房、一间牛圈;高粱秆夹篱壁,四面透风。”[31]
二例中的“夹篱壁”是用竹子或高粱秸秆夹成的篱笆的或编壁。
“夹篱壁”也省称为“夹壁”,一般指编壁,动词和名词的用法都有。《汉语方言大词典》“夹壁”条:“〈名〉用竹片编好或用木片钉好后涂以稀泥、石灰等的墙壁。西南官话。”[8]1811《四川方言词语考释》:“夹壁,用竹片或用木片钉好涂以稀泥或石灰等的墙壁。”[32]《黄梅方言志》:“夹壁,用竹棍和竹篾固定芦席做墙壁。”[33]{2}
用编壁建成的房子则称作“夹壁房”。例如:
(30)《重庆火锅》:“用竹片编着篱笆,两面糊泥灰,这种房子叫夹壁房。”[34]
在方言中,篱笆也叫作“夹壁子”,《宜都方言研究》:“夹壁子:本指用玉米秸、棉花秆、荆条等做成护菜园的篱笆。”[35]
此外,还有“夹障”一词。例如:
(31)《礼记·丧大记》:“父母之丧,居倚庐,不涂。”唐孔颖达疏:“不涂者,但以草夹障,不以泥涂之也。”[36]
例言孝子居丧期间住陋室,屋舍的墙用草夹编的篱障,外面不涂抹泥灰。
“夹障”在今之方言中又叫作“夹障子”,《汉语方言大词典》“夹障子”条:“〈动〉编篱笆。东北官话。周立波《暴风骤雨》:‘他家里挑水、打柴、盖房、拔炕、南园夹障子,都派官工。’”[8]1814又如:
(32)《勒、勒我手了》:“在当地,人们把篱笆叫障子。这障子是立在地上的,先在地上刨出一条笔直的小沟,把一根根本木杆立在沟里,两面培土踩实,这叫夹障子。为了使障子更加牢固,用细长木杆在障子两面夹紧,每隔三尺用拧软的树条(当地人叫树要子)把细木杆(当地人称之为障子罗扣)捆扎结实,这样障子就坚固了。”[37]
例中对“夹障子”命名的解释并不准确,因为编篱笆并不只是将木杆插入土沟里{3}。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将插入土沟里的木杆夹紧,实际上,“用细长木杆在障子两面夹紧”一语才揭示了“夹障子”的得名之由{4}。
(四)“押”和“挟”“夹”的关系
通过以上考察,我们可以得知,“押(篱)壁”义同“挟/夹(篱)壁”。那么,“押”和“挟”“夹”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或者哪种写法是本字呢?对此,佛经音义中就有探讨。
(33)《可洪音义》卷一三《正法念处经》音义卷五“若挟”条:“(挟,)古狭反。挟束,如夹篱壁等也。正作‘押’。”[16]49上
可洪将“押”视作正字,结合《俗务要名林》、《广韵》以及例(5)《玄应音义》、例(6)《慧琳音义》和例(7)《通俗文》的记载,可洪的观点似乎是正确的,其实不然。 从使用的普遍性和词义来看,与“押”相比,“夹”更适合视作本字。在上一小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古至今“挟/夹(篱)壁”的例子更为常见。“夹”的字形就是“二人相向夹一人”,其本义和常见义都是“夹持、夹住”[13]4。在制作篱壁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工序就是用夹条或绳索将竹木杆、芦苇、秸秆等物夹住、夹紧。因此,用“夹”来表示“夹(篱)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至于“挟”,由于“夹”是动词,“夹”在增“扌”旁字后即是“挟”,此字可视作“夹”后起的异体字。
“押(篱)壁”的“押”音甲,与“夹”“挟”的读音也有密切的联系。《广雅·释诂》:“挟、押,辅也。”清王念孙疏证:“挟者,《说文》:‘挟,俾持也。’古通作‘夹’。押者,《孟子·公孙丑篇》:‘相与辅相之。’丁公著本‘相’作‘押’,音甲,引《广雅》:‘押,辅也。’押、挟声相近。”[38]王念孙认为“押、挟声相近”,这是非常正确的。表“夹持”义时,“夹”“挟”音古洽切,见母洽韵开口二等入声全清咸摄;“押(篱)壁”的“押”音“甲(古狎切)”,见母狎韵开口二等入声全清咸摄。相较之下,二者读音极为接近。在明代韵书《字学元元》中,“押”和“夹”“挟”的读音相同[39];在明代典籍《广社》中,表“扶持”义的“押”“挟”是同音字[40]{1}。
因此,综合考虑用例、词义和读音情况后,我们将表“夹”义的“押”,视作“夹”“挟”的通假字。
可作佐证的还有“柙”字,《汉语大词典》“柙”字条义项5:“犹夹。《南史·恩幸传·周石珍》:‘自是更杀贼党,以板柙舌,钉钉之,不复得语。’”[41]“以板柙舌”就是用木板夹住舌头,“柙”字笔者怀疑本来写作“押”,因为俗书“扌”“木”相混,加上受“板”字的类化影响,“押”被改为“木”旁作“柙”。此处表“夹”义的“押(柙)”同样也是“夹”“挟”的通假字{2}。
“押(篱)壁”见于《俗务要名林》《广韵》和佛经音义,由此可见,在唐宋时期,“押”的这种用法曾广泛流行过。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五代僧人可洪在辨析“夹”“挟”“押”关系时,误将“押”视为正字。
三 敦煌的篱笆和编壁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俗务要名林》中的“押壁”可能是“押篱壁”的省称,而《广韵》和佛经音义中的“押篱壁”指通过夹束的方式制作篱笆或编壁{3}。“篱笆”和“编壁”在我国分布较广,敦煌地区也有此二物。
篱笆是古今中外的常见之物。在敦煌文献中,“篱笆”有时写作“栛蓠”。《敦煌文献字义通释》“栛蓠”条:“‘栛蓠’为荆棘障义。《敦煌资料》第一辑《卯年张和和便麦契》:‘卯年四月一日,悉董萨部落百姓张和和为无种子,今于永康寺常住处取栛蓠价麦壹番驮,断造栛蓠贰拾扇,长玖尺,阔六尺。’”[42]在敦煌壁画中,也有篱笆的绘图(图2)。
图2中所绘的篱笆,交叉的木杆被两道横木夹持住。
“编壁”,又名“隔截编道”“编竹(条)夹泥墙”“木骨夹泥墙”“夹条涂泥墙”“夹泥墙”“夹壁”等。《中国古代建筑辞典》“编竹夹泥墙”条:“这种墙又叫编壁,多见于南方产竹地区,最迟出现于汉代。宋《营造法式》称作隔截编道。它是先在墙壁分立柱枋,形成一截三、四尺的空档,再在空档用竹篾编壁体,然后抹以草泥、石灰即成。在不产竹子的地区,亦有用苇子、秫秸做壁体的,但不如竹子牢固耐用。”[44]“编壁”在国外也有,英语名由表篱笆义的“wattle”和表“涂抹”义的“daub”组成,《人类学词典》“wattle-and-daub”条:“夹条涂泥墙,一种建筑方法。即在篱笆、枝条编成框架的外表涂上泥或灰泥构成的墙。”[45]
编壁就是在夹缚编织竹篾、芦苇或秸秆等物,做成篱笆状的壁体后,逐次抹草泥和石灰而成的一种墙(图3)。这种墙起源早、分布广。在属新石器时期的湖北关庙山遗址中,就发现了立柱编竹夹泥墙(即“编壁”)[47]。在四川地区,上至三星堆文明时代,下至今天,编壁一直存在[48]。
在西北地区,竹材较少,民众便就地取材,利用胡杨、红柳和芦苇等来建造编壁。楼兰古城及其周边的魏晋遗址中,就经常发现这种编壁。《楼兰古城址调查与试掘简報》:“三间房的东西两厢是用大木材作框架,红柳枝作夹条,外涂草泥的墙壁建筑。”[49]《若羌县海头城址》:“房屋都是用经过加工的胡杨方木榫卯相接作横梁竖柱,胡杨棍和红柳枝作夹条、间夹以芦苇、外涂草泥的墙壁。”[50]
在敦煌,唐宋时期修建的莫高窟第196窟、427窟、431窟和444窟等洞窟的窟檐,有部分墙壁也是用红柳做成的编壁。随着时光流逝,有的编壁需要当代人进行修复。对此,学者们多有论及。辜其一先生《敦煌石窟宋初窟檐及北魏洞内斗棋述略》:“其余窗外壁体做法,与一般唐、宋形制相似,惟敦煌窟檐壁间系用当地红柳条编造,外粉石灰,是我国历史相传之方法。”[51]余鸣谦先生《莫高窟第196窟檐研究》:“乳栿以下的柱子门窗构件大部分可用,只需把余塞部分的夹泥墙恢复即是原状。”[52]陈明达先生《敦煌石窟勘察报告》:“(唐宋窟檐的)墙及门窗。大木间的编壁都是用红柳笆编成,在上面抹泥及白灰,椽挡间红柳笆底面也是同一做法,椽挡和有些壁面且在白灰上绘彩色。这种编壁多已残破或经后世涂抹,或灰皮脱落,彩色损坏。”[53]
图4中是莫高窟第427窟窟檐,其中窗子左右两旁的墙壁当为红柳夹编而成的编壁,最外层涂有白灰,有部分白灰脱落。
从《俗务要名林》的记载和现存窟檐可以窥知,“编壁”在唐宋时期的敦煌地区广泛使用。而当时敦煌人对“编壁”的称呼,应当就是《俗务要名林》中的“押壁”。实物的存在,也印证了《俗务要名林》确实是一部“贴近生活,注重实用”的口语辞书。
四 结 语
以上对《俗务要名林》中的“押壁”和《广韵》中的“押篱壁”作了考释,通过调查相关文献的记载和因声求义,我们发现“押壁”“押篱壁”指制作篱笆或以篱笆为壁体的编壁,其中的“押”字,本字是“夹”“挟”,义谓“夹持、夹住”。“夹”“挟”和“篱”“篱笆”“壁”“障”等的搭配使用,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将《俗务要名林》和敦煌壁画、窟檐等相关物品结合在一起考察,可知“押壁”这一称谓是唐代敦煌一带的口语词,篱笆和编壁也是当时敦煌地区的常见之物。 参考文献:
[1]张涌泉.敦煌写本文献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3:43.
[2]张涌泉.敦煌经部文献合集:第7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8:3618,3640.
[3]高天霞.《俗务要名林》语言文字研究[M].上海:中西书局,2018:282.
[4]赵少咸.广韵疏证[M].余行达,易云秋,赵吕甫,整理.成都:巴蜀书社,2010:3624.
[5][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M].(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等,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823-824.
[6][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方南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169.
[7][宋]陆佃.埤雅[M].北京:中华书局,1985:290.
[8]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7260.
[9]玄应.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玄应音义(修订版)[M].徐时仪,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81上.
[10][唐]慧琳.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慧琳音义(修订版)[M].徐时仪,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960下.
[1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11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483.
[12][元]熊忠.古今韵会举要[M].明刻本,卷2 21上.
[1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2版)[M].武汉:崇文书局;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1957-
1958,4,1446.
[14][清]孙诒让.周礼正义[M].楚学社本,卷62 40上,41下.
[15](日)空海.篆隶万象名义校释[M].吕浩,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91.
[16][五代]可洪.可洪音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3:1003下.
[17][明]释明雪.入就瑞白禅师语录[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7:769下.
[18][明]王圻.三才图会[M].明万历三十五年刻本,人事卷五25下.
[19]梅子.岁月[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75.
[20]杜香山.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彰武县资料本[Z].自印本,1987:257.
[21]郭显斌,蔡君平.岳阳市君山区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38.
[22][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校释[M].缪启愉,校释.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54.
[23][唐]韩鄂.四时纂要选读[M].缪启愉,选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29.
[24][唐]白居易.白居易集[M].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99:737.
[25][元]王祯.农书译注[M].缪启愉,缪桂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2009:187.
[26][元]大司农司.农桑辑要译注[M].马宗申,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69.
[27]齐如山.华北的农村[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72.
[28]阎朝来.人在旅途[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64.
[29]叶龙虎.家乡的小河[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3:6-7.
[30]杨培红.老何所依[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60.
[31]姚维,慕容秋.超级富豪[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3:224.
[32]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2:304.
[33]王定国.黄梅方言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72.
[34]何佳.重庆火锅[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62.
[35]李崇兴.宜都方言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92.
[36][汉]郑玄,注.十三经注疏·礼记注疏[M].[唐]孔颖达,疏.[清]阮元,校刻.北京:中華书局,1980:1581上.
[37]李春彦,高志明.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吉林铁东卷[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282.
[38][清]王念孙.广雅疏证[M].清嘉庆刻本,卷4下:10上.
[39]刘晓英.《字学元元》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94.
[40][明]张云龙.广社[M].明崇祯刻本.
[4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4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910.
[42]曾良.敦煌文献字义通释[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88-89.
[43]萧默.敦煌建筑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84.
[44]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辞典[M].吕松云,刘诗中,执笔.北京:中国书店:1992:41.
[45]王泽霖.人类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729.
[46]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新1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102.
[47]中国大百科全书版社《考古学词典》编写组.考古学词典[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118.
[48]张鹏飞.谈四川地区编竹夹泥墙的研究现状[J].山西建筑,2018:(35):2-3.
[49]侯灿.高昌楼兰研究论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312-313.
[50]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278.
[51]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第1集:建筑部分[C].北京:城市建设出版社,1957:60
[52]《建筑史专辑》编辑委员会.科技史文集:第7辑:建筑史专辑[G].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96.
[53]陈明达.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64-65.
[54]孙毅华.创造敦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20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