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1+X证书背景下职业学校新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型变革。该研究旨在探讨1+X证书制度背景下职业学校新生树立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该研究通过调查法、经验法、访谈法研究新生心理活动的主要表现,提出教育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做好职业规划与发展,提出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新生需求,采用“一结,一言,一承”、“个性化教育引导”等策略,促进职业学校新生积极适应职业教育教学环境,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实训能力,有利于学生提升就业创业基本能力。
  关键词:职业学校;新生;积极心理品质;适应;发展
  随着1+X证书改革的试点实施,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模式等发生创新性变革,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更加明确和具体[1]。但是有的职业学校新生,存在角色定位不准,角色认同较弱,如何在新的大家庭、大环境里面主动适应和积极发展,激发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为实习、就业创业奠定基础,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起始于赛利格曼 (Seligman)的《积极心理学导论》。认为21世纪心理学研究应从传统的以干预和解决人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为主的病理学方向转向重视人的积极力量和潜能的发展性方向,从而提高人们生活幸福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与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密不可分,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人内在潜力的激发和内在美德培养的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育人理念或育人思潮,主张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及其形成机制[2]。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提出,以往“问题式”、“病理式”消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逐渐被质疑,积极心理品质可以替代和预防消极品质,更可以促进人身心和谐发展。
  用积极心理学理念,采用积极的方法,选取正能量内容等培养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对于职业学校新生,能从积极层面促进其更好地主动适应职业学校生活,更快地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谋求主动发展。参照张大均等人提出积极的认知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以及适度的动机系统、优势的能力和优良的性格等[3]。该文提出的职业学校新生积极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准确的职业角色认知、积极的情绪情感、正确的职业规划、优良的人格等积极适应、主动发展的优良品质。
  二、积极心理品质对新生适应的重要性
  培养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职业学校学生迅速适应职业学校生活,主动发展自我的充分条件。Fredrick提出的拓延构建理论认为,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等离散的积极情绪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能力,能构建并增强人的个人资源;Med-vedova等研究表明,积极的人格有利于采用积极且有效的应对策略,促使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压力[2,3]。所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职业学校新生以正向积极的态度、行为来主动适应职业学校生活;有助于用正性情绪克服消极情绪,更多地体验积极情绪,起到“安慰剂”效应;有助于形成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性动手操作能力,理智地分析问题,成熟地解决问题;有助于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提高学生自信心;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和良好的社会关系,增强幸福感。
  三、职业学校新生心理表现特点
  刚进入职业学校校园的学生,脸上还留着那一份稚气,在对环境、对学校、对职业教育还没有充分了解和适应的情况下开始职业学校的第一课——军训。军训严格的规范,严肃的管教和训育,整齐的步伐,考验着学生意志品质、团结协作意识、集体意识、服从意识等,是对学生身心素质、道德修养的考验和提升。在仅仅有条的军训生活中,充实有规律、有节奏,苦中带乐,但是有少数职业学校学生,在軍训开始或结束期间,存在一些消极的心理表现。
  个案1:小雪,女,18岁,新生,军训刚开始,宅在寝室,拒绝军训,欲请假回家。理由1:身体虚弱,多病,军训动作难度大,绝对承受不起;理由2:学校食堂饭菜吃不下;理由3:不适应跟大家住在一起;理由4:想念父母,想回家;理由5,不想读职业学校。
  个案2:小张,男,19岁,新生,军训期间与班上某女生冲突,从此认为自己生来就与该女生不合,认为在职业学校遇到该女生是人生的不幸,于是敌对相视,拒绝彼此说话,两人关系常常处于尴尬场面。表层原因:因矛盾不合;深层原因:自我中心、认知偏差。
  个案3:小睿,女,19岁,新生,军训结束后,情绪低落。表层原因:室友间关系不和,主要体现在个人作息时间、个人卫生习惯与室友间不一致,感到焦虑。深层原因:胆小、脆弱、敏感、固执、喜欢独处、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格特征。
  (一)职业角色认知不准
  职业学校新生,学生年龄特点表现出精力旺盛,情感不稳,而且多数是高考失利或者成绩较差的学生,是农村户籍学生,有的一方面有消极、麻木、浮躁、内向、敏感、冷漠、回避、激进、暴躁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对职业学校的不对称认知,认为自己差,或者认为在职业学校读书没有什么前途,没有准确认识1+X证书背景下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本科教育的本质区别,认为职业学校读出来也是当工人等不准确的角色认知。
  (二)适应困难
  环境适应问题在职业学校新生中普遍存在。新生大多数第一次离开家乡,面临着新的自然环境、人际环境、学习环境、消费环境、竞争环境等的变化,已不是中学时代简单的三点一线,而是复杂与自律、活动、创造、协作并存,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基本是所有新生面临的问题,不能顺利适应者往往表现出焦虑、抑郁、失眠、退缩、优柔寡断等特点。如案例的小雪,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引发的一系列适应困难。
  (三)人际适应困难
  职业学校校园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说简单不简单,说复杂不复杂。进入职业学校,在人际关系的类型、交往方式等方面相对于中学时代有了新变化。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受社会、地方文化和个性心理特点的影响易导致交往不顺利。如果出现交往困难,就会陷于孤独、抑郁、退缩中,甚至封闭自我,而发展成为被动型人格,如案例3小睿的表现。   (四)自我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某一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自己或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者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的现象。认知偏差在心理咨询中主要有三种类型:绝对化、过度概括化、灾难性思维。绝对化通常与“必须”、“应该”等词相联系,比如“我应该实现父母的期望”;过度概括化通常与“本来”、“无用”、“完美”等词相联系,比如案例三中张三的“生来就与她不和”。
  此外职业学校新生还有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低、学习主动性不强等心理行为特点表现,将引起一定的情绪问题、网络成瘾、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不能更好地实习、就业创业。
  四、职业学校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与途径
  (一)积极宣传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角色意识
  1.正确认识职业角色
  以1+X证书改革为背景,教育引导学生知晓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是科研型、理论型人才,而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理论基本够用、技能十分娴熟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也不是知识素质欠缺的一线工人,是“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衔接培养出来的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既有全面发展的内涵,又有新技术、新工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 [1,2]。
  2.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在准确认识职业角色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角色定位,根据自己的专业建立自己的未来所从事的行业群。精准定位好后,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选择的就是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目标,那么顺利完成学历学习,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积极参加职业技能训练,考取市场需要的核心竞争力的职业技能证书,满足职业需求和个性需求。
  (二)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新生需求,陪伴适应新生活
  进入新学校,处于压力与希望并存的环境里,面临着独立生活、自主学习、自立自强、自我管理、复杂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适应。在学生工作中采用同感理解,与学生产生共鸣,真情融化,获得学生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平等的对话中促进学生发展。
  通过进班级、进课堂、进寝室、进学生心中等学生管理方式扎扎实实走近学生,与生同长、同乐。采用主题班会、班级活动、谈心谈话等方式深入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心理特点、行为习惯等。通过深入到寝室,了解学生的卫生、安全;通过常常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联系交流,多方位了解学生情况;通过团体心理辅导、集体思想交流缓解学生共同存在的心理困惑等,多途径相结合,陪伴新生度过适应期,获得主动发展的潜质。
  (三)“一结,一言,一传”工作策略,提高教育引导实效
  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团队是合力。“每月一次小结,每结一次发言,每言一次经验的传承”,可以是一条常规性学生工作途径。首先,对每月一总结可以组合为自由讨论研究小组,形成周期交流会,将遇到的学生心理行为表现、学生对自我职业发展的困惑以及工作者采取的措施进行交流,一方面可以丰富团队知识经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团队成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还可以对团队工作起到指导、预防作用。
  (四)个别针对性教育引导
  大一新生,学会适应是其首要任务,不同的角色意识,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职业期望,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成长经历,以及新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等,这些将阻碍着新生主动适应、积极发展。应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积极地引导,使学生形成乐观、大气、宽容、自信、独立、坚强的积极心理品质,不断追求职业技能提升,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经验小谈:
  案例1小雪,身体虚弱不能参加军训,生命在于动,为了增强小雪走出寝室,守纪律,融入到学习生活中来,在军训期间给她一些简单的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军训时间考勤,提高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尝试陪伴2次左右的食堂饭菜,促进快乐适应学习生活,为了提高她正确的职业学校认知,职业角色认知,从新时代出发,多举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其认识到职业教育的优势。
  案例2小张,首先同感理解其人际关系处理的方法,再举例驳斥其过度概括化认知偏差,用合理认知取代不合理认知,辅助张三培养学会欣赏他人、学会接纳他人、学会自我分析评估等的积极心理品质。
  案例3小睿,在军训结束后,组织其同寝室成员做“同舟共济”、“瞎子找路”、“优点轰炸”、“我的未来不是梦”等寝室或班级活动,促进团结友爱,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另一方面提高小睿的自信心,从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看到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优势。
  五、结语
  教育引导职业学校新生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在1+X证书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做好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提升的生涯规划,为就业创业能力提升打基础,具有重要的持续性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2019.
  [2] 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7-12.
  [3] 張大均,苏志强,王鑫强.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5 (1):3-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87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