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作与家庭支持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由于現代社会发展极快,所以需要现代企业不断调整与改革。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界开始注重员工的创造力,并将创造力作为人资管理的重点内容。基于此,论文针对工作与家庭支持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展开全面探究。
  【Abstract】Becaus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t is necessary for modern enterprises to constantly adjust and reform. In this case, all sections of society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reativity of employees, and take creativity as the key content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work-family support on employee creativity comprehensively.
  【关键词】工作与家庭支持;员工创造力;人力资源管理
  【Keywords】work-family support; employee creativity;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2-0146-02
  1 引言
  现代企业在发展阶段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提高员工的专业、创造、应变等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力,这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能够为其经济收益起到保障作用。但实际上,具备创造力的人才数量较为稀少,这对于企业发展、创新就会造成一定限制,而在员工工作过程中,工作和家庭的支持是一种关键因素,这种因素可以对员工工作态度与创造力造成直接影响。因此,论文主要针对这方面展开详细研究。
  2 工作与家庭支持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探究
  如果站在时间角度上,员工的创造力需要大量精力与时间,工作与家庭在这时提供相应的支持,能够有效降低所需精力与时间,确保员工在开展创造思考与工作时更加顺利。如果站在员工角度上,工作与家庭支持能够促使员工利用创造力针对问题展开发展、分析与处理。主要是因为当员工在工作与家庭两方面,所得到的支持越高,就会使其在处理问题时更加准确、快速。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其加强对工作与家庭的关注度,潜移默化间产生一种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放在工作中能够使其想到更多的创新建议,放在家庭中能够促进家庭关系。但如果工作与家庭对员工提供消极影响,就会导致其无法发挥创造力的作用,甚至可能会导致员工在长期消极状态下,自身创造力逐渐下降或丧失。因此,工作与家庭支持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2.1 工作支持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员工如果在日常工作中得到一定支持,就能够对其起到鼓励与激励作用,使其感觉企业能够接受自身的想法与建议,此后员工也会在工作中持续加强自身创造力,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效益[1]。此外,当工作为员工提供大力支持时,能够对员工的创造力造成以下几种影响:第一,当员工得到支持时,就表明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利用更多资源提升自己,也能够减少工作规范对员工创造力的限制作用,使其在工作中更加自由,从而切实为员工创造力起到培养作用;第二,当员工得到支持、认可后,其就不需要时时担心自身会被淘汰,就能够将更多心神放在工作创造之中,从而在大幅在提高企业经济收益的同时,促使员工在工作中更加忠诚、积极,切实为员工创造力起到提升作用;第三,由于创造性属于一种不确定能力,当员工针对工作开展创造时也可能不会出现任何作用,如果这时企业领导依然为员工提供支持,就会使其对企业产生归属感,还能够减少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其在创造过程中更加全力以赴,从而切实发挥出员工创造力的作用。
  2.2 家庭支持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首先,由于家庭支持能够将情感表达与增进全部涵盖其中,当员工得到家庭支持时,就会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更有自信与动力,从而使其相信自身创造能力较强。其次,当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问题与困难时,如果家庭能够为其提供支持,不仅能够对员工的情绪起到舒缓作用,甚至还能够使其彻底解决工作问题。例如,员工在工作一天后到家时情绪十分低落,这时妻子如果给予一定耐心与支持,并在了解事情始末后耐心劝说,就可能彻底消除其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与情绪。这主要是因为在一个家庭之中,核心成员就是丈夫与妻子,两者在家庭之中角色本质相同,彼此能够在逆境之中互相帮助、扶持、支持。再次,如果家庭氛围十分和谐、融洽,那么对员工的心情、情感等多方面都会带来积极影响,使其将这种影响在工作中变成动力。而且据相关人士调查后发现,在一个家庭中如果是配偶对其提供支持,至少能减少一半压力与情绪,因此,家庭支持与员工的创造力之间关联十分紧密。最后,家庭支持不仅能够为员工的创造力起到促进作用,还能够为其工作提供大力帮助。因为家庭支持代表一种特殊情感,这种情感能够变为动力推动员工开展工作,在员工思考过程中这种情感也能够带来更多灵感,使其为企业提供更多建议,促使企业在现代社会中持续发展。   3 工作与家庭支持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有效对策
  3.1 创设弹性制度
  如今,很多员工由于工作地点与时间,无法为父母提供孝心、为子女提供关爱、为妻子提供陪伴,也有很多家庭对此无法做到切实理解与接受,轻则导致家庭出现争吵与争执,重则导致家庭彻底分散,这时企业就可以创设弹性制度,如弹性时间、安排以及地点。首先,弹性时间是指员工在提前完成日常工作后,可以自行安排剩余时间,但一定要确保工作质量;其次,弹性安排是指企业员工数量较多,如果某个员工由于家庭缘故需要临时请假时,可以将其今天的工作安排交由其他员工,或转移到明天由其继续完成,这样员工不仅没有耽误日常工作,也在家庭需要时及时出现并承担义务;最后,弹性地点是指,如今有很多员工的工作城市与老家距离较远,家中父母在老家居住时间较长,对周围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了情感不愿搬到新环境中,这样在发生任何问题时员工都无法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而现代企业几乎都有总部与分部,为了避免由于地点原因失去创造型人才,可以让员工在方便的地点展开工作,这样既为企业留下了创造型人才,也能够促使员工工作与家庭更加和谐。
  3.2 开展激励制度
  由于父母、子女都是员工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其对于员工造成的影响无法言喻,为了让员工对的企业归属感更强,可以适当开展激励制度。第一,可以针对员工家属开展相关奖状,如模范夫妻奖、最佳孝顺奖等,所有奖项都可以对应实际奖励,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员工家属更加认可企业,还可以通过这种激励制度增进员工与家属之间的亲密关系;第二,可以将工作业绩第一奖励换成全家游,为员工家属提供一次全家共同到某处旅游的机会,这样当家属询问此次机会由来时,员工就可以与家属共同分享自身成就与努力,如果员工家属之前还因为工作过于繁忙发生争吵,那这样还可以使家属更加理解员工的辛苦与努力,从而在日后更加支持员工的选择与工作,切实减少家庭因为工作繁忙发生的争吵。
  3.3 开设咨询服务
  现代人们在工作与家庭中承担的压力较大,如果员工长时间处于高压力状态,难免会对其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其在日常工作中态度消极、效率降低,甚至可能会由于自身工作失责造成严重问题。因此,当现代企业了解工作与家庭支持会对员工创造力造成哪种影响后,就可以在企业内部开设咨询部门,专门为内部员工提供咨询服务。这样当员工在工作或家庭中出现心理问题时,就可以在咨询部门中及时得到减压,从而引导员工持续缓解自身压力与不良情绪,并因此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的心态更加正常、良好。
  3.4 举办趣味活动
  由于现代企业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内容还是氛围,都十分枯燥、冷漠,所有员工日复一日在自身岗位上展开工作,如果员工在工作或家庭中发生纠紛,再处于这种冷漠氛围下开展工作,难免会对员工造成些许影响。因此,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对策,减少对员工创造力造成的实际影响。第一,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环境,如所有企业在办公环境上基本大同小异,都是清一色办公桌椅,这时就可以应允所有员工,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情况下可以自行设计工作环境,这样当员工心情低落时看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环境,就会产生愉悦心理;第二,可以在工作休闲时间定期组织所有员工举办趣味活动,如唱歌、吃饭、爬山等,这样员工在工作中的紧张情绪就会得到一定舒缓,在活动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良好氛围拉近员工距离,切实提高员工的创造能力[2]。
  4 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工作或家庭无法为员工提供支持,甚至还会对员工造成一定困扰,不仅会导致员工产生消极、紧张等不良情绪,还可能大幅降低员工的创造能力。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切实了解工作与家庭对于员工创造力会造成哪种影响,并通过创设弹性制度、开展激励制度、开设咨询服务等对策,切实让员工得到工作与家庭两方面的全力支持,从而促使员工工作顺利、家庭美满的同时,有效提升自身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静,汪国银,刘芳.工作激情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路径研究——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J].宿州学院学报,2018(10):6-11.
  【2】步琼,张莉,杜亚娜,等.双元工作压力情境下感知深层差异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08):16-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23827.htm